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The Moment of Together in NCKU)

成功大學有一個全國大學,或者是說全世界大學都少有的獨特優點,就是大學城緊鄰火車站。要是在學校被欺負還是思鄉想家,隨時都可以坐上火車走人。不過我只聽過有家長因為孩子一整個學期都沒回過家而來找人的;倒從來沒有聽過有學生因火車站就在旁邊而週週回家的。

大年初五來到成大走走看看,算是重新認識我在此待了6年的母校。成功大學成立於日治昭和初年,至今約有75年歷史。成大一開始成立時即以工科為主,當時名稱為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設有機械工學、電氣工學、應用化學三科,當時的校址即為今日的成功校區(大學路與長榮路圍成的區域)。

因此電機系算是成大歷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在我讀電機系時,電機系館還在成功校區中。當時從側門往內的系館分別是機械系、電機系、材料系、礦冶系,建築外表不論是屋瓦、洗石子牆壁都是看得出歷史的老房子,說都是古蹟也不為過,由此系館排列可想像日治時期大概的校園規模。我們當時都待在這些老教室、舊廠房中作實驗;高科技的儀器設備也不知道藏到哪裡去了,很難想像這裡孕育了許多竹科最愛用的半導體工程師,或者稱高級黑手。

當然小小的系館實在無法容納的下這龐然大系與擁有七個組的電機研究所;於是後來等到我讀研究所時,像我們這種不是屬於成大電研所主流派的計算機組的實驗室,是跟其他系共用一棟建築空間(名稱我忘了)。離開了電機本館,對我來說也就象徵下定決心選擇一條不往園區當工程師的路;園區的高薪、發股票或許都將跟我無緣了。

當時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正在起飛,只要在園區待個幾年,大都能變成千萬富翁。於是單看在錢的份上,現在想想還真有點後悔了。不過偶遇昔日同窗,同學們有些頭髮已經白掉一半。又覺得其實不需要迷惑,不論選擇哪一條路,每一條路上都會各自有精采風光等待你去發掘探賞才是。

當時計算機組後面就是成功操場綠地,也培育了不錯的橄欖球隊。我們研究作累了,總是會到操場邊籃球場打幾場籃球;我在大學體育課時還曾連續選修了三學期壘球,加上兩學期的足球;成功操場可說充滿了我許多活動的回憶。不過這樣一片綠地,就在我畢業前夕(?)面臨要拆掉改建新圖書館的命運。

要保留成功操場或者還是要蓋新的圖書館,在當時校園內引發一場不小的爭議。學生們大多暫成保留,校方與教授們多數贊成蓋新圖。其實腹地廣大的成大應該不太缺地方蓋新大樓,但是成功校區的綠地拆了如同失去了校園之肺。其實成大在當時已經在光復校區蓋了許多新的大樓。新大樓之於曾經綠樹成蔭的光復校區,一開始還有些令人不習慣呢。又譬如T大有許多傑出校友,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回饋母校系上的方式,就是動輒拿個幾十億來幫該系蓋個新系館,許多古老的洞洞館就這麼消失了。其實在硬體建設的同時,我是認為軟體的發展更相形重要;不然新大樓只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而已。

不過沉默的大多數學生或許也是抱著過客的心態吧,只能看著有權利決策的人做他們想做之事。而成功操場要蓋新圖這件事,當時還曾舉辦過投票,其中也有學生代表。不過如同大部分投票的結果一樣,誰之前曾暫成誰反對也不重要,反正最後還是按著既定的決策過關了。一個成功操場的消失,現在又會有誰記得?畢竟曾經在成功操場活躍的那一群人也早已在繁華的他鄉功成名就好多年了。論到在成大的回憶,恐怕大多數的男生只會想起那一段在勝九女生宿舍前站崗的日子。(我當時站的是南師那邊的,呵呵)

(大學路18巷看見村上春樹)

所以這次我從勝利路側門進入光復校圈,小東門城垣不知道什麼時候搬到這裡來了,我的記憶中這裡只有小西門城遺跡。而小西門城當初也是一塊磚一塊磚做記號後從西門圓環拆下來後,再搬到成大校園中重組的。而現在小西門城又搭起了鷹架整修,應該是想把攀附在城牆上的藤蔓與深入土層的樹根清除掉。

另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是蘭棚。當時在成功湖附近、現在文學院旁的新大樓,十多年前還是一塊空地,曾經蘭藝社在此搭建了一座簡陋的蘭棚,棚上掛滿了嘉德利雅蘭,棚內大部分是蝴蝶蘭吧。這個蘭棚是當時的社長學弟和我倆個尋遍成大的空地,跟校方的每個單位拜託請求都不成功;最後屬意文學院邊的一塊地,還跟院方立下約定,只要文學院隨時要用這塊地,我們就立即歸還,院方這才同意把地借給我們搭蘭棚。後來這個蘭棚在幾個資深老社員的規劃與搭建下終於大功告成,開啟了蘭藝社戶外教學與實作的新頁。現在,蘭棚早就拆掉了,又一棟大樓平地起。而蘭藝社,也早就解散多年了。代表飛揚青春的那一頁早就在回憶中隨之塵埃落定。

繼續沿著榕園邊漫步。日式帶有洋風的舊文學院迴廊曾經是某個優酪乳廣告拍攝場地,頗為青春活潑的廣告,至今令人記憶猶新。至於藝術研究所本是日步兵第二聯隊所在,建築外形獨樹一格,這卻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榕園本是常常有新人來拍婚紗。於是在成大西北這一隅充滿藝術與文學氣息。不過曾幾何時東南方的大學路18巷內也開始製造起浪漫了,小巷弄內到處都是特色餐飲,價格不菲;想不到成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這麼強啊,呵呵。於是,我在「國境之南」的店中只好拿起「邊境、近境」來充數。在大學路18巷,我似乎看到些許村上春樹的影子。

本文日期:2007.2.22(4.17 finished) | 台南行腳 | [旅聯網/成大]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