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林蔭)

陪老人家散步來到大部分時間推輪椅,偶爾站起來走一小段的情況。前幾個禮拜,已試過鯤鯓海堤、黃金海岸,但冬日風漸強漸冷,且黃金海岸遊客多、騎車上堤岸的也不少,走來不甚安穩,後來改取鯤鯓海景天橋往小美軍方向,全程都在防風林中,但景色略嫌單調。這回想到二仁溪堤岸往二層行舊鐵路橋方向,但堤岸上風不知道強不強?

轉念一想,二仁溪堤岸下的港尾溝溪滯洪池完全符合風不強、全程林蔭、步道平整、湖景優美、除了有外勞聚會外遊人不多,繞一圈大約一公里,嫌不夠還可以走牽引道上堤岸往港尾橋,除了沒有廁所外,其他都很完美。看來我上半輩子累積的福德-蒐集了許多平易近人的近郊海濱自行車道,終能有派上用場的時日。

帶蝸牛散步何必求名山勝水?心念一轉,很多候選地點就陸續浮現腦海了,常去的茄萣海岸或是前陣子剛去的億載金城周邊姑且不論,但像是三爺宮溪畔、台江堤岸水岸綠道自行車道(出海口可能風卡透)、仁德滯洪池花旗木步道,都算是可輕鬆走且遊人不算多的小家碧玉型步道。最近在聽的廣播提到孫子兵法廣告說:「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不是要急著解決,而是先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我現在的做法大概就是類似這個道理。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如何當個畫師?)

早上處理家務,下午得空便來奇美博物館看展覽。這似乎變成一種模式,如果下午天候不佳、時間不夠,或是出門爬山或騎車的想法不夠強烈,不如就近找個博物館或美術館「輕鬆」逛展了。事實上看展也會花很多時間,也需要發揮大腦的另一部分去欣賞體會,不能完全用「輕鬆」帶過。這次看的展覽是奇美博物館接續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之後的特展-《畫師們》。根據館方展覽資訊: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西洋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 跨時空的畫作揭密! 本展以尼德蘭繪畫館藏為主軸,提供一個穿越時空的透鏡,觀看當時畫師們的作畫環境、模式與策略,帶您走進百家爭鳴的尼德蘭繪畫市場。

在北側停好車,經過園區大片綠地,聽見悠揚樂音,大門前的繆思廣場擺上了大棵聖誕樹。有一群人數大約六、七位的日本年輕女生前來奇美博物館,導遊幫他們跟博物館拍合照,後來他們也有去看特展。像這樣的類自由行應該很適合有點旅遊想法的人。導遊扮演從旁協助的角色,而非完全主導。

這次特展有台南人套票,一張票可以用優惠價格看特展與常設展,也因此看完特展後,事隔多年我再度進入正後方的常設展區,發現除了以前的動物廳、水鳥廳、兵器廳之外,最後方還有以前沒注意到的羅丹廳(不知道是不是後來開設的?)沒注意到還有二樓的樂器廳(展示多把小提琴名琴與提琴工作坊)與藝術廳(後來因為時間不夠了,沒逛到)。樂器廳的提琴工作坊,會讓人聯想起心之谷中聖司爺爺開的地球屋地下樓層有間小提琴工作坊,後來雫唱歌、聖司和爺爺的一群朋友演奏《Country Road》,那般的和諧景況。

繼續閱讀 »

Tags: ,

台南行腳

(金湯公園看金湯橋對面的哈赫拿爾森林國民路入口)

台南南區兩個進行開發已多年的秘境,桂子山與哈赫拿爾森林(其實中間隔了南門路,相距不遠,可以一併到訪),分別於今年九月與十一月初開放(新聞:告別陰森恐怖!台南市區「鬼仔山」 變身瞭望之丘)。後開放的哈赫拿爾森林,我已經先去訪查了;然而桂子山在九月開放之後,我卻反而一直興趣缺缺?原來是開放前就已有網友偷跑-「兩分鐘快速登頂拍照」。影像中桂子山像被剃了個三分頭,就是一般公園中的小山丘。因為早晚隨時都可以去,所以我就不急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如果黑木崖可以光明正大走進去,令狐沖也就沒興趣找盈盈了)。但哈赫拿爾森林不一樣,我對於號稱會有「手作步道」的路線,到底可以走到什麼程度就頗感興趣。

既然上禮拜已經去過了哈赫拿爾森林,那號稱(原)台南市第一高峰的桂子山自然也得上去看看了。其實早先年我只要有到水交社,都會先順道看看桂子山開放了沒。這樣說來,今年8/31晚上到水交社找巷仔Niau時,其東側後方背景就是桂子山,那時還是一片烏漆抹黑,也就是當時還沒開放囉?

