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花旗木模糊前景的嘗試 by Canon EOS 400D, f/5.6 1/200 sec 0.33ev)

在旅聯網看到夫子的文章提到「茂林風景區與新威天台山道場合作,於4/21前開放遊客從新威森林公園走進天台山維多莉亞園區欣賞花旗木。」這點很吸引我,因為新威苗圃天台山道場我都去過,而且當時就覺得這兩地似乎可以相通。

有個不牢靠的印象是,當時新威森林公園走到底,隔著鐵門看到一座歐式花園,但那歐式花園應該不屬於苗圃所有;而且那時好像曾有個以「維多莉亞」為名的私人經營花園。再則現在是花旗木季節,十五年前曾經來到天台山道場看到盛開的花旗木,當時覺得「很像」櫻花,這幾年才知道它叫花旗木;既然這幾個禮拜我都拿著單眼追花旗木,得趕快趁著花期快結束前來個賞花之旅。

國道10號到旗尾,接台28線(以前是184公路),經美濃到六龜新威,車行還算順遂;之前幾次為了怕進美濃市區塞車而改走土庫堤防,反而遇到一大堆砂石車(因為那一帶是鄰近荖濃溪畔的砂石場)。在台28線快到新威大橋上依指標左轉上坡道,在花旗木花季期間有保全導引經過側邊入口到臨時停車場。

此處腹地開闊廣大,有停車格與公廁,很像就是我十八年前來新威苗圃所瞥見的維多利亞花園。茂管處的賞花旗木路標也指向停車場東緣,那裏有個西式花園的鐵門入口(門柱上頭有西洋天使還是神獸塑像),就是所謂的新威森林公園與天台山維多利亞園區連通開放的樣子,但卻跟我十五年前在天台山道場賞花旗木的地方不一樣。當時在湖畔,這回是在山邊。

(維多利亞公園上頭五顏六色的雜林 by Canon EOS 400D, f/5.6 1/320 sec)

經查Google地圖,在天台山道場內的小湖邊真的有標註「天臺山 維多利亞公園(花旗木)」,雖然那邊真的有花旗木,但很明顯不是茂管處所指的這處在山邊的維多利亞公園,只是這處公園明明就在新威苗圃旁邊,也感覺不出跟天台山道場的關聯(連接的山下道場的車道的路口鐵門上鎖了),可能公園的地後來被道場買去了吧。後來我靈機一動,查了經建三版地圖,果然答案就(只)在此版地圖中…。

走入維多利亞公園,裏頭路線果像是歐式莊園的設計,有幾個圓環,花旗木雖多,但凋謝得差不多了。比照網友文章的影像,此處就是文章中所謂的「維多利亞公園」。走上坡,中段有間尖形屋頂小屋,看到網友文章多有以此取景,但我來到時,既無繁花,旁邊又有施工中的圍籬,就覺得沒甚麼好拍。所謂的美麗風景都是人為營造出來的,看到別人美照後實地到訪多有受騙之感。雖然我自己也常常用構圖角度拍一些所謂的美美風景照。

再往上走,有水池(應該是園區水源接引至此存放),上方有九重葛棚架,許多遊客在此兩處的陰影下休憩。雖然花旗木已零落,不過還是在有人走過時,嘗試拍攝模糊前景。再往上走,右側可看見鳴海山系列的群山,以及下方跨越荖濃溪的新威大橋。

繼續往上走來到一處森林,應該是桃花心木為主,但葉子更花花綠綠。邊坡就無路了,原路退回,但是在樹林中以這樣晴朗的天青色拍那片繽紛樹梢。

(將畫面分成樹幹、樹冠、落葉各一區, by Canon EOS 400D, f/5 1/13 sec)

同行的老爸,一直沒看到記憶中的天台山道場的建築(因為我是以此名義邀他出門),所以走得飛快想要去找道場寺院。回到停車場後,他以為要開車離開了,但我跟他說還要去桃花心木林那裡走走。

