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孫太爺開租碑)

週日老婆說要出門散心,騎腳踏車也行。我提出兩個選項,一是開車到六甲赤山龍湖巖拜廟走環湖步道,一是騎二仁溪北岸到舊鐵路橋廢營區咖啡。老婆不喝咖啡,所以選了赤山龍湖巖。但我去赤山龍湖巖其實是要訪古碑、看寺廟文物,尋找有關清康熙年間諸羅知縣周鍾瑄可能遺跡,所以要老婆先有得自己打發一些時間的準備。

周鍾瑄在台治績如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據說其任內在台中以南就曾修築了數十座埤塘,赤山龍湖巖前的埤塘-巖埤應是其中一座。是以民眾在其去職後仍感念其德政,於龍湖巖祭祀其肖像,此肖像後被請到嘉義城隍廟,所以我此次來尋周鍾瑄可能遺跡也只是聊備一格。至於廟前榕樹下古碑-孫太爺開租碑係「清乾隆四十七年諸羅縣赤山保士民感念知縣孫魯革除明鄭田賦重稅,重新勘定開租,以釋民困,勒石紀功」,此乃因康熙六十一年就任諸羅縣知縣的孫魯廢除明鄭舊制積弊於雍正三年重新核定開租。

如果比對時序可以發現孫魯與周鍾瑄曾經有分屬不同地方前後任知縣的有趣關係。孫(縣)太爺-孫魯於康熙六十年兼攝台灣縣知縣,而其繼任者就是周鍾瑄(康熙六十一年上任),這年(康熙六十一年)孫魯改任諸羅縣知縣,但周鍾瑄是在康熙五十三年至康熙五十八年間擔任諸羅縣知縣(早於孫魯)。所以不管是為周鍾瑄設肖像或是為孫魯記功立碑,赤山地區的士民都算對有德澤於地方的父母官有情有義。

(赤山龍湖巖觀音像)

至於赤山龍湖巖的沿革還是要先做一下功課,才知道要探尋那些古物:

清康熙初年,南部發生大水災,在永康洲仔尾附近浮現一塊青砥石,形似觀音菩薩,據傳此聖像是由南海普陀山漂流至此…時值有本地庄民胡劍刀運糖經過得知此事,於是驅車前往參拜,並奉香禱告,欲請菩薩到赤山堡奉香,果然輕輕請上牛車,初時覺得佛像輕如鴻毛,行至龍湖村時,佛像卻如釘牢般不動如山,經問卜後得知佛意留在赤山巖,於是迎入奉祀,是為今赤山龍湖巖前殿鎮殿之大媽。

高拱乾《臺灣府志》中記載:「龍湖巖:在諸羅縣開化里。陳永華建。環巖,皆山也;前有潭,名龍潭。潭之左右,列植楊柳、桃花;亭內碧蓮浮水,蒼檜摩空。又有青梅數株,眾木茂榮,晚山入畫。真巖居之勝境、幽僻之上方也。」據傳當時於興工中挖出菩薩相一尊及石香爐一座,現均供奉保存於寺中。

所以要尋訪的古物有「孫太爺開租碑」、前殿鎮殿之大媽、「於興工中挖出菩薩相一尊及石香爐」則要看緣份。

赤山龍湖巖距烏山頭水庫不遠。從珊瑚路口轉進山門後即看到巖埤湖水在晴空下閃耀著。寺廟果真在群山環抱中,而廟前面對半圓形的巖埤,正是環山抱水格局。「孫太爺開租碑」在拜殿右前方的榕樹下,字跡刻痕還算清楚。廟門或廟內的壁堵與石刻都是觀音的各種示現度化。

走入廟門內,參拜者眾,香火鼎盛。由於反光的關係,很難拍出門神神韻,但我們不禁會聯想門神是不是由潘麗水所繪,但其實這是自己的牽強附會(風格明顯不同);不過附近的鎮南宮門神彩繪據說就跟潘麗水有關係。至於廟內匾額都是民國時期,而壁堵石雕則有「郡街」,當是日治時期流傳至今。

(後殿)

鎮殿大媽安座神龕中,神龕前有彌勒佛像,佛桌上有香爐(當不是古香爐),但參拜者都是鑽過廊柱旁,拜過下方虎爺後,將香插在佛桌下的香爐(應該也不是古物)。上方天花板有飛天仙女彩繪。

第二進是大雄寶殿。後殿則是與一般廟宇燕尾翹脊迥異的四四方方平房,但是山牆、拱門廊柱的裝飾與浮雕不顯馬虎,搞不好後殿才是龍湖巖最早的版本(姑妄猜之)。後殿裡頭非常乾淨,需拖鞋方能進入,門口立了個「禁語」的牌子,應該是個念佛之所。神龕內供奉著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石造清修佛殿的整體感讓我回想到五股觀音山上的楞嚴閣與開山院。