由於預期桂子山可輕鬆登頂,所以我想先探探三年前從金湯公園下到竹溪畔上溯哈赫拿爾森林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來走個環形,反正今天有一個下午時間。

從鹽埕走新都路穿出南山公墓來到近大成路口的金湯公園。近年新都路擴寬,原來靠路邊的墓地需遷葬。近日我在寫竹溪寺遊記時查「修建本山門功德芳名錄」中的「林叔桓」(1893-1972)其人時,找到臉書的這篇「林叔桓的墓,毀於新都路的拓寛工程」。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竹溪寺舊山門內側)

在探訪哈赫拿爾森林滯洪池,從國民路入,從大林路體育路路口出,再沿著體育路北行,過竹溪橋,看到竹溪寺大門掛著紅布條「臺南市竹溪禪寺重建落成大典」,也憶起四月時聽傅教授說起「預計十一月時竹溪寺文物館將會落成」,原來就是今日(新聞:台南四大古剎「竹溪禪寺」重建落成 收藏4000餘件文物將開放參觀)。於是走完竹溪右岸的手作步道後便進到竹溪寺來參觀最後完成的大雄寶殿。

剛踏進大門口看見兩側的哼哈二將,突然想起了在四月寫明清文物展遊記時意外知道竹溪寺內有一塊「真言宗高野寺碑」。此時尋找這塊碑所在反而變成首要之務,只要寺內有石林、碑林的都要去找找看。說到碑林當然優先想到靠體育路圍牆內的墓碑林,不過這時候我看到沿著竹溪的園林也有石林假山水,但走過去一無所獲。於是回頭改往舊山門那邊過去。

我已經將近二十年沒到過竹溪寺舊山門內側,看以前影像,參道兩邊有圍牆,且樹林比較高聳,現在則右側清空,可以望見極限運動場那邊的忠靈塔。山門前的參道盡頭旁園圃,有一塊像是橋頭柱的石碑,上有「民國甲午年陽月」。舊山門看起來最近有維修過,門板外觀看來是上漆後的閃亮。上方與兩側都是于右任的題字:唯善為寶、修德、行仁。左側紅磚門牆內嵌有「本寺山門施設寄附者芳名碑台南市王嘉麟先生民國戊戌年仲春四月」。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森林裡的小溪該是什麼姿態?(上圖:2024 下圖:2021)


哈赫拿爾森林在去年7月經過時經過田徑場旁邊時看到圍起鐵籬笆正在施工,名稱為「竹溪水岸改善及環境營造」,感覺會趕在台南舉辦全運會(10月)前會開放,但全運會過了沒消沒息(可能是當時射擊訓練場未遷)。去年年底市府放出風聲說農曆春節後會開放,後來還是不了了之。四月時參觀竹溪寺明清文物展後經過田徑場南方看到哈赫拿爾森林入口意象(招牌、公廁、停車場、人行步道磚…)已經好了,但還是沒有要開放的樣子……。

今年10月終於決定11/4要正式開放了,但是又遇到康芮颱風攪局,開放日期再延到11/11日。不過其實很多民眾看到事前宣傳很大的新聞(有個秘境即將開放)已經迫不急待前去造訪。造訪之後出現兩極評價,一派是不太了解哈赫拿爾森林來龍去脈的網紅網美,附和官方「森湖溪」、「美景秘境」的說法,拍一些美美的蓮花池與塊石流瀑影像,以為這就是「秘境-哈赫拿爾森林」,但其實他們到訪的是竹溪南岸上方新闢的滯洪池與其更上方的近自然水渠道。另一派以從竹溪寺對面的入口走進手作步道的健行民眾為主,他們走過不長的手作步道,經過兩旁包含竹林的雜木林,終點是所謂的自然保留區,簡單樹枝路擋之外,被貼上了「狗狗不咬人,守護無主墳」、「此處無步道,請往回程走」等標語,可能因此有種「這就是秘境?」的被騙感覺而反應給議員(新聞:台南秘境哈赫拿爾森林公園遊客慕名 竟被貼「狗狗守護無主墳」)。

綜合以上,深深感覺政府與文史團體不該拿「哈赫拿爾森林」來對一般民眾作大內宣。因為平常百姓根本無法理解這片有流浪狗的稀疏樹林為何要叫做「哈赫拿爾森林」。於是有議員建議乾脆改名為「偉哲公園」(新聞:「哈赫拿爾」森林改名引南市議員激辯 連「偉哲」公園都提出來)。為何會有「哈赫拿爾森林」這個拗口的洋名?請參考三年前拙文:台南行腳550-緣竹溪尋訪哈赫拿爾森林。猜想是有心人希望今人不要忘了四百年前這裡曾經被荷蘭人統治過(歷史上類似這種懷古情事不勝枚舉,現在也還持續著……)。但其實如今此處風貌已經跟荷蘭人完全沒關係,也沒有荷蘭人遺跡(譬如紅毛井),徒有一個「海牙人的森林」(Hagenaars Bosch)虛名。

繼續閱讀 »

Tags: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