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新化連棟日式宿舍群之賴大商號)

小兒們已經考完期末考,就等著下星期一再上半天課就開始放寒假。周日午餐時,我提議下午可以到有籃球場的旅遊景點,譬如阿公店水庫或是漯底山,想要打籃球或是散步都可以各得其所。小兒聽了反嗆說:「何不去社區公園?」下午兩點半,被老婆叫去整理房間許久的小兒們沒有動靜,我跟老婆討論不妨改去新化年貨大街逛逛,然後可以買東西帶去新化體育公園田徑場旁遊戲場休憩,想跑步的,想打籃球的,想隨意走逛的,都可以各得其所。不過這也是我的一廂情願,這個年紀的小兒壓根不想跟父母出門。不過後來小兒還是在老婆的要求下一起出遊了,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交換還是互相虧欠就不得而知了。

走86快速道路轉19甲往新化,在瓜瓜園就看到路邊開始停車,心想此處離新化老街還有一段距離,應該不會是要逛年貨大街的人吧(天真的以為路邊停車的人是要去逛瓜瓜園)。但距離南圳綠堤越近,就發現路邊停了一堆車,後來還是右轉光明路,停到復興路去了,那是去年元宵前後看十八嬈時預先停車的地方。其實後來在新化體育公園時,發現應該也可以嘗試一下這裡的停車場。

在略為偏遠的復興路邊芒果樹下停好車,往新化武德殿方向前進。夫人與少爺開始給意見,譬如夫人在光明路口聽到遠處鑼鼓鞭炮聲,就說她不喜歡繞境。小兒聽到也應說他不喜歡這裡沒怎麼開發的地方。我在前領路都做沒理會處理。來到日式宿舍區,遊客開始多起來了,一片喜樂歡愉氛圍。有豆花店,有冰淇淋店,還有仿日式鳥居,但這挑剔的母子三人似乎無感。於是我先去武德殿後方上廁所了,出來之後,他們還杵在原地,對於武德殿前的街頭藝人魔術表演不屑一顧。

繼續閱讀 »

台南行腳

(好好享受生活中的一點甜)

近來周末假日常經過國華街商圈。我喜歡把機車停在海安路路邊停車格,再右轉走過正興街,轉國華街出民生路。由於經過的時間大約都在中午之前,冬日上午,有時觀光客人潮還沒有聚集,就可以看到冷冷清清的街景。街頭牆壁上寫著:「好好散步、好好休息 好好享受生活中一點甜」頗符合此時的心境,「寧靜」也是生活中的一種甜。

中午左右要離開,或者有幾次是在靠近中午時經過,這時候觀光客已經出現,正興街景活絡起來。許多是聚集在蜷尾家前等候買霜淇淋或是迫不急待品嘗剛買的霜淇淋,也或者是女生撒嬌要男友餵她舔霜淇淋。總之散步到正興街買霜淇淋、吃霜淇淋,這整個過程本身就帶有幸福感。所以說「台南連空氣都是甜的」。至於在對面的泰成水果店吃哈密瓜瓜冰或是到不遠處的布萊恩紅茶點杯暖心飲料,也或者外帶台南特有喜慶食物-(阿婆)魯麵,或許也會有類似甜甜的效果。

繼續閱讀 »

Tags: ,

This post is under 花圃


(12/5 大白花蝴蝶蘭花芽)

去年秋末冬初,早早就把後院的蘭花早早移到面南,日照長的前庭。這個冬天幾波低到10度的寒流陸續催出蝴蝶蘭花梗。首先是在12/5看到大白花的花芽。到了12/25其他蝴蝶蘭也抽出花芽了,事到如今(?)也分不清誰是誰?(台灣阿嬤?白花紅心?黃花?紅色蝴蝶蘭?還是依然大白花?),而原來12/5大白花的花芽已經長到兩節以上的長度。至於原本在春末夏初才會開的花紋蝴蝶蘭,竟也在寒冬抽出了花梗。

