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希望之丘於溪洲運動公園-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9.5K附近)

初六上台北去老婆娘家拜會,但他們一家去九斗村玩了,要傍晚才會回來;而年節期間高鐵票難訂,我也只能訂到中午以前的,但轉念一想,這半天時間不就是騎乘Youbike遊大漢溪自行車道的大好機會嗎?只是該選擇從山佳開始往南騎到鶯歌鳶山堰的大漢溪左岸,還是從板橋華江橋下騎到土城橫溪的大漢溪右岸,我想機會難得,雖然北部這幾天陰雨寒冷,還是要把完成右岸的15公里自行車道當優先,隔日去新莊拜會友人時再來騎左岸,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啊。這兩隻鳥就是分別位在大漢溪左右岸的鳶山與鶯歌石。

主意已定,便來規劃路線,這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是從板橋騎到土城。而我的打算是繼續往南騎到三峽,然後過三角湧大橋,改騎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往北回到樹林柑園,這樣路程應該會超過20公里,有一個下午的三個小時應該足夠。兩條自行車道剛好銜接,時間安排也很充實,起訖點也都有Youbike可借,沿途可飽覽大漢溪沿岸濕地與周遭山系,我不禁對自己的完美規劃而洋洋得意起來。不過一起從溫暖南國上來的依蕾特卻抱怨騎這麼久會壞掉,我安慰它說:「北部冷冽的寒風加上低溫(10度?)有滿足你低溫冷藏的條件啦。」依蕾特心想:「這個人真是幽默啊。」

至於騎乘起點必須說明一下,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的起點雖說是在華江大橋下,但我是坐高鐵北上在板橋下車,考量要騎完全程的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於是先搭捷運至江子翠站,在此租借Youbike沿文化二路往東北方向騎(14:07),然後上牽引道越堤到華江河濱公園,這才是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的起點。華江橋下開始騎的時間約是14:20。

(看大棟山系於土城環保公園-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12K附近)

一開始還能看見台北市的地標,像是站前新光三越,不過轉個彎,反而看到IKEA了,我在想那是新莊的IKEA嗎?我本來以為對岸應該還是三重。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前的前1~2K(地圖上依次標示為華江人工溼地、江子翠河濱公園),左側是大片的綠草坪,根本看不到大漢溪,應該說整條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幾乎都不會看到大漢溪,因為自行車道與大漢溪之間隔著許多塊狀的人工溼地。

自行車道右側堤防上有彩繪,沿路每隔200公尺設有紫藍色里程牌,隔一段距離就有廁所。雖然天氣很冷不過還是有一些人在騎車,全家大小一起騎的也有,也有在一群騎車者中同時看到黃色的Youbike2.0與橘色的Youbike1.0一起出沒。

我邊騎邊在APP紀錄航點與拍照,速度快不起來。14:31來到華江橫移門(約1K)。續騎,這一帶河濱公園有許多棒壘球場。14:40來到新海大橋下,右側為新海I期人工濕地。有牽引道可上新海大橋過大漢溪到對岸的新莊老街。

續騎,遠遠看到半圓拱形鋼梁鐵橋,猜是新月橋,看地圖果然是。橋下為新海II期人工濕地,池邊有一棵大柳樹可與新月橋一起入鏡。14:55來到板橋四汴頭,現在是停車場。右側草坪往內走有許多小岔路,到浮洲橋前都算是浮洲人工濕地。這一次主要是來騎腳踏車,這一連串人工溼地就沒時間逛了。

15:10,浮洲橋下好像是一處可以租借自行車的地方(但不是Youbike),業者提供的單車可能有比較多的選擇。過浮洲橋後,有一處寵物運動公園的樣子。續騎之後的大片草地,稱之為溪洲運動公園,遠遠望見一座綠丘,當時不知道名字(Google地圖上標示為希望之丘),只覺得如果不是陰天的話,這綠地小丘的風景倒是跟北海道的美瑛有幾分神似。這大概是這一路上最美麗的風景。此處約當9.5K。

(看鳶山-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15K附近)

15:25 過打鳥埤人工濕地。馬上再過城林大橋,此處約當10K(15:30),從江子翠捷運站騎到這裡已經過了80分鐘。漸感體力不支,可能是天氣太冷,中午又沒進食,缺乏熱量的關係。15:42 來到媽祖田棒球場,約當12K,此處又稱土城環保公園,在此已可展望對岸的大棟山系。此處有兩個可愛的原住民人偶。同樣也有座綠草丘,但看起來就沒有希望之丘那麼優雅。

15:48 過柑城橋下。之後的自行車道約略可以看到右邊的河流了(但不是大漢溪,而是三峽河),因為少了人工溼地阻隔了。15:54 經過媽祖坑溝。之後通過二高的高架橋下。這一帶綠地,google地圖上標示為三峽河濱公園。原來的紫藍色里程碑已經不見,之後所看見的15K(16:03)可能是早先所立的木樁。兩者里程應該不盡相同。騎到這裡,有預期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已近尾聲。因為應該是終點-橫溪的涼亭出現了,雖然涼亭這裡沒有任何標示說這裡是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的終點,我只是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來論定。