走到有保全管控的圓環,看到有車要往遊客中心被保全給攔下來了。車上駕駛說她是茂管處的啦。保全不太情願地放行後,喃喃自語說:「就算是賴功德來,不先說清楚,照樣把他擋下來。」

我們先取右轉往森林公園南段走。可以走在兩排筆直的桃花心木大樹內的落葉步道,也可以走在左側那排樹木外的車道,兩邊的氛圍都很好拍。如果是在兩排筆直桃花心木之間,一開始一定會想把整個樹林連葉帶樹幹都納進來,但這樣會發現畫面太雜了,而且左右對稱反而不好看。我後來發現要把樹幹與樹葉想辦法明顯區隔開來,這樣綠葉會佈滿天空,而成排的樹幹會顯得更整齊畫一,而地上的落葉本來就自由伸展。

至於如果是在車道拍單一側的桃花心木林,可以專拍垂拱的姿態,而有一對夫妻(情侶…)漫步其中,將焦點對在人的身上,那麼桃花心木上半部的大片綠葉也會有跟開滿花的花旗木有色彩渲染的效果,只是一個翠綠的,一種是粉紅的。此外,在中段有一車道彎處,那裏很適合拍單側桃花心木林與遊人。

關於攝影,要說的是,這幾天不管是拍花旗木或是桃花心木,都是開大光圈。

我陶醉在拍攝桃花心木時,老爸似乎對於繼續往前走失去興趣,於是我請他在中途的涼亭休息等我。我想說既然久久才來一次,就不妨把園區的步道走到底。

(拍單一側的桃花心木林,以垂拱為背景,將散步的儷影做為構圖焦點,f/5.6 1/50 sec ISO200)

桃花心木林分布範圍往南大概以第三停車場為界。此處還有一處客家義塚。續往南稱之為「南段公園」。一開始有數棵高大的檸檬桉,在維多利亞園區也有看到。水泥步道上每隔一百公尺就畫有里程。由於這一區的樹木種得有些稀疏,感覺就像是普通公園,雖然也是有水池,有巨大化的水生植物花園造景。

看地圖,此處離下方大路(台28線)的村莊不遠,不過我沒有辦法在此耽擱,因為老爸還在等我回去。雖然如此,我看到園區有一片金英,一時手癢,又拿起單眼來構圖,想想看像這種小花海要怎麼拍呢?

回程時,靠右邊走了一段高起的水泥步道。回到涼亭附近,正好看到老爸已經等得不耐煩,自己往回走了。我追上他後,一起往停車場方向走回。當然我看到不錯的景致還是繼續拍照,像是陽光照入桃花心木林形成的影子很像斑馬線

回到圓環,時間快到五點,保全也都要撤了。我請老爸先往停車場走,我還要往北邊的遊客中心去看看,也是把航跡補完整。印象中十多年前還沒有遊客中心。我蹲在路旁乾溝,想要取一張地上落葉比較多的構圖,但看來蹲得還不夠低。

從遊客中心往回走,又看到有人在風景寫生,之前在紅球台南場域看多了,我因此會猜想「畫畫」是不是已經成為退休人士的熱門休閒活動呢?來到戶外,不用花太多力氣,但需要動腦構圖,看到美景心情愉悅,畫一張圖可以花掉好幾個小時的時間。Moris說退休之後的生活就是「讀書、旅遊」,但讀書需要好眼力,而旅遊需要有體力;畫畫好像都不需要,也可以陶冶性情。

其實攝影也是很好的休閒娛樂。可以不斷精進構圖的想法,像下圖以桃花心木林為背景,畫畫的人與對面走過來的遊人連成一線,各自坐落在三角區塊的頂點,引導觀看者的視覺延伸方向。

回到停車場與老爸會合,他抱怨說回到家已經八點了,又要被老媽碎碎念。原來他以為開車回台南需要兩個小時以上,但其實大約75分而已,就這樣我們回到家差不多是晚上六點半。

(畫桃花心木與構圖 by Canon EOS 400D, f/5 1/20 sec)

本文日期:2024.4.20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GPS)

(落差與里程圖)


新威森林公園-天台山維多利亞公園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