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此處有南洋杉必有緣故)

五月時探過頂頭古道東段,那時以為古道的西段會循著現今的產業道路下到那拔寮公車站,不過仔細再比對過台灣堡圖後卻覺得古道的出口應該還要再西一點的地方,而且google 街景預覽也看到那裏似乎有條無尾巷。於是這次就來做個探勘。古今行者所為何事?就是把心中的疑惑在旅行中把它踏穿了。

車停在那拔寮公車站附近,往回走,找到google地圖上的叉路,走進去。雖然應該是附近農家在種竹筍的農路,不過卻看到幾棵外型頗優美且高大的樹木,甚至還出現了南洋杉。南洋杉是在新化這一帶的大路沒看過的(最多的應該是芒果樹還有橄欖樹吧)。南洋杉出現在這裡,意味著什麼呢?開始對於這趟探索感到有趣了。

不過熱情很快被澆熄了。前行來到岔路,按照堡圖,應該取左。不過馬上看到一座大墓。看來此路是用來修墓的。但是隨即又在旁邊看到樹林間有條小山徑,取之,看到林中有一座掛著「招財進寶」紅簾的小廟。一般會認為這是財神廟,或是土地公廟,不過祀台上擺著水杆,香爐上插滿香菸,而且沒有神像,這看起來是西拉雅宗教。頂頭古道的東段上頭有座土地公廟(台灣堡圖有標示),西段出口也有座土地公廟也就相當合理(但台灣堡圖無標示)。不過這附近看起來並沒有其他的路呢。

退回岔路口,這回取左,進到農家栽種竹筍的竹林間。這是個山谷間凹地,已經偏離台灣堡圖所畫的古道,日本人當時的測量技術已經相當精準了。繞了一周,只在左前方看到台電鋪的小石階,但也就沒有後續了。古道西段出口的探索在此留下未解之謎。但是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其實這裡只離上方的產業道路不到20公尺,只是找不到明顯的上切路跡,於是我決定改從另一側逼進。

(可能是往太祖廟的叉路口)

走回到南洋杉附近的竹田時,田中有農人,本來想跟他探問古道的現況,但…算了。退回到那拔寮公車站牌,改由那邊的產業道路上方。很少人車的產業道路,秋天的景致分外優雅,不僅林木樹葉變色,還有不知名的紫花落英繽紛。

在WaytogoApp中同時比對google地圖、經建三版地圖、台灣堡圖,以及剛才紀錄的航跡,就好像張無忌以乾坤大挪移揉合了九陽神功、武當派輕功、聖火令上刻的波斯明教武功,挑戰少林三高僧組成的金剛伏魔圈。懷抱這樣的自信,循著產業道路逐步往方才那座太祖廟的方向趨近,來到一處可能是往太祖廟的叉路口(如上圖片所示),這裡應該是最接近下方太祖廟的地方,不過樹林間無明顯岔路。想說繼續沿著產業道路走下去看看,並無發現。退回到附近道路附近擋土牆,也沒看到更明顯的岔路口。雖然一身高強武功,但竟英雄無用武之地。事後想想,實在應該硬闖入林,左右不過20公尺而已。這樣實在稱不上藝高人膽大啊。

退回,看著路下方的凹谷,也在猜想古道有否可能從竹林那邊上來。不過在台灣堡圖上標示的路線是在稜線上,因此自己推翻了這個想法。既然無法將古道接續,又覺得運動量不足,就繼續走向上回古道東段的產業道路上,也順便把附近的岔路探一探。不探不知道,還真的有人隱居在深山林中哩。

循產業道路來到上次走過的重要岔路口-反光鏡。從此處再進入古道,但在雙土路這處路口,改取右下而行。最近有被除草過,可以想像草長時,這片荒地將寸步難行。但是為何原因要整理出這一條路來?

循著除草過顯現的路面,下行,出來到一處竹田。再往前行,農路就更明顯了。之後又接到柏油路面,也有紅磚厝農家,然後就回到南168大路。結束這次的探勘行程。雖然還是有些疑惑沒有澄清,但是記錄下來的航跡已經夠耐人尋味了。

(落英繽紛)

本文日期:2019.10.5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GPS)


頂頭古道踏查路線圖 | Google map
頂頭古道路線圖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