過了一個新年元旦假期,時間來到1/16,大白花的花梗長到了4節。其他在去年底有抽出花芽的蝴蝶蘭,花梗也陸續變長了。一月中旬觀測到有蝴蝶蘭花梗的有四株,還是有植株比較瘦弱(但還算健康)的蝴蝶蘭今年缺席沒有抽花芽。

1/21,今天凌晨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的地震,台南也搖得很厲害。在例行性巡視竹竿懸掛的蘭花時,意外看見一盆蝴蝶蘭葉片覆蓋了一根花梗。這盆蝴蝶蘭其實植株很健康,葉片也很大幅,理應也在這一波中抽出花芽,但到現在才發現花梗,是因為花梗朝向牆壁那一側長出,正好被好幾片葉子遮住了。

這個春天應該能看到好幾盆蝴蝶蘭開花了。倒是情人節巧克力沒什麼動靜。

台南行腳

(港尾溝溪滯洪池上方的二仁溪堤岸步道)

星期天下午跟家人說去輕鬆散步,這次選的是孩子們以前喜歡來此騎車的地方-港尾溝溪滯洪池上個月才帶老人家來這裡散步,總之是處老少咸宜,騎車散步都很適合的地方。這回我打算走上二仁溪堤岸、過港尾橋、鑽過縱貫道涵洞,然後在二層行舊公路橋前,走下二行一路往清王宮方向,下個路口轉角有一個在賣雞蛋糕的小攤車(三年前曾經買過,還不錯吃)。這就是我這次設定的目標。在冷冷的天氣吃幾個熱烘烘的雞蛋糕暖暖胃也暖暖心。

來到港尾溝溪滯洪池停好車,園區還有Youbike,不過我們身上的卡片不夠多,大家都覺得走路散步也無妨,於是便從二仁溪生態館沿著湖畔順時針往淨水場走去。台南冬天很少下雨(雖然今年比往年陰雨天數多),只要有出太陽,身體就會覺得暖和些,就算偶爾還是有冷冷的風吹過。

經過淨水場旁,還是看見外國朋友聚集在草地上吃食聊天。小兒又提起追蹤水鳥之事,我故意說會不會有大鳥從空中把你抓走啊。談笑間,來到上堤岸的腳踏車牽引道。旁邊的草坡盛開野菊花,數大便是美。走上牽引道上堤岸柏油路後取右往港尾橋方向走去。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整理過後的地下神明避難所)

珍惜跟家人相處的時光,這個下午選個輕鬆的地方走走。本來家人提到阿公店水庫,不過往高雄走恐怕遇到塞車,如果同樣的水庫的話,虎頭埤反而是近一點的湖畔風景區。反正只是三個小時內的隨意走走,家人對去哪裡都沒意見。

進到虎頭埤,看到幾個月前追的巷仔Niau,現在也搬了一隻到虎頭埤來。而孩子們看了虎頭埤導覽圖後,說想去「全齡遊戲場」玩。全齡遊戲場就是以前的滑水道,走到那裏當作折返點,時間與體力應該都剛剛好。於是我們進入大門後,就往左側走去。至於南岸步道正在整修沒開放的樣子。

經過地下神明避難所,我讓老婆小孩先行,我自行去探看一番。跟一年多前比起來,內外已整理乾淨,內部空間有階梯可以通往地面,但是封住了。外部的雜草藤蔓落葉也都清除殆盡,門旁的支撐結構、正面城垣與上方欄杆也都露出。

在原神社齋館前追上家人。齋館已全然翻新,四面的牆壁都被移除,所以也不再是紅屋販賣部,以為可以在這裡找到吃食的期待落空。續走上芬多精步道,途中左轉,繞上虎頭山三角點(海拔61公尺,三等三角點五八九号)所在的涼亭,小歇一會。

繼續閱讀 »

Tags: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