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手機隨香網址 或 Android手機下載 Waytogo App

台南行腳

(東山鐵道光廊,位於中興路民有街口,原糖鐵新東線東山站)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國定民俗「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佛祖媽回鑾碧雲寺的日子,我去年參加過(癸卯年碧雲傳香),去年之前每隔三年參加(丁酉年碧雲傳香庚子碧雲傳香),所以也送正二媽回娘家三次了,那今年還要不要去?若是虔誠弟子不應心生此疑問,但其實是自認隨香路線都完整記錄了;而且每年都有這麼多人陪佛祖媽回娘家,好像不差我一人…。不過最後我還是決定要去,原因是當天是星期五,隔天是周末可以好好休息。

雖然名義上是「隨香」(跟家人報備的出門理由),但其實我想順便探探糖鐵新東線經過東山市區的走向。前幾次隨香就已經在東山市區幾處路口看到五分車鐵道改建為自行車道。去年又讀了《南瀛鐵道誌》中關於糖鐵烏樹林線(新東線)的介紹:「客運存在時間:1944~1979,路線:北新→土庫→福安→烏樹林→分歧站信號所→急水溪→下寮子→下寮旗→東山→白河農場→糞箕湖。營業路線只到東山站;今鐵道只到白河農場;在糞箕湖接仙草埔線」。在前幾年已經見識過行祥橋旁的五分車鐵橋,去年又看見了白河農場附近的運蔗高台,如此跟糖鐵的眾多因緣,應該也值得把新東線的「東山→白河農場」段給完整記錄一遍。另外又在經建三版地圖上看到東山市區周邊有三角點標示,經查尚存平地三角點的有凹子腳,離隨香路線與糖鐵路線都不會偏離很遠,值得要順路一探。只不過當無誠弟子以「陪佛祖媽回鑾」名義到處攀緣,心中到底還有沒有觀音佛祖?

(東山自行車道-新東線往糞箕湖與枋子林分岐)

這次「佛祖媽回鑾碧雲寺」的主視覺是「回家」,恭請登轎的時間是6:35,聖駕啟程時間是7:00,活動一向很準時。我本來想再拍一次「恭請登轎」的過程,但到達碧軒寺,正二媽已經登轎了。之後佛轎出廟門,啟程,左轉中興路。我看到正對碧軒寺的民家二樓有個阿伯與幾位攝影者,真的是搶佔攝影絕佳高點。

我早一步來到中興路與民有街口,看到等著鑽轎腳的信眾排到民有街還沒完沒了。排隊人龍一路與幾條橫向街道交會;信眾如果一直佔著路口,難免會與過往車輛爭道,產生有困擾與糾紛。根據《南瀛鐵道誌》此路口原是糖鐵東山站,現在站體完全不見殘跡,連同書中提到台糖蜜鄰門市也沒看到了,不過可以看到一大大的轉轍器(當然是經過放大仿製的)。

偌大的廣場地上有數道鐵軌交會,不難想見此處曾是搭車民眾熙來攘往的車站,而周邊也規劃成「東山鐵道公園」(往民有街那邊過去有燈飾,故地圖上也稱「東山鐵道光廊」)。不查不知道,原來這還有另一個名堂稱「光軌之間」,據說是去年(2023)由幾位替代役男所策畫製作。東山地區的青年與文史團體一向很積極保留在地歷史文化,這次「光軌之間」真的又見識到了。

隨香民眾太多,民有街口這邊有更多農村的藝術地景像是梅花鹿、鴨鵝、松鼠咬著棉絮的映象,有一些是黏在地上的。雖然前頭有鐵桿圍住,但是人太多,難免會有人不小心誤踏入,所以地上擬真湖水面的小鴨安危就堪慮了。

佛轎右轉民有街到了達雲路口折向右,但到了青葉路口又會折回來。我順著民有街直行,卻是為了原汁原味遵循糖鐵新東線。等到佛轎與信眾通過青葉路民有街口後,會繼續往北到東勢福德祠右轉南100育德街開始一路向東。然而我已經打定主意要走糖鐵路線,看地圖,下一次碰到正二媽佛轎當是在行祥路口。

(凹子腳三等三角點三二o號)

