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大潭埤與千佛山)

最近讀南瀛埤塘誌,讀到大潭埤是以往台南最早春耕(註1)的地方。想起上次到大潭埤已經是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時候二寶還包著尿布。印象中入口有顆大鳳梨(故又稱旺萊公園,註3),還有座小戲水池;既然十多年沒去,就跟爸媽前往走走看看當消遣。不過之所以多年沒去,可能是覺得步道可走的範圍不大,北側湖對岸又有山明水秀的墳墓(這大概是台南埤塘湖邊的宿命)。

跟著導航來到旺萊路的大潭埤入口前,看見右側有根指標寫著「美國厝舊址、橡木園、大潭埤秘境」,等會結束大潭埤散步再來看看。大潭埤被道路區隔為南北兩側,而停車場就在「大旺萊」地標的前頭路中央。但看歷史地圖,其實在日治時期並沒有分隔埤塘的這條路,北邊與東邊變成墳墓區也是後來的事,另外就是湖北邊山丘有一顆三角點-大潭山,海拔高度66公尺,然而附近千佛山大佛高度可能比大潭山還高。

公車站牌的湖畔有許多老人家坐在那邊閒聊,對於有外人來此遊憩抱著一臉好奇的表情,對他們來說閒聊就是生活。我們開始走進園區步道,其實下階梯後湖畔還有步道,也有小徑可以通往湖中涼亭,不過都考量到老媽不方便上上下下階梯而作罷。湖邊水岸綠地有一個洞一個洞的,不知成因為何?只覺頗為奇特。

(大潭埤這一側木棧道似乎無法通行)

來到十多年兩寶戲水的淺水池,現在當然沒水。當年是我和老爸帶兩個幼兒來,二寶尿布裏頭有一坨屎,好在發現得早並沒有汙染水池。後來爸媽又自己來玩過一回,所以連老媽也對這個地方有印象。

由於沒走湖畔步道,所以很快就出了公園範圍。我想去千佛山看看,不過走上坡路先是要經過墓區(註3)中硬被開出的道路,然後來到千佛山(註4)別院的岔路口,這時候變成我不想再走了,退回到大潭埤,走在紅磚道上,木棉花絮落滿地。

注意到南側埤塘岸邊有木棧橋,但與岸邊鄰近處卻雜草叢生,看不出接口,也就是這條木棧道可能已荒廢很久,無法通行,真是可惜。但遠遠望過去又看不出木棧橋有破損殘缺之處,也許略作整修即可。

行至潭腰,看到道路南北側都有制水閘門,應該是以此控制兩邊水位。

續行,看到南湖岸邊有「秋澄水湖」木牌,應是嘉南水利會所立,但是樹上又有「私人埤塘嚴禁釣魚」的標語。

(南側湖岸的秋澄水湖)

行至先前看到的「大潭埤秘境」指標岔路,取之,大致沿著湖畔行的碎石子路,漸漸看到一間別墅型大木屋,想必就是指標所指的「美國厝舊址」、「橡木園」。這間木造別墅有一個大庭園,大門鎖著;不過在我們往來散步的過程中,看到有人騎機車進去,又有開車過來的,顯見出入頻仍。屋前即面對大潭埤南池,與遠處千佛山大佛,但不會看到墳墓區,也就是展望絕佳。

沿著湖畔小路走到盡頭即出來到一社區,此處有大潭埤的出水閘門,之後有圳溝,但無水,想必是書中提到的大潭圳(註2),值得研究一下古地圖。(後來才知這是大潭埤的溢洪道)

試著找找看能不能下到環湖木棧橋的入口,但好像也是一片雜草覆蓋的樣子。原路退回。至於「美國厝」究竟何指?在網路上找到這篇資料:關廟─大潭埤(三)埤岸邊的「美國厝」。「大潭埤秘境」指標對面有「松腳」的吳姓宗祠,從牌樓對聯感覺跟香洋地區(關廟古地名)的開拓史有關。不求甚解,可也。

回到停車處取車,開車繞往千佛山去看看,不過已過五點,廟門關閉的樣子,倒是爸媽說之前曾經進去參觀過。開車左轉到廟後方小路,但漸漸開在墓區小路,覺得不妙,迴轉退出,仍回到大潭埤再轉出大路。但看歷史地圖,那條位於大潭山三角點南側的小路還是以前的「古道」呢。

接下來晚餐何處著落?也不用多想,既然來到關廟區,自然就再去光顧吉食館了。

(大潭埤秘境與橡木園)

《南瀛埤塘誌》提到有關大潭埤的敘述:

註1:古文獻記載新豐里是台南縣內埤塘最多的區域。…小香洋地方所築的「弼衣潭」,因獲得水利之便,該地春耕為全台最早區域,故有「香洋春耨」美譽,曾被列入清代府治八景。

註2:清朝又開闢大潭圳,係引大潭埤之水,圳溝主線向西經過花園、埔仔、田中央、溪仔口、土井仔、林仔邊等庄社,注入隙仔口埤。

註3:風景宜人的大潭埤旁在光復後闢為台南縣軍人公墓,讓當地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直到幾年前遷走軍人公墓,鄉公所爭取經費興建「旺萊公園」。

註4:大潭埤後方有一佛教道場,寺廟規模宏大…,寺中央釋迦牟尼大佛高達八丈四…,於1978年興建,據說大佛內部設有密壇,鑲嵌九百九十九尊佛像,加上外觀的大佛,故稱「千佛山」。

本文日期:2023.4.22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


大潭埤旺萊公園與秘境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