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近半年看了幾本清末外國人在台灣旅行的紀錄後,對於類似的書籍產生了興趣,因而發現劉克襄也收編了數篇1860~1880的外國人在台的旅記,也就是這本書《橫越福爾摩沙》,包括:

柯靈烏(一八六六基隆河紀行);
柯伯希(一八六七淡水河紀行);
湯姆生(一八七一內山紀行);
巴克斯(一八七二西北海岸紀行);
史蒂瑞(一八七四大武山紀行);
畢齊禮(一八七五南端紀行);
柯勒(一八七六西海岸紀行)。

其中有關史蒂瑞必麒麟、柯勒在閱讀過歷險福爾摩沙-必麒麟福爾摩沙及其住民-史蒂瑞紅毛探親記-1870年代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之後,對吾人來說算是有點熟悉了,但今日重看劉克襄的翻譯卻覺得又變得不認識了。這就得先回到劉克襄在本書取材的標準。

劉克襄認為本書所圈定的範圍大致有三個原則:

一、時間尺碼落在台灣開埠(1860)以迄沈葆楨「開山撫番」為止(1875),大約15年間。理由是:a.這是自荷西據台的二個世紀後再次有白種人深入台灣。b.在「開山撫番」前,對外國人而言,台灣仍是兩個國家的狀態,西部是漢人墾殖地,東部仍是原住民家園。c.台灣百年近代史,這時又開始有社會經濟高度成長的經驗。d.中國由長期忽視台灣,轉而再注意到這個邊陲地帶的重要性。

二、在題材與文體上的取捨,謹限制在日誌式的旅行報導。…日誌式寫作,文章總會留下時間、地點,讀者可按圖索引…,不僅可浮凸出較準確的地方民情,同時能挖出一些細瑣而意想不到的新鮮事物;這些往往是正史上難以窺獲或關照到的。

三、人文交通的考量,為了較全面顯示出當時交通往來的狀況,選定的文章分布情形如:北部水路二篇、北部山區一篇、南北交通一篇、南部山區一篇、南部陸路一篇。由七個職業各異、目的不一的旅行家,讓旅行的樣貌呈現多元。

本書只是收羅了七篇的外國人在清末「開山撫番」前的旅記,但後來在本書第三版加註了那些旅記所經過與到達的地點的地貌今昔的比較和考證,譬如柯靈烏的基隆河紀行的行船終點,上陸地點-嶺腳的位置之考證,與如何從嶺腳到達獅球嶺?如果真的將路跡踏查出來,這就可稱之為古道了。第三版雖然還是以原來七篇外國旅人遊記再增添兩篇較少人提及的遊記為底,也加註了更多現在的資料的舊路探索資訊,如前述棄船上岸後的越嶺古道或是後續往山區的路線,取了個更響亮的名稱《福爾摩沙大旅行》。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