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瓦盤鹽田中堆鹽堆出春到福到)

從年初三開始到年初六天氣都不太好,連南部都有雨,年初七天氣終於大好,雖然春節假期只剩兩天,不過悶在家裡多天的人早就迫不急待外出旅遊去了。年初一的遊記我說在大台南行春掌握米糖鹽與台江就夠了;年初三的遊記我心中已有一份沿著昔日台江內海與濱海鹽份地帶的旅程規劃,包括停在億載金城外的德陽艦、日治時期的製鹽會社辦公室與宿舍、瓦盤鹽田。既然初七天氣大好,人員單純(依然是我加上爸媽三人),於是便按照計畫前往濱海鹽份地帶踏青。(其實應該說是踏白,因為鹽是白閃閃亮晶晶的)

其實這不是隨興的「踏白」,此行還是有幾個尋訪的標的,包括要尋找之前耳聞台南市以檜木為建材重新整修的台鹽宿舍。台南市在整理老舊建物時,試圖融合新舊元素來創造許多視覺上的驚奇,像是安平樹屋,西市場(預計探訪),以及位於安平這幾棟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台鹽宿舍,把原本殘破不堪的房舍重新整修恢復後,成為一間間典雅的日式建築。不過這其實還是媚俗,討好觀光客(尤其是日本觀光客)不得不的作法;這些日式宿舍與其說是整修,但不如說是依樣重建。

不過我這次找台鹽宿舍時不太順利,我出發前一時查不到之前的新聞,誤以為這些宿舍是在鹿耳門天后宮附近,但其實是在安平(參考2009年報導),難怪我在顯宮里問了當地老一輩人與交通指揮的人,都不清楚有一棟用檜木重新翻修的日式宿舍。顯宮里老一輩人說;「我們這裡從來不產鹽」,還住在台鹼老房舍的人說:「我們這塊惡地上的房屋拆都來不及了,怎麼市政府還可能用檜木蓋新宿舍?」

總之既然先來到鹿耳門天后宮,正好今日有迎喜神活動與民俗舞蹈表演,佇足觀賞一下再繼續出發尋找,尤其是老媽指使我要去拍民俗舞蹈的精彩表演,不敢不從。我們家有多人屬虎,加上過年期間在牌桌上這些虎父虎女虎女婿都是虎落平陽被犬欺,所以老爸直嚷嚷著要安太歲,不過真正來到廟裡,看到安太歲一人份500元,又猶豫了。最後老媽說還是買太歲金自己回家安吧。

於是我們離開天后宮走往對面的台鹼宿舍區,繼續尋找翻新的日式建築。

(台鹼舊宿舍區,一株南洋杉,一株椰子樹)

走進台鹼日式宿舍,第一眼會被他的荒涼寂寥所震撼,如果曾看過美國大西部影集,沙漠中的無人小鎮,傾頹的房舍,無人的街道,風沙捲得吹得鬆動的門窗嘎嘎作響。可以想像台鹼安順廠的日式宿舍群就像是這樣的景像。不過其中有幾戶還是有人居住的樣子,籬笆內的庭院略有整理。宿舍群如棋盤狀分布,幾無行道樹,所以街道看來空曠,更增荒涼感。

我在台鹼安順廠仍然找不到市政府用檜木翻新的日式宿舍。其實翻新日式宿舍固然不錯,不過如果能維持台鹼安順廠外圍這片日式宿舍區使其不遭受更多人為破壞,從長遠來說或許是更有價值的事情。不過諷刺的是,台灣各地日式舊宿舍逐漸消失,台鹼這一片卻是因污染之故,逃過土地開發才能至今保存。

台鹼早期製鹼採用水銀電解法,在土地上留下大量汞污泥與戴奧辛的污染。除了廠區土壤汙染嚴重外,鄰近的宿舍區與魚塭也多少受到影響,前幾年甚至有長期食用附近產的魚蝦的民眾被檢驗出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戴奧辛(致癌毒物)。汙染的嚴重情況被學者發現批露後,被汙染的魚塭被填平,老宿舍區人口加速流失,台南市政府就算想將之轉型為文化園區,大概也不敢輕易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吧。不過隨著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公園已經掛牌成立,或許台鹼宿舍的保存又可看到一線契機。