過橫溪涼亭,再過幽暗岔路口,再度出現帶狀草坪,隨即看到15K木樁,已經可以看見自行車道盡頭更遠方的鳶山。續騎就真的來到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的終點-溪北公園。涼亭後,自行車道在花廊與陸橋之間,然後就…沒有了。應該是在施工,於是鑽過佳興橋涵洞,還是有施工圍籬。目前的走法是從牽引道上佳興橋,過到馬路另一側。要注意此為台3號省道,車流多又快,小心通過。

沿著佳興橋往東南騎,馬上看到一座跨越三峽河的嶄新鋼骨大橋-三角湧大橋。過大橋後,右側又有牽引道-三峽牽引道,可以下到河岸邊自行車道,即為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往右騎可進三峽老街,往左騎可至柑城橋。取左往樹林柑園。

(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看河畔一大片青葙)

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感覺是新設立不久的自行車道,右側有鐵欄杆隔起河岸的雜草,事實上此離河流尚有一段距離。左側有路燈,天色昏暗,已經亮了起來,這時還不到四點半。有幾個國中小孩在此放沖天炮,看到我騎過來,就先收手了。透過河邊蘆葦空隙看到河對面正在興建的高架橋只剩下最後一段還未銜接,這應該是捷運板南線由頂埔站往南再延伸要接到三鶯線。

自行車道遇到一處閘門與鄉間小路相接,鄉間小路也是林間小路,有點燈,有淒涼感,其實只是我騎到腳痠快抽筋,勉強支撐著。出樹林後後碰到一處閘門岔路,再度是自行車專用道。之後就比較靠近河岸了,視野突然開闊起來,河邊有一大片開著紫紅色小花像是雞冠花的野花草,正以數大便是美的姿態展開來。後來經查Google lens,此為青葙,又稱野雞冠花。天氣雖冷,此地雖然偏遠,但還是有騎士迎面騎過來,趕快趁機拿他們當青葙河畔的遠景。構圖間,突然一句話進了我的腦海,此情此景不正是「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續騎,小橋跨過支流匯流口。眺望河對岸北邊的天上山系。

接近二高橋下,緩上坡,回頭望剛才騎過來的河邊自行車道,芳草萋萋。二高橋下,有往田尾巷岔路,今日只想騎完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北段,續直行,但仍看了一會橋下的攔阻漂流物的石塊與激流。

(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看天上山系,32~33 15K 的白線是剛才騎過的大漢溪自行車道航跡)

來到一處像是資源回收場的地方,上堤岸。騎了一會,快到柑城橋前又下了堤岸,但感覺堤岸上有舊道。接近柑城橋,自行車道旁有一間方型建築,上有天線。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算是在此結束。要往柑園得先從牽引道上到柑城橋。

牽引道上頭有樹林的精神象徵-紅麴寶寶。在柑城橋上極目眺望三峽河流向,不過沒看到,當時也沒意會到那邊不遠將是三峽河與大漢溪交會的河口-也就是三峽地名的由來。但現在匯流口行政區域明明就屬於「樹林」。

往柑園二橋方向騎,左轉柑園街,此地有公車站名為「紅瓦厝」,沿途還真的有看到幾間古厝。在老地圖上柑園消防隊附近稱之為「石頭溪」。我又想起十多年前寫的那篇石頭溪圳遊記。有消息說西圳街與柑園街交岔口水門前的大正石柱(樹林石頭溪圳道及改修碑),在這十年間蓋三鶯二橋後被移來移去,移到不見了。而且如果這石柱有異動,是不是表示分圳水門也整個被移除了?

如果此事為真,那當時我拍的石頭溪圳照片不就是該石柱與水門的最後一影?只是我這次真的騎得很累了,將近有25公里,凍到腳抽筋,不想再去探究那根石柱了。台南人完騎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已屬罕見,再去探究石頭溪圳人文就算撈過界。還是乖乖騎到柑園國小還了車,舉步維艱地提著依蕾特去岳家領賞了。

附註:

其實透過Google街景已可無遠弗屆地瀏覽三鶯二橋頭的西圳街二段路口現況。半圓形人行道上看得到原本被改立的石柱又被移除的填補痕跡。其實當初那根石柱可以不用移除的(看現場圖片石柱與水門根本沒礙到三鶯二橋),只要略往北遷移一點到分圳後的三角地帶即可,這樣就不會礙到誰(後來那石柱又被挖除,猜想會不會是有人反應人行道上立根石柱有礙通行?)。甚至那半圓形人行道本可不用蓋的,或用一座小拱橋跨越水門,便可營造一座水圳史蹟公園,如此也算是呵呵啊做代誌啊…。

(柑城橋上看三峽河與大漢溪即將匯流)

本文日期:2023.1.27 | 台北行腳 | 相簿 | GPS航跡(gpx)

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三峽河左岸自行車道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