只有我一人走在這條已經鋪了水泥的舊日五分車鐵道往東行,看七年前相片五分車鐵軌還沒鋪上水泥,但至少現在鐵軌還能保留下來真是太好了。現在兩旁的住家與菜園好像變多了,水泥自行車道變成灌溉與運菜專用道了。

來到一座工廠後方,水泥路面看得出鐵軌在此分岐,往右分出的是往枋子林的原料線。我在草叢中搜索了半天,五分車鐵軌一下子就不知沒入何方,但旁邊就是圳溝,也有可能已被拆除。來到來到育德街口,此處有東山自行車道最完整的標示,包括周邊景點。依照上面的地圖,東山自行車道只有規劃東至行祥路,西至中興路這麼一段。其實往東規畫至白河農場(或是糞箕湖)、往西規畫至下寮旗車站(甚至急水溪鐵橋)都不是問題。不過用Google街景服務觀看下寮旗車站,發現自行車道已然開通至此(旁邊的牌示稱此為「東山區公所-臺糖鐵道改造自行車道」)。有志探查糖鐵的青年有時間應該要去騎騎看是否能一路騎到急水溪畔?

我在路口往西看,正二媽佛轎的前導遠遠的正通過東勢街口,看來我還頗有餘裕,於是續往東行去鄉間田邊尋找凹子腳三角點。這一帶主要是玉米田。根據資料,這顆三角點位於網室中,但可從路邊看到。依循經建三版地形圖慢慢接近點位所在,果真如此。路邊停了一台小貨車,栽種瓜果(主要是菜瓜)的網室底部開了個小洞,只能看到花崗石柱正面「三等三角點」,但看不到背面的番號,搔得人心癢癢的,不過遠遠看裏頭好像有人,就算沒人我也不敢造次。但是如果主人就在附近,我就可以請求他讓我進去拍照了。

(近白河農場,唯一還算清楚的「鳴」標誌)

退回東山自行車道路口,續行原五分車路線。經過四季庭園民宿,之後有一整排的芒果樹綠色隧道。出來就是行祥路。在此等候正二媽佛轎經過。之後的鐵軌在左邊下方的田邊可見,這是特地搜尋的結果。就這樣行至行祥橋。五分車鐵橋跨溪樑架與佛轎一行通過的畫面雖然去年就拍了,但多拍幾次總會有新發現。在我前面也有個阿伯知道要拍鐵橋與佛轎通過,看來是同好。至於我的新發現是鐵橋接上岸邊的交界處,這也是要有心找才會看得到。

來到崁頭保安宮牌樓,佛轎與隨香一行右轉往保安宮,但我遵循五分車鐵軌遺跡續直行。不過也有一些人是跟我一樣走直線,大多是帶小小孩同行的。這一帶沒種甘蔗之後轉型為台糖的植樹區,以光臘樹為主。這次見識到立了個獨角仙生態園區的牌子。在中洲明聖殿牌樓路口前,接連遇到兩根生鏽的鐵道路牌,猜是「鳴」標誌,但模糊不清難以辨認。

中洲明聖殿牌樓路口有「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明聖殿換轎」標示。等了一會,佛轎與隨香一行繞出來了,過路口,繼續往明聖殿前進。我等佛轎過了之後,續行五分車路線。這時很帶著那些帶著小小孩的父母,尤其是有位媽媽在大太陽下帶著兩個走得東倒西歪的小朋友,邊走還邊打手機跟家人報告現在走到哪裡。還有推著嬰兒車的爸爸,不知道他能不能撐到杭內坐到接駁車。總之我這個不專心的隨香客又在為其他人擔憂了。

這條路上的鐵軌都還很完整(沒有被偷拔)。在路口依然還有疑似「鳴」標誌。經過土庫代天府岔路,電桿上有三角點標誌,但其實是在路對面有個台南市精密控制點。快接近白河糖廠路口時,終於出現這一路上唯一還算清楚的「鳴」標誌,應該要想辦法保存下來,如果可以護貝的話…。

(台糖白河農場五分車鐵軌與運蔗高台)

右邊有岔路,我特地轉過去。路旁邊有破舊的老房子,應該就是《南瀛鐵道誌》提到的白河農場工寮,不過我只拍一張,但那張手殘拍糊了。路底有「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竹圍仔換花」標示。要知道這邊提到的「換轎、換花、換香」的儀式都是發生在農曆初十正二媽從娘家碧雲寺回到東山碧軒寺的過程。