(四草大眾廟旁,遊竹筏港綠色隧道)

在顯宮里尋無翻新的日式建築,想說可往四草地區再找找看。四草大眾廟是搭船遊台江(200元)與竹筏港(150元)上船碼頭所在。之前曾經坐船遊過紅樹林綠色隧道,而爸媽對於花兩百元遊台江沒太大興趣(他們說我要去可以自便,他們不奉陪)。於是這次來,就把四草砲台以及大眾廟後方竹筏港水道上新建的海堡吊橋遊覽一遍。

四草砲台是現今台灣僅存的清道光年間所建的砲台,創建於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時值中英鴉片戰爭發生,臺灣兵備道姚瑩為了防止英軍窺伺臺灣,在四草湖北岸建造砲臺,與南岸二鯤鯓五座砲臺互為犄角,形成拱衛府城及安平大港的重要防禦設施。不過現在僅存一道百餘公尺的城垣供後人憑弔`

這一帶也是荷鄭古戰場,現在大眾廟後方有一座大墓,外圍有西洋彩繪,裡頭就是埋葬了荷鄭戰爭中陣亡的荷蘭士兵遺骸。至於古堡吊橋則是此次首見,據稱不遠處曾挖掘出荷蘭人所建的海堡遺跡,為求慎重,暫時又掩埋覆蓋留待以後進行有計畫的考古挖掘。我走過吊橋後,沿著竹筏港水道走了一會,前行路變小了但仍有路跡,不過不走了。右側魚塭中有許多水鳥駐足。

至於竹筏港水道也是一條值得細細探索的古運河,雖然現在僅存四草大眾廟後方的短短800公尺一段專門供作紅樹林導覽。這水道是清道光初期的大洪水造成曾文溪改道,當時新形成的一股支流挾帶大量泥沙往南侵入了鹽水溪河道,加速台江內海的淤淺,往來安平與大西門外五條港區的商旅貨物接駁河道也受到嚴重的破壞,當時府城大商會-三郊除了積極疏濬舊有河道外,另闢一條由四草湖通往今台南縣七股曾文溪出海口附近的國賽港(應是清朝時避稱國姓而改稱)長約6公里的人工河道,由於僅供通行竹筏,故稱竹筏港。現在乘竹筏遊歷綠色隧道來到盡頭看到的「釐金局」遺址處,就是三郊用來收取水道通行費的地方。隨著台江國家公園的設置,地方上也有打通此古水道甚至往北連接至七股潟湖之議

在四草大眾廟前的導覽圖,我看到附近有鹽田生態文化村,想說我要找的翻新日式建築應該就在那裏了,於是興沖沖前往,但是..我還是失望了。雖然如此我們卻得以順遊這座鹽田生態文化村。園區內有瓦盤鹽田鹽山,以及由台鹽辦公室與宿舍所改建的地方文化館、台江鯨豚館、台江鳥類生態館。由於到訪這裡是意外,所以沒有作太多功課,只是隨意亂逛而已,關於鹽田生態村的介紹可參考這裡。其實瓦盤鹽田、民國41年由當時行政院長陳誠所書之「鹽工新村落成紀念碑」、鹽警所、運鹽碼頭、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抽水站都有可觀之處,不過在當下只想輕鬆自在的遊蕩,拍一些老建物而已。

(土城聖母廟前,「三郊鹿耳門界」碑)

離開鹽田文化村,繼續北上往土城聖母廟,廟方做了許多動作要證明自己才是這地區正統的媽祖廟,除了廟名稱正統包括設置鄭成功登陸紀念公園、將附近挖掘出土的「鹿耳門 聖母廟界 三郊立」與「三郊鹿耳門界」等四塊石碑立於聖母廟前,另外又在南方鄰近鹿耳門溪畔設立「正統鹿耳門古廟遺跡」(此處跟鹿耳門天后宮所畫出的古媽祖廟遺址所在之處不同),宣稱在此處找到古廟的地面用的石板與古香爐。我這次到土城聖母廟就是來尋三郊所立的幾塊石碑。

