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溪渡槽往北後的第一個水門)
本來在完成山海圳綠道自行車道到烏山頭水庫之後,便要隨即展開嘉南大圳北幹線自行車道,但是因為沿途沒有TBike租借點,於是給自己找了個理由:新化南圳綠堤尚未完成,何以轉到北幹線?然而就在上個禮拜南圳綠堤也騎過了,總該去騎北幹線,但藉口又來了:南幹支線從南科附近的分歧-三舍分線到虎頭溪畔的分歧-北勢分線之間這段尚未踏查完成,何以能轉到北幹線?(實則這一段圳堤旁並無自行車道)。於是本週決定從虎頭溪畔北上希望可以騎到善化小新營苗圃附近,也就是山海圳綠道里程30K的嘉南大圳南幹線路牌處。
不過所謂的「嘉南大圳南幹線」在官方的說法(嘉南大圳平面圖、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灌溉區域圖)其實只到位於善化的茄拔工作站(山海圳綠道里程33K)為止,之後往西分出了「善化支線」、往南分出了「南幹支線」,不過在Google地圖上在一律標示為「嘉南大圳南幹線」,所以我們也就「從善如流」把新化這段「南幹支線」也當作「嘉南大圳南幹線」的一部分,如果不把「南幹支線」補完,也就相當於沒把「嘉南大圳南幹線」補完,這樣又怎有心情去騎北幹線?於是北幹線騎跡繼續延宕的藉口就十分完備了。
在這次預定的行程中(三舍分線-北勢分線)中,南幹支線會渡過三條溪(崩溝坑溪、無名溪、潭頂溪),其中有兩座渡槽,一座倒虹吸管,沿水圳道北上紀錄水圳路線並尋訪這些水利工程便是本次踏查的目標。此次行程路線參考行走嘉南大圳。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