殿內原本略顯幽暗,但當我抬頭看上方的「慧燈長照」匾時突然光亮,彷彿有一道光從屋頂打在匾上。這一定是…觀音開示,但我隨即明瞭這是怎麼回事…。雖然說穿了就沒什麼,但這有可能成為赤山龍湖巖季節限定的勝景。只不過佛門清淨地,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我終於把三進的赤山龍湖巖裡裡外外大致逛透了,等要走出正殿外時,來拜拜的信眾更多了。

與老婆會合後開始順時鐘走環湖步道。沿著下方埤塘邊有一條廊道,有設置巖埤的生態導覽圖說,像是常見的水鳥之類的。經過地藏殿不久,下方的廊道終止,改行柏油路。由於離線地圖上顯示有步道可以環湖,姑且繼續前行。取右岔路緩下行,經農家果園邊,有小狗吠甚急。又來到岔路口,地圖上有步道通過的地方是農家庭院。放棄環湖,改取左,回到主要道路。路口有溝渠制水閘。

往左迴轉往赤山龍湖巖方向。一路上看到許多農家蔬果,像是小巧玲瓏的棗子、橫過溝渠的洛神花、像串鈴鐺的扁豆花,都覺得新奇有趣。

(龍潭寺步道)

上坡路口再見到菱波官田線自行車路線指標,老婆問我們是不是有騎過這條路線?我現在回想起來之前在往川文山的拔林社區與山海圳綠道經過烏山頭水庫前的八田路(171)都看過菱波官田線的指標,難怪老婆有印象。

回轉到廂房旁的公廁旁。還沒放棄要依據離線地圖環龍湖巖一周。地圖上廟後方有步道,於是打算從齋館旁上坡。但剛走上一層,便看到屋舍旁邊的樹下有立了個關於榕樹的圖示。趨前一看,原來眼前這棵榕樹也有三百年歷史,可追溯至明鄭陳永華來此建立龍湖巖的年代,是少數「未」繫上紅布條與香爐膜拜的老榕。原本這一帶有四棵老榕,目前只剩下齋房旁與後山兩棵(但後山那棵我這次沒見著,可能也是沒認真找)。

走出後殿後方的鐵門,有一條相思林環山步道,但一開始在左側有開著我一時忘記花名的粉紫色花,我知道到了黃昏花朵就會閉合,好像叫做什麼牡丹之類的,在南庄有一家景觀餐廳以它為名。如此提示越來越多了,還是猜不出來嗎?山形玫瑰?山…芙蓉,對了,就是山芙蓉,不是野牡丹啦。

緩上坡的步道來到高點,右側有一條叉路,立有路標往龍潭寺。我要老婆先行下山,我自行走這條應該還算短的石階步道去探看。步道經過竹叢蜿蜒下坡後即看到龍潭寺建築,跨過小溪有著仿竹欄杆的是龍潭橋。前行不遠,有棵老芒果樹,對面即是播放念佛聲的龍潭寺。續行來到珊瑚路口有公車站牌,此處介於嘉南國小與八田與一園區之間。旁有座歌詠碑,上回騎北幹線回來時,曾短暫停駐探看。

(好大的玉蘭樹)

退回環山步道,下坡與老婆會合,隨即下往山門進來的車道。老婆看了對面的龍湖巖寺,有點驚訝我們怎麼這麼快就繞到另一頭來了。

續往湖畔步道走,這回改採逆時針。經過兩株大玉蘭樹旁。來到巖埤的出水口制水閘門處,再過去立了個「岸邊步道禁止進入」的牌子。從這裡展望對面龍湖巖寺位於環山抱水的絕妙格局。巖寺與後山的湖中到影是一定要拍的,巖埤廣景也是一定要拍的。至於開始變色的落羽松以及一邊鳴叫掠過湖面的白鷺也是可以抓角度與時機拍拍看的。

退回山門車道,我又走出去到珊瑚路上,在公車站牌對面看了一會離線地圖上的路徑,眼前是一條小柏油路,知道就好,退回。回到巖寺旁的榕樹下與老婆會合。

準備要開車離開,但老婆說想去六甲老街找冰吃,想必她已經survey很多家了(吃吃喝喝才是她旅行的意義啊)。這回來到的是位於六甲國中對面的Lovi’s 巷弄手工雪糕舖吃冰棒(雖然她原本要吃的是六甲冰店但因為逆光錯過),根據老婆的說法是我們之前曾經在台南新美街吃過他們的冰棒,後來這家店搬到六甲來了。我隱約有印象,但還是不免感嘆老婆對於吃喝美食真是術業有專攻啊,因為後來我們又買了路口的紅豆餅解饞。

(環湖步道與制水閘)

本文日期:2023.11.5 | 台南行腳 | 相簿 | 足跡(gpx)

赤山龍湖巖環湖步道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