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素有黑暗系女王之稱,擅長描寫人(特別是女性)內心黑暗情感的湊佳苗,因為已經是位知名日本作家,基本上不用特意介紹。這幾年來也看過她的多本作品,前陣子看了《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好像是去年看了《廣播社》,也看過《未來》,但有寫過讀後感的只有十幾年前讀的《告白》。

但這次在圖書館中的青少年圖書區看到這本《山女日記》,是以登山為背景舞台的故事,雖然不帶期待地借回來,但看到一半就覺得本書非常推薦給有爬山經驗的人來閱讀(不管是高山還是郊山或是里山散步)。雖然每個故事還是帶有女性內心黑暗情感,但最後都好像都能在爬山過程中,發現些許可以看到一團黑暗中的微光,因此本書或許可以歸類為「療癒」系小說。這在湊佳苗或其他黑暗系作家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套用科學家(如理查費曼)的認知,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不需要為身處的世界負任何責任」。做出原子彈的科學家們都這麼認為了,作家當然也可以比照辦理。但是湊佳苗在本書中很貼心地盡了社會責任,就算是如同在第一章「妙高山」只是像兩位粉領族在登頂後在山上大叫,也都是超級紓壓的方式;有走過北得拉曼步道的山友,就知道在回音谷效果更好啊。

本書中共收錄七座山,其中前五座是所謂的日本百名山。每一篇都以一位女性為第一人稱的敘事,但各篇之間出現的人物卻能彼此連貫,因此讀過各篇可以從不同女性的角度窺見對同一件事情的自己的看法與其他人的觀點,最終幾乎都能在面對山與大自然之後,彼此的看法與觀點有所交融了,但又能不違背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當然得先要有一段「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的過程才行,而這通常會在發生與(爬)山的互動中)。

但令人讚嘆的是,湊佳苗卻能把每座山的風景特色、花草植物,爬山過程的心理狀態寫得活靈活現,彷彿她很會爬山,而且真的有爬過這些山似的(搞不好真的有)。本書已經改編成日劇上演。本書中各篇出場的第一人稱女主角的職場多在同一家百貨公司。

繼續閱讀 »

Tags: , ,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前陣子在圖書館網站蒐尋時,看到舒國治一本新書《我與寫字》,沒怎麼多想就借回來了,概因舒國治看事物的調性我還蠻喜歡的;但喜歡歸喜歡,不敢仿效,於是偶爾看看他的書,讓生活方式稍微回歸一下「率真」(參考閱讀舒國治的《流浪集》)。雖說「偶爾」,但上次看舒國治的書已經是十年前的《水城台北》了。

所以這本書在說什麼呢?在說「寫字」,而且是「平常人」寫的「平常字」,並非是特地臨摹哪位名家名帖去寫字。但現在這個年代,「平常人」是不寫字的,甚至也不用電腦打字,有時連觸控也懶,而是直接語音輸入(或許未來還會有腦波輸入法,連出聲音都免了)。現在會常常寫字的只剩下國中小的學生寫聯絡簿了,至於家長要不要順便練字練文筆就看個人。台南東門城圓環附近有一家城東合作社倒是用手寫點餐的(與現在流行的掃描點餐正好是快慢兩端的極致),如果要點很多人要吃的東西,可能會一時慌亂把字寫得難看,而在店員面前獻醜了。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港尾溝溪滯洪池)

今天下午又想去騎腳踏車,隨口問了老婆說要跟(風水輪流轉,以前她討厭騎腳踏車,現在是小孩有自己的樂子,只有我自己始終如一),而且已知港尾溝溪滯洪池設了Youbike租借站,所以打算從港尾溝溪滯洪池開始騎,沿著二仁溪自行車道北岸往二層行溪舊鐵路橋,探一下57舊營區後,轉往中洲、出保安,這樣一個環形。不過我有預感港尾溝溪滯洪池的Youbike會非常熱門難借,來到現場後果真只剩一輛,於是立馬轉往附近的嘉藥宿舍區的租借站,果然可借的單車多,還有一台電動輔助車。其實學生有自己的歐多麥可騎,幹嘛騎不能載妹的Youbike?是以不愁此處無單車可借。而且其實穿過嘉藥校園很快就又來到港尾溝溪滯洪池了。