我正在拍這塊「換花牌」,有個騎機車的阿伯來問我東山怎麼走?我跟他說了前頭左轉,順便問他是哪裡人?阿伯說是東山人。我就虧阿伯在地人怎麼不知道東山怎麼走,但我忘了此間已進入白河地界。

重回白河農場路口,現在這裡熱鬧得很,好像有一頂本地宮廟的轎子(檨子林保安宮?)在此等候迎接正二媽佛轎一行,而前導的轎子也要與本地轎子禮尚往來一番,路口有個阿伯手持煙火鞭炮一直放也是勇猛。

經過白河農場,今年農場大門敞開,就是歡迎隨香民眾入內使用廁所。我也因此進入參觀一下機具與倉庫,但我特別想看《南瀛鐵道誌》提到的此處原本掛牌屬新營糖廠,後來又改隸南靖糖場的門牌,但現在門口並沒有這樣的門牌,只有看起來很新的白河農場門牌。另外值得一拍的是外頭不遠的運蔗高台。這些都是糖業發展史的歷史人文見證。

過南二高陸橋後,佛轎一行沿著高速公路旁北上,我繼續沿著五分車鐵軌往東行。此處鐵軌有分岐又交會,在遇到糞箕湖大排前,鐵道就會轉往北行,沿著南97-1鄉道至糞箕湖(糖鐵新東線的終點)。但是我在南97-1道路上完全沒看到鐵軌遺跡,應該是被拆掉了。

來到「往莿桐腳0.5公里」岔路,地上又有精密控制點。我也在此轉南97-1北上,經過國道工程處路口,問了門口像是工作人員模樣的人佛轎經過了沒?還很白目問他們這棟建物是不是電信局?

(強攻無明顯路跡的弟子山,偶爾出現的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基測標誌勉強給我信心)

佛轎的路線會繼續往東行,然後遇到南97又北上,在大林路口會遇到大陣仗迎接,隨後又往東行進入大林里(白河區檨子林)。路線我是瞭若指掌,所以我不急著追上佛轎,而是續行南97-1北上,視察沿途還有沒有五分車鐵軌遺跡,結論就是剛剛說過了「沒有」。這一帶是台糖的崁頂農場人造林,天空晴朗,陽光甚強,但氣溫剛好。是因為初春吧。

我又轉南97來到大林路口,佛轎一行剛經過大陣仗迎接進入檨子林,隨香民眾走在狹窄小路像是擠沙丁魚的景象其實頗為壯觀。檨子林也算是要進入山區之前人口比較密集的社區,民家在門口擺出香案,等著佛轎「溫庄」(遶境)。在「下厝仔」站牌路口看到三位老婦人拿香在拜,對她們來說這可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下一個彎道有幼兒園(河東國小分班?)的小朋友等在旁表演迎接(每年都有)。接著來到檨子林保安宮,這是一處大補給站,食物與飲料如流水。也有許多信眾等著鑽轎底。

我也算吃飽喝足,閒閒沒事坐在樹下納涼只等佛轎再度啟程。此時「無誠弟子」突然心生一念,既然佛轎還有一會才會出發(此時前導轎已先行),而且按照歷年路線都會在大林里境內繞一圈(溫庄)再往山區而去(杭內),自認功力高強的行者何不去撿去年就已經注意到東邊有顆三等三角點的「弟子山」?直線距離看起來也不過一公里左右,行者翻一個筋斗「弟子山」馬上手到擒來。就是這麼一個自滿,「無誠弟子」脫隊離開正二媽佛轎一行逕上「弟子山」,差點被山神困住回不來。

於是從檨子林保安宮先行,經過旁邊有間古厝,特別注意他的鬼頭瓦。經過大林中山堂站牌路口,到天皇殿附近,在門口擺香案的婦人看到我一人獨行逆向過來很是訝異,問說:「不是要溫庄?」我回說大約十分鐘後佛轎就會從另一頭過來了。不久,來到檨子林保安宮的東營,這時又有一個坐著電動輔助車的老婦人又對我說:「少年ㄟ,你不溫庄是邁去刀位?」我就老實回說要去爬山。前頭正好有叉路,路口有三角點S460的標示往左。我自然要取左,但老婦人一溜煙地駕著她的電動車往右邊上山去了。我心裡面納悶:「不是要看佛