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橘色移動

(冷水坑服務站)

話說去年旅聯網20周年活動聚餐時,Tony兄自動請纓要辦21周年活動,主要是「考慮到大家『年事已高』,體力漸不濟,不必然要湊成周年數字而走成又冷又長的路線,而是改選比較輕鬆平易的路線,甚至可以改成下午才開始活動。」於是蕭郎從周年活動路線設計畢業了。今年Tony兄果然規劃了可輕鬆進退的平溪線鐵道行,也順便慶祝因為Tony兄而生的「台鐵三爪子橋附掛便橋完工 三貂嶺合法通道聯外」。

然而依照我對旅聯網周年活動的觀察:「當周年活動日期決定那一刻,就註定會有其他事情來干擾」。先是原活動日期10/25,北部地區已下雨多日,決定延期一周;10/20平溪線鐵道又因豪雨災情停駛Mark於是提出三進三出七星山等多條七星山中的替代方案,Tony兄選擇了折衷路線:七星山主峰-七星山東峰-七星公園,三七二十一,又回歸旅聯網周年活動數字遊戲。雖然陽明山可能比平溪線更容易下雨,不過接近11/1時,天氣預報還算可以,而全程都是好走的國家公園步道,撤退點也多,於是日期與時間就此定案。後來Tony兄自嘲,路線設計還是要回歸旅聯網周年活動數字,不然會遭天譴。

這個周六早上高鐵北上車票很難訂,只訂到比預期晚了半小時出發的。來到南港搭Tony兄接駁車,又查到平菁街有落石崩塌建議改道,於是改道天母與紗帽路。來到集合地點-冷水坑服務站,本來擔心沒位置停,但卻順利停進去了,於是「只比」約定時間晚了約二十分鐘跟山友會合。

(七星山主東峰步道孔徑)

台北天氣陰,但冷水坑這時沒下雨,在服務站喝了Nancy姐姐帶來的咖啡(法蘭克泡的)。出發前在服務站前階梯上先拍了合照。同行的旅記版主還有兩年沒參加的小鈐夫婦,以及旅記版主邀約的山友,力哥、Anping兄與秀峰兄。但剛走進冷苗步道不久,就飄起雨來。法蘭克一行三人立馬撤退,說是聚餐再來會合,也算有情有義、有始有終。

在冷水坑已欣賞到對面陡上山徑的翠綠山景,想起已經十七年沒自己爬過七星山了,很是懷念。旁邊的秀峰兄提醒我還有七星連走(2011)。那次七星連走巧遇許多行走陽明山上的傳奇人物,像是小草、阿忠、吉祥等人。秀峰兄說今天阿忠去跑如來神掌

印象中我從沒走過冷苗步道,再度踏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石階步道,很是雀躍。對於蕨類、林相、箭竹林、攔路的松樹、完善的步道里程指標、絡繹不絕於途的遊客(尤其是外國人),都感到十分新奇。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沿途感到處處美景的構圖而用手機興高采烈地拍照,但回來之後稍微放大觀之,模糊得慘不忍睹,開始懷念起單眼,但也覺得回不去那個掛著笨重機私的年代了。

雖然這次路線是Mark建議,但他還是推給蕭郎當領隊。從冷苗步道接上苗圃線,右轉便是持續陡上七星山的山徑,但等會還是有岔路可以平平地切往七星公園。蕭郎問了大家意見,都要上七星山。雖然天氣不怎麼好,還是要管三七二十一。這一路石階陡上,在十七年前(2008年的信念)我還算年輕時走得氣喘吁吁,但今天我一邊跟山友講話,腳步也不停歇,也不覺得累,連Mark也說我很厲害。這是為何?只能說太久沒來爬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步道,讓我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吧。步道與箭竹、樹林構成的各種幽邃孔徑讓人著迷,連拍也不厭倦。可能是我已定居南部,難得北上,陽明山對我來說可能比出國旅遊還要新奇。

(七星山主峰岩塊下方避風)

海拔超過一千公尺後,陡上步道也結束了,沿途兩旁變成低矮箭竹,也就直接遭受到雨霧的侵襲。左轉往七星山主峰,巨石塊的上頭就是一等三角點,但大家都跟後頭那根寫著七星山主峰的大棍子拍照。山頂上比菜市場還熱鬧。已經先到的山友躲到左下方岩塊避風避寒,而遲遲沒上來的Tony兄據說被很多組熱情粉絲認出來,要求拍合照而耽擱。先頭部隊為了要等Tony兄到齊後拍合照,自稱已經等了超過半小時。我在三角點前玩起自拍,也是一直想避開後頭的人,但不得要領。倒是在山頂待得時間一久,頭髮也開始滴水,頭隱隱作痛。