這幾塊碑若是真的,至少說明了:清道光年間三郊通商渠道的確經過鹿耳門溪一帶;清道光年間就有「聖母廟」之名的廟宇存在。至於被洪水淹沒的鹿耳門古廟,到底是土城所指的「聖母廟」還是顯宮里的「媽祖宮」,這個爭議可能還是會繼續吧,不過土城聖母廟。至於坊間有所謂尋獲「箕水豹」石碑一塊,我這次在土城聖母廟的文物展示室並無所見,搜諸網路文章也只見於一處有此碑相關敘述且無影像,難以佐證此事為真。

(北門南鯤鯓府的門神也是潘麗水的彩繪)

離開土城聖母廟之後,又按照指標前去「正統鹿耳門古廟遺跡」處查看了一下,除了漁塭旁有幾塊看起來像是花崗石之類的長條石塊之外,其他的看不出端倪。

離開土城之後繼續北上,雖然這一天已經拜訪許多地方,而且我開車也開到有點疲累了..。過國姓橋之後,右轉再右轉接173縣道往西行,直到遇到台61線指標,右轉173甲,不一會接到台61線,一路北上,在北門下交流道,又接回台17線省道,左轉往南鯤鯓代天府,但其實我真正想去的是有小白宮之稱的烏腳病醫院,總之先到腹地廣大號稱全台最大王爺廟的南鯤鯓代天府看看。不過事前沒作功課,事後又懶得再查資料,所以南鯤鯓代天府這一段的遊記只能草草交代。倒是老爸數年前曾經和老媽騎摩托車從嘉義布袋來此,繞了台南嘉義好大一圈,對此津津樂道,由其是王爺與囝仔公的爭地鬥法。關於南鯤鯓代天府的介紹可看此。我在三級古蹟的拜殿拍攝廟門(門神亦是潘麗水彩繪)、壁堵、藻井(稱蜘蛛結網亭),但是由於沒做功課,硬是錯過王得祿所贈之「靈佑東瀛」匾、金錢壁等古文物。

在廟後方槺榔山莊繞了一圈、廟前方的大鯤園張望一下(進入要收費)後,上車離開,要往七股吃海鮮,途經北門市區,受不了尋奇之心的驅使,還是來到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王金河診所),並在教會後方找到了有小白宮之稱的烏腳病醫院。烏腳病是1950年代台灣八掌溪出海口一帶特有的末梢血管阻塞疾病(主要是因地下水中含有高濃度的砷,北門地區鹽工雙腳長期浸泡水中因而患病),因患者雙足發黑而得名,當時教會組織與許多熱心義診的醫師在此地成立診所病院協助居民治療,當年的王金河醫師的診所如今成為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裡面保存許多研究烏腳病的紀錄,並放映紀錄片讓遊客可以了解北門鄉特有的這段歷史。

離開烏腳病醫院後,又經過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的拍攝地點「錢來也」雜貨店,我們在裡面買了十顆鹽焗的皮蛋。

離開錢來也,繼續沿著台十七線南下到七股的安哥海產,春節期間用餐人潮眾多,我們都已經進入找到桌子坐定了,老爸老媽前去端想吃的菜,不一會只見肚子比較餓的老爸生氣的走回來說老媽覺得沒有新菜色,不想在這裡吃了。哈,怎麼會這樣,反正只是填補肚子啊。於是只好什麼都沒點又起身離開,回家去吃老媽自己煮的菜。

這一天雖然沒爬到山,不過卻是讓我覺得真正有玩到很累的感覺出現,到最後都漫不經心,馬馬虎虎走過就是了,連遊記也是虎頭蛇尾交代過就算了;關於虎的成語,本來就不是只有虎虎生風這些好聽的話啊。

(北門教會後方的烏腳病醫院,有小白宮之稱)

本文日期:2010.2.20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S(mps)


從台十七線濱海公路北上經鹿耳門天后宮、四草大眾廟、土城聖母廟,接61號快速道路往北門鄉遊南鯤鯓代天府、烏腳病醫院、錢來也雜貨店交通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