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落羽松後頭看到入水口的涵管)

同樣的景點同樣的路線可以短期內連走幾次,因為「人事時地物」裏頭至少會有幾樣不同,至於能不能還有新鮮感,端看個人心情了。這日下午帶著爸媽來遊赤山龍湖巖。一個月前才跟老婆來過,而且這次路線一模一樣;若問我會不會膩,答案是不會。上次以探索為主,這次以「散步」為主。探索有主要搜尋的標的物,散步則沒有特定標的物,反而能隨處欣賞四周景物而心有所感。譬如相隔一個月來,湖畔的落羽松似乎轉紅了些,於是有想起了菁埔埤

我和爸媽在龍湖巖寺前合掌拜拜後,沿著湖畔的棚下步道繞行。老爸默默往前走,老媽沿途絮絮叨叨聊些陳年瑣事,我則不停對著湖景與寺廟倒影拍照,這是我和父母散步的日常。看到一張陳舊的說明牌示,圖中有巖埤的東側入水口(在僧房附近,想必是鑿穿山壁引龍潭寺旁野溪之水,而此溪可能又源自於烏山頭水庫的放流)與西側出水口位置,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巖埤的水在冬季枯水期還是有水。在路旁可見出水口的西側還是一片略有水的溼地,在百年前台灣堡圖巖埤的範圍其實涵蓋這一部份。

但在兩年前的大旱巖埤還是發生乾涸 – 台南百年赤山龍湖巖水塘首見乾涸見底 佛祖同意清淤(2021/04/29)。說到赤山龍湖巖的觀音佛祖頗有靈驗,相傳曾調解南鯤鯓代天府五王、囝仔公的廟地紛爭。六年一次的市定民俗-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的神明之一也是赤山龍湖巖的觀音佛祖-六甲大丘三角頭「請佛踅庄」 3天遶境熱鬧展開(2019/02/21)。

(肉豆)

從地藏殿走上柏油路,續行一兩分鐘,轉入右邊小路。上回跟老婆來時,狗吠甚急。但這回卻有幾位在地老人家在果園旁邊好奇地看著我們這三位陌生外來客路過,喃喃唸著:「應該是來運動的」我自己是覺得不好意思只想快速通過,但老爸還有跟他們點點頭。爸媽年紀可能都比他們還大,帶著老人或小孩一起出遊,比較不會被懷疑是不是有關單位來查水表的。

上個月在農間小路上所見的棗子已經包起塑膠袋,橫過溝渠的洛神花已消失、像串鈴鐺的扁豆花還依然開著,老媽猜了半天稱它為「肉豆」。回轉龍湖巖的路上看到檨仔竟然已經開花,因此爸媽一開始不相信它們是芒果樹,但後來庄腳人出身的老媽還是說也是有一種比較早開花的芒果樹。我和爸媽的鄉間散步都在觀看沿路經過的蔬果,像是這回有看到破布子?(印象不牢靠)

就這樣在周邊道路走走看看,回到齋堂附近,看到一口紅磚古井。我要爸媽往上走齋堂階梯。此時大約是五點,「聽」到有人在叫吃飯,也「看」到有廟方人員入席了,還「聞」到了素菜香,因此引起我的食慾。但我們只是慢步路過,不敢去問一般民眾能否隨緣問餐,所以沒有「口」福。不像石頭廟打從一開始民眾就是以吃素齋參觀貝殼廟為目的。

往後山步道逛去,蕾絲金露花開得精彩;經過龍潭寺步道路口,老爸說省略。再往大門車道走,看見二高車流穿梭於滾滾落日紅塵中,與靜寂的寺廟和湖面形成對照。後來我們過了車道又走到西側看那幾棵大玉蘭花。往回走時,我走在湖畔廊道看落日餘暉倒映湖面。回到停車處天色已然黯淡。孫太爺開租碑在路燈照射下字體刻痕更清晰可辨。整個散步一圈大約一小時,2.5公里。爸媽對此間的評語是:「很清幽」。

(巖埤落日)

本文日期:2023.12.9 | 台南行腳 | 相簿 | 足跡(gpx)

赤山龍湖巖環湖步道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