Tony兄終於到了,而原本說只會來聚餐的Andy兄也來了,Andy兄說因為自覺狀態不佳,本來只想隨意走走,但在苗圃線遇到Tony兄,便一起上山來了。山上風強又冷,眾人連忙請人拍了合照,完成三七二十一的第一個七,迅速轉往七星東峰去了。Tony兄自嘲本來要在七星山巔發表這次舉辦周年活動的感言,結果剛上山頂,馬上就要離開了。

要離開主峰時,Andy兄說要直接去七星公園等我們。眾人納悶,往東峰那條路下山後也可以繞往七星公園。或許是剛才Andy兄從苗圃線上山時看到往七星公園岔路指標,產生了應該要沿著原路下山到七星公園比較輕鬆的印象。不過Andy兄後來被我們說服,一起往東峰而去。在下山途中,Andy兄和我交換了許多逃生心得,之後在聚餐席間也問蕭郎有沒有類似問題。蕭郎說「問了十二句回不到一句」,但是聽到我們的情況之後,覺得他自己實在好過多了。

(闊葉林相下方平緩處)

上七星山東峰前也有道岩塊拱成的石門,穿越石門便可看到三角點。東峰相對主峰,沒那麼多想要跟山名棒子拍照的人。也是在山頂等候了Tony兄好一會(好像在主峰又被迷哥迷姐認出來),到齊後請人拍完合照,完成三七二十一的第二個七,往冷水坑方向下山。

七星山東峰往東下山方向正好直接面對東北季風強烈吹襲,步道上霧茫茫,能見度不及五公尺吧,也不用費心拍照,倒是我還能勉強將快速流動的霧氣錄下來。每個人都只能顧好自己的腳下步伐,避免打滑。過了芒草路段,進入闊葉林中,石階步道在林間呈之字型蜿蜒。等我走下到和緩處,卻看到先行的眾人等候在那裏仰頭看著我,好似正等著我來給他們拍個抬頭照。

續行。石階步道兩旁的箭竹與芒草漸退,我們也走到陰暗的雲層下方。山下城市邊緣郊山風景逐漸明朗,紗帽山也出現了。從東峰走下來約35分,來到七星公園與夢幻湖的岔路口。有山友(秀峰兄?)提議,離約定聚餐集合的時間(15:00)還夠,去完七星公園後,可回頭再走去看看滿水位的夢幻湖,也算是從不同的路線下山。眾人本來曰諾,但後來有人(Mark?)提起往菁山自然中心的步道(菁苗步道)也值得一走。小周兄的朋友今天將車子停在那裏,走那條步道下山正是順路。不過往菁山自然中心與夢幻湖正好是相反方向,離開七星公園後,小周兄和Anping兄以及蕭郎三人就跟往夢幻湖的眾人分道揚鑣了。

(看見紗帽山)

說到夢幻湖滿水位,前幾天看到T大PO出他和老婆到向天池,也是滿水位,甚至淹沒了標示牌。T大夫妻檔也是十八周年活動後缺席到現在。若將時光流逝以求學生涯來比擬,三年可以讓青少年從國(高)中畢業,四年可以讓青年從大學畢業…。珍惜每一段人生相聚時光啊。

閒話休表,一行人先往七星公園走去,到達時已經超過下午一點,此處有洗手間也有休憩涼亭,我這才想起帶來的三明治還沒吃,而且也沒在山上喝到Nancy姊姊的咖啡,現在天氣不錯,離冷水坑也不遠,要不要把法蘭克夫妻倆給Call上來?

在七星公園閒聊一會後,準備要拍三七二十一的第三個七。小鈐姊說要到七周年拍合照的地方拍。自七周年以來,轉眼間已過了十四個年頭,我也忘記當年小鈐夫婦有沒有來,是不是也是在前頭草坪中的石塊堆前拍的照?十四年的時光可以讓襁褓女嬰變成青春少女…。我問蕭郎,在後方山景左邊冒出的突出山頭是不是主峰?蕭郎反問從主峰看得到七星公園嗎?所以那只是不知名的小山頭罷了。看似十多年不變的無名山頭,與時時在變的人生,觀者可曾真正領悟到蘇軾《赤壁賦》中:「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那個不變的是什麼?領悟到不變是不是從此自由自在?

