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
陪老人家散步來到大部分時間推輪椅,偶爾站起來走一小段的情況。前幾個禮拜,已試過鯤鯓海堤、黃金海岸,但冬日風漸強漸冷,且黃金海岸遊客多、騎車上堤岸的也不少,走來不甚安穩,後來改取鯤鯓海景天橋往小美軍方向,全程都在防風林中,但景色略嫌單調。這回想到二仁溪堤岸往二層行舊鐵路橋方向,但堤岸上風不知道強不強?
轉念一想,二仁溪堤岸下的港尾溝溪滯洪池完全符合風不強、全程林蔭、步道平整、湖景優美、除了有外勞聚會外遊人不多,繞一圈大約一公里,嫌不夠還可以走牽引道上堤岸往港尾橋,除了沒有廁所外,其他都很完美。看來我上半輩子累積的福德-蒐集了許多平易近人的近郊海濱自行車道,終能有派上用場的時日。
帶蝸牛散步何必求名山勝水?心念一轉,很多候選地點就陸續浮現腦海了,常去的茄萣海岸或是前陣子剛去的億載金城周邊姑且不論,但像是三爺宮溪畔、台江堤岸與水岸綠道自行車道(出海口可能風卡透)、仁德滯洪池花旗木步道,都算是可輕鬆走且遊人不算多的小家碧玉型步道。最近在聽的廣播提到孫子兵法廣告說:「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不是要急著解決,而是先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我現在的做法大概就是類似這個道理。
(湖濱散步)
十二月初的台南午後,可謂是「暖冬日和」。停好車,從滯洪池北岸的一排林蔭間自行車道緩步慢行。陽光從右側林間透過來,透過樹梢可見冬日湖邊光影。此處秘境不惟適合老人家慢行,還有小小孩在此學步。
左轉出林間,來到港尾溝畔車道。續行,有大片湖光水色。繞過淨水場,自行車道兩邊又有林木夾道。假日常有外勞在此野餐休憩。繞過牽引道之後的滯洪池南岸有拱型綠色隧道。走出綠色隧道是水門管理站,後方有鐵柵欄圈出的狹窄通道。之前常聽見一群浪浪狂吠,但現在沒有了。回到滯洪池西北側,從此處望湖景,極目遠方可見大崗山。
回到入口停車處,由於天色未暗,還有點時間,老爸又提到以前曾經有走上牽引道到二仁溪堤岸,所以我決定再繞一圈,但中途真的先上到堤岸後,往右走往港尾橋。這時滾滾紅日已向西沉。拍了幾張縱貫道二層行橋落日光影。還沒走到港尾橋,就考慮到天色漸暗而折返了。
再次走入南岸的綠色隧道,太陽下山後就有些幽暗了,不過這一段並不長,很快又能重見黃昏天光。港尾溝溪滯洪池步道親和、風景宜人,近期應該會頻繁走訪。
(看得到大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