我借一般的Youbike,老婆騎電動輔助車。根據她的說法是電動輔助車不踩的時候也會自己動,那如果不想要它動的時候該怎麼辦?譬如說只是暫停一下拍個花,人還在車上。

港尾溝溪滯洪池的自行車道白線非常顯眼,湖邊秋色在秋陽映照下也算美麗,一路上也看到有人在散步、「外國朋友」聚集,但卻沒有看到其他騎著Youbike的人。會不會他們都跟我們一樣馬上就從南方的牽引道上到二仁溪堤岸了呢?

繼續閱讀 »

Tags: ,

台南行腳

(鯽魚橋之「躍動的生命」)

本周因門前施工,車子開不出門,所以自己獨自出門騎腳踏車。想到之前三爺宮溪整治完成的新聞中提到將鯽魚橋的跨距加大已於五月完工(工期約一年),二仁溪自行車道再度恢復通車(免去繞路),但半年前只有沿著三爺宮溪右岸到晉祥橋,未曾見識到鯽魚橋完工的樣貌,於是此番決定前往探看。

再則是在搜尋Youbike站點時,看到增加了港尾溝溪滯洪池,所以想往東騎二仁溪自行車道前往看看站點位置。港尾溝溪滯洪池新設站點之後,將是二仁溪自行車道目前唯一站點,鄰近的二層行溪舊公路橋與鐵路橋都可一併到訪,可說是重要的樞紐據點,可預期單車會很難借到。

不過等到開始騎,且騎到舊公路橋之後,發現已耗時甚久(大約一小時),決定不往港尾溝溪了,改過橋到太爺,由二仁溪南岸自行車道折返。本來以為二仁溪北岸、南岸沒有一次騎過,但搜尋一下看到三年前就已經騎過了,只不過是先南岸後北岸,總里程數約23公里。我今日回程時捨黃金海岸自行車道,直接由明興路回程,里程數約20公里,但卻覺得回程時好似騎不完,踩不動腳踏車,非常累人啊。一方面是氣力放盡,也可能是秋冬逆風的關係。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孫太爺開租碑)

週日老婆說要出門散心,騎腳踏車也行。我提出兩個選項,一是開車到六甲赤山龍湖巖拜廟走環湖步道,一是騎二仁溪北岸到舊鐵路橋廢營區咖啡。老婆不喝咖啡,所以選了赤山龍湖巖。但我去赤山龍湖巖其實是要訪古碑、看寺廟文物,尋找有關清康熙年間諸羅知縣周鍾瑄可能遺跡,所以要老婆先有得自己打發一些時間的準備。

周鍾瑄在台治績如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據說其任內在台中以南就曾修築了數十座埤塘,赤山龍湖巖前的埤塘-巖埤應是其中一座。是以民眾在其去職後仍感念其德政,於龍湖巖祭祀其肖像,此肖像後被請到嘉義城隍廟,所以我此次來尋周鍾瑄可能遺跡也只是聊備一格。至於廟前榕樹下古碑-孫太爺開租碑係「清乾隆四十七年諸羅縣赤山保士民感念知縣孫魯革除明鄭田賦重稅,重新勘定開租,以釋民困,勒石紀功」,此乃因康熙六十一年就任諸羅縣知縣的孫魯廢除明鄭舊制積弊於雍正三年重新核定開租。

如果比對時序可以發現孫魯與周鍾瑄曾經有分屬不同地方前後任知縣的有趣關係。孫(縣)太爺-孫魯於康熙六十年兼攝台灣縣知縣,而其繼任者就是周鍾瑄(康熙六十一年上任),這年(康熙六十一年)孫魯改任諸羅縣知縣,但周鍾瑄是在康熙五十三年至康熙五十八年間擔任諸羅縣知縣(早於孫魯)。所以不管是為周鍾瑄設肖像或是為孫魯記功立碑,赤山地區的士民都算對有德澤於地方的父母官有情有義。

繼續閱讀 »

Tags: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