(七星公園合照)

從七星公園分兩隊,往菁山自然中心的三人小隊往草坪盡頭漸行漸遠。我跟著其他人轉往夢幻湖。將行至夢幻湖畔之際,雖然遊人許多,但隨著蛙鳴此起彼落入耳,人語聲自動止息,體會自然造化之妙。來到湖畔平台拍湖景,淡白薄霧只籠罩在右邊小山頭,淺綠色箭竹山丘,湖畔蓊鬱的樹,以及水波蕩漾的湖面。不能光顧著拍照,也要騰出心裡空間享受湖光山色。不過對我這個遠道而來的人來說,美景當前不拍照,很難。至於湖中哪一片是七星水韭,有想到要看看,但不求甚解可也。

離開夢幻湖後,不久有岔路步道下往停車場。途中觀看對面七股山青翠箭竹坡。高度逐漸下降,進入優美杉林。路邊立有一根柱子,這邊寫著「聆聽是連結的起點」,另一邊是「寂靜是靈魂的智庫」。走在杉林步道之中,的確心靈就會自然而然靜下來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但如果不是處在森林中又好像另當別論。國家公園步道理當比較少像郊山大眾化步道有人帶著收音機聽廣播的情況,但走出杉林來到停車場邊所立的牌子,上面第一條就是在勸導爬山時不要把隨身聽的聲音放到眾人皆知。

停車場另一邊有一棵幾可亂真的耶誕樹(我從頭到尾都認為那是真的),前頭有兩道S形石塊群可以當作椅子。小鈐要我們坐在那裏拍合照,我們也就照做了。

(夢幻湖廣景)

從步道走下中湖戰備道,眺望南邊山景,像是竹篙山,WaytogoAR一番來驗證。沿著道路旁邊的步道繼續走往冷水坑,先來到冷水坑溫泉浴室,外頭泡腳區擠了一些人。冷水坑公共溫泉浴室我好像有泡過,但一旁的山友評價不高。正好這時E台記者與攝影師在台階前拍攝「東北季風襲!陽明山體感探1字頭 冷水坑現泡湯潮」的實況報導。以往都是在電視螢幕前看,這回看現場的,滿滿的臨場感。

經過冷水坑第二停車場,都沒有停車位了。回到第一停車場,看到柵欄前有車子在等候入場,所以應該是裡頭沒車位的話,柵欄不會升起。那早上Tony兄開過來時,雖然一開始顯示沒車位,但柵欄還是有升起,而且裏頭真的還有車位。可能是正好有車開出去,所以我們的運氣算不錯的。

在冷水坑停車場,眺望對面陡峭山坡上,正在之字形山徑爬山的人們,每次看到,心中都有小小的感動-見證他們在登山的過程的「專注」。

搭上Tony兄的車離開冷水坑往聚餐地點-松竹園。經過預期有崩塌的菁山路,但其實邊坡已有防護,且可順利通行。選在松竹園聚餐也是Mark的主意,因為他曾經跟山友來吃過,感覺不錯。有廣大的停車場(出口有庭園造景),還是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也在我們下山的方向上。小周兄說我們到達的時間應該是下午的最後一檔。正如他所言,我們入場時,食客正漸漸散去,等我們吃到一半,二樓早就沒有客人,只有服務生等在旁邊要收桌。

(七股山與夢幻湖停車場)

雖然點的是一桌6000的合菜,點菜小周還是有稍微發揮他的本領(菜單在此),因為很多菜都是多擇一。法蘭克和Nancy夫婦果然依約前來聚餐,因為他們就住在陽明山腳下嘛,在陽明山腰餐廳聚餐還不來的話,會沒有朋友。不過他們在冷水坑遇雨撤退後,有在遊客中心待了一會,再回到家。下午Nancy又讓法蘭克泡了一壺好咖啡,眾山友(尤其是我)很捧場地喝光光,實在好喝。Nancy還帶了一盒在韓國買的巧克力要讓我帶回家給小孩。

用餐環境佳,上菜很快,料理也很美味,每道料理都是相機、手機先嚐。酒足飯飽之後,重頭戲來了,二十二周年活動該由誰舉辦,在哪裡舉辦?這次原本的舉辦人Tony兄說雖然路線後來跟他原先規劃的平溪線不一樣,但他也已費了好大精神籌備,也已領悟到周年活動如果不照數字規劃路線會遭天譴(像是平溪線臨時不通),所以準備要交棒給下一位。他屬意的就是下圖站起來的藍衣Mark。但Mark不服,因為這次二十一周年的路線「七三二十一」與聚餐地點-松竹園都是他提議的。就這樣Tony兄和Mark為了誰該主辦,誰該續辦,爭論不休。旁觀眾人彷彿在看一齣「抓交替」的名場面。後來是看到等在旁邊要收拾餐桌的服務生好像越來越不耐煩了(因為已經快要到晚餐開始時間17:00),才暫時結束這個話題,結帳、散會。走出餐廳,在停車場告別,相約明年再聚。

這次行程雖然比較晚開始,但還是能控制在原本訂好的聚餐時間前結束。而且之前沒辦法參加聚餐的小鈐夫婦、先下山又趕來聚餐的法蘭克夫婦,也都能來齊聚一桌。可以預期未來的周年活動將會以聚餐為主,爬山行程只是前菜的角色。

(松竹園聚餐也決定下屆周年活動爐主)

本文日期:2025.11.01 | 橘色移動 | 相簿 | GPS航跡(GPX)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