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倉的落地窗吸引攝影者拍照)
想到「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走走看看已經想了一陣子了,主因是受到《南瀛鐵道誌》一書中關於「糖鐵」的啟發。因為知道了糖鐵的資訊,便對於糖鐵的路線與車站有了興趣,也因此開始一連串跟糖鐵有關的旅行。所以讀書很重要,讀書和旅行都可以啟發人生,讀書之後去旅行,回來之後再補充行前沒做足的功課,又是一次啟發。人生閱歷也因此豐富起來。
隆田車站之所以吸引我到訪,是因為「四鐵共構」。這四鐵依照官方的說法是台鐵、糖鐵、鹽鐵、嘉南大圳工事用鐵道。但其實運鹽應該是利用原本糖鐵的隆田線再去串接濱海鹽場內的鐵道,並非另有鐵道路線。濱海鹽場(北門、七股)所產的鹽走糖鐵路線來到番子田(隆田舊名)與台鐵縱貫鐵道銜接轉運,因此1958年台鹽在隆田車站南側興建儲運倉,即為「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的前身(參考資料)。我行前以為可以在園區看到糖鐵車站與五分車鐵道,看起來是有點誤解。在1950地形圖上可見台糖隆田車站原位於台鐵隆田站的西南邊,根據維基百科說法:台糖隆田站一度成為雜貨店,2004年初因站前廣場美化而遭拆除。
另外2006年台大考古隊在新營進行「石橋遺址」考古搶救計畫時,以「台鹽隆田儲運站」作為臨時考古工作場地。後來台南市政府又在此設立了「臺南考古中心」。所以目前「隆田文化資產教育園區」便有了三大寓教於樂的主題:鐵道與倉庫群、嘉南大圳、考古。實際參觀後,園區互動裝置遊戲仍以嘉南大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