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西羅殿前,好奇的是他們在排什麼?)

每年除夕夜年夜飯之後都會到神農街賞燈走逛,今年適逢台南建城400年以及台灣燈會在台南舉辦,另外有規劃了埕南燈區「以臺南廟宇為主軸,串起廟埕的燈火及城市的記憶。」:

廟埕在早期社會中,是居民彼此聯繫情感、交流資訊、孩童遊戲玩耍的重要場所;到了現代,無論是宗教慶典的舉辦,抑或攤販的聚集,廟埕依然熱鬧的容納各式常民活動。本次燈會以【點亮埕事】為題,燈會期間,民眾將一起穿梭街角巷弄間,參與廟埕舉辦的慶典,欣賞由光交織而成的燦爛風景!

而神農街以及附近的西羅殿也是埕南燈區的參與廟宇之一,因此就順道一起走逛了。

從神農街底的藥王廟開始逛。今年剉冰店前的街道高掛了燈籠,但是冰店本身沒開。這間冰店我們八年前的除夕夜有來吃過,店裏頭還有傳統的製冰機器。至於彈珠台柑仔店兩年前就沒看到再擺出來了。如果翻看歷年來的除夕夜遊神農街,可以看到彷彿走馬燈般一幕幕的小孩成長歷程,這就是累積遊記,堆積回憶的目的啊。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乘風遠揚》-劉國滄+李維睦@原台灣船園區)

相隔十六年後台灣燈會再度回到台南,也適逢台南建城400年(從1624年荷蘭人在安平建熱蘭遮城起算),除了高鐵主燈區(展示綠能科技、數位多媒體,從2/24開始)外,還規劃了歷史燈區-安平燈區(展示臺南400年、古蹟運河,從2/3開始),以及由廟宇串連的埕南燈區。雖然身為台南人,但已經過了去趕這種大型盛會的年紀,還是看了報紙介紹周末有無人機表演才起心動念。話說以前燈會的高潮是放煙火,現在就一定是無人機表演,未來不知道會是什麼噱頭?

爸媽已經在某日的下午去看過安平燈區,根據他們的說法,現場只看到一些竹子,沒有看頭。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燈會當然要在晚上點燈之後去觀賞的。

既然要去看燈會,就先進到官網研究一下展場與停車資訊。星期天晚餐時跟家人提及要去看燈會的事,慶幸沒人要跟,於是便可機動前往。從新樂路轉健康路,開始出現車流。億載金城附近管制只允許機車可往安億路方向。在德陽艦附近停好機車,步行前往林默娘公園,正好趕在無人機空中展演(19:45)前十五分鐘到達。附帶一提,德陽艦正在舉辦鋼鐵機器人特展-登軍艦看無人機煙火秀!德陽艦配合台南安平燈區 打造鋼鐵機器人特展、開放到晚上 10 點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製作中的全美戲院彩繪看板)

年前又到永福路上辦事,但很快就辦完了(就是換新鈔啦),所以再來逛古蹟。仍是從永福路上的全美戲院前開始逛。戲院對面有匠師在彩繪電影看板,看來顏師傅後繼有人。路口擺著一幅畫好的人像畫,右下方署名顏振發、黃佩珊,用這兩個人的名字去搜尋,得到答案

往北走一段來到祀典武廟,廟門前有大紅燈籠,紅色山牆旁又有一排燈籠,原來是今年台灣燈會在台南,其中有幾個廟宇有燈區布置,稱之為「埕南燈區」,其中又以中西區的廟宇參加的最多,祀典武廟即為其中之一,其他參加燈區的中西區廟宇還有府城隍廟清水寺祀典武廟、大天后宮、赤崁朋派商圈普濟殿首廟天壇、鄭成功祖廟神農街西羅殿。所謂的赤崁朋派商圈看燈區圖片就是指永福路與民權路口(大井頭舊址)牆上有掛著赤崁萬神節的即是。

2024台灣燈會埕南燈區以臺南廟宇為主軸,串起廟埕的燈火及城市的記憶。廟埕在早期社會中,是居民彼此聯繫情感、交流資訊、孩童遊戲玩耍的重要場所;到了現代,無論是宗教慶典的舉辦,抑或攤販的聚集,廟埕依然熱鬧的容納各式常民活動。本次燈會以【點亮埕事】為題,燈會期間,民眾將一起穿梭街角巷弄間,參與廟埕舉辦的慶典,欣賞由光交織而成的燦爛風景!

繼續閱讀 »

Tags: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More about 沙漠玫瑰,怎麼開花

已經看過龍應台演講集的下集《因為殘酷,所以傾聽》,覺得作者的思想很有深度,所以馬上再把演講集的上集也就是這本《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借回來參閱。下集著重在中港台的政治現實的觀察,上集則是從文史哲素養對大學與公民教育提供建議。那跟本集名稱有何關係?原來是作者藉由看見沙漠玫瑰來比喻如果只是不知緣由看見沙漠玫瑰開花,只會覺得那沒什麼了不起,但如果從頭到尾看見沙漠玫瑰從被喚醒到最後開花的過程就會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這就是史學的作用。另外龍應台也說:

文學「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哲學讓你知道仰望星空,從而有走出迷宮的可能。

在本集收錄了多篇龍應台對醫學院學生的演講,期許醫學院畢業生培養透視人生的智慧。

繼續閱讀 »

Tags: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在圖書館新書區看到這本就把借回來了,這是展讀民國人文的系列叢書,那為何獨鍾梁啟超?難道是常喝飲冰室茶集的綠奶茶?其實是因為他的思想層次在百年之後仍然歷久彌新。

本書收錄了他的多篇演講,其中在「學問之趣味」篇中,梁啟超自認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他認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人生觀跟林語堂很像,或者說在華人的文人體系裏頭,最終都會去思考「人生存在的意義」。因此又有一篇「人生的目的何在?」世人不論賢愚一生都在忙,有人答道:「我忙的是要想得快樂。」又有安分守己的人答道:「我總要維持我的生命,保育我的兒女。」但梁啟超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厭世,他說的是,人終日忙,總須向著一個目的忙去。如果沒有目的,便是和禽獸一樣。套句孟子說的話「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類跟禽獸的差別只有一點點,出自《孟子‧離婁下》)又說「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白話來說就是一般百姓不知道終日忙的目的,而君子卻知道人生存在的可貴。

因為提到文人往往都會思索到「人生的目的何在?」,在這裡順便帶出所聽到蔣勳提及的所謂文人:「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史上,大概文人一定要有一種生命的…領悟吧。王羲之也好、王維也好、蘇東坡也好,這些我們願意叫做文人的人,他…能夠把知識化到生活裡面,構成一種生活美學。他們懂得吃、他們懂得玩」。梁啟超自幼即被稱神童,在經歷過戊戌變法失敗後的流亡海外,對於大時代的變革鐵定有很深刻的感悟,但卻又能在人生中找到自在風趣;以他如此聰明絕頂人物而不得志,卻能不落於鬱鬱寡歡(如同蘇東坡般豁達);他如何能有如此巨大的心境調適之法?這就是我們必須了解他所說的話、所想的事情的原因。

繼續閱讀 »

Tags: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