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行腳
(重建曾文溪複線大橋記)
上個禮拜本來要跟爸媽去川文山,但東方天空雲層太厚,感覺雨就快要落下來,於是退回到西邊的黃金海岸,走了小美軍海濱步道。本周再度前往川文山,但最近都這樣,本來白日大晴天到了下午四點多天色就快速轉為黯淡,標準的夏日午後對流雲系旺盛。不過今日感覺天雖陰沉但有可能不會下雨,於是還是往川文山去了。或許是有一段時間沒去了,以為之前都是從國道一號轉84號快速道路(但其實是國道三號),所以這回就從西庄交流道下來到171市道,經過一處芒果樹綠色隧道。
來到川文山農場停車場停好車已經接近五點了,附近的攤販正在賣力地招攬為數不多的客人,爸媽也去一小貨車看了水蜜桃鳳梨與嬌小的木瓜。試吃了小木瓜,但老媽覺得水蜜桃鳳梨有點意思。這時我還在補拍台鐵第二代曾文溪橋紀念碑-「重建曾文溪複線大橋記」,這塊紀念碑原本位於第二代曾文溪橋北岸鐵道旁,為避免受到第三代曾文溪橋工程損毀而遷移至此。我來到小貨車與爸媽會合後,看他們還沒拿定主意要不要買,便說散步回來再買好了。然而老闆說,他等一下就要回去煮麵給兒子吃,「要不,你們先買了,放在旁邊?」
爸媽又來到另一頭的攤販對水果與蔬菜品頭論足一番,菜瓜一條50;老媽說家附近菜市場,兩條50。至於芒果有「黑香」的。最後我們還是都沒買,依然用「散步回來再看看。」做藉口先走一步。等到回來已經是半小時之後,快要五點半了,攤販果然都收了。只剩下一攤賣ㄅㄨˊ仔的,一條20。我有意交關一下,但老媽無情說不必了。附帶一提,賣芒果的阿嬤看到我陪爸媽出來遊山玩水,還稱讚我一番。
(在地小農經濟)
由於天色不早(從南區開車至此大約50分鐘吧,四點才出門果然是有點晚了),直接走中央通道緩上坡到像是休憩區的林間平台,爸媽說沒來過這個地方,但其實可能只是上次來的方向不一樣。續行可往池邊,但老媽覺得坡度太陡,於是我們取左,往鐵道方向走去。此際右上方有一處桃花心木樹群環繞的小丘,常常看到有人拿椅子在那裏閒坐。
走出森林,來到邊坡上緣視野開闊處,有座棚子,兩旁有低矮的芒果樹,下方就是縱貫線鐵道,已經有人等在那裏看火車。棚子柱上還有各級列車通過拔林站(就在南側不遠)的時刻表。17:09就有一班南下電聯車,不多時果然非常準時地呼嘯而過了。
看完火車,往下坡走,經過蝸牛爬牆,之後的叉路口有一堆問路店的指標,原來是旁邊開了一家邨田森態農莊,但看不到有人出入,不知是否過了營業時間?
取左上坡,經過一片密林,又回到中央通道,我望了望,跟爸媽說果販、菜販都收了。怎麼,我算是把風的嗎?爸媽續行回停車場,我繞上一旁小丘去跟三角點打招呼。多年過去,三等六三六号仍然是石桌最堅強的支柱。
取了車,這回從渡頭交流道上了84快速道路,一下子就接到二高。雖然途中有下點小雨,但是在台南市區就又天晴了。
(桃花心木林的散步)
本文日期:2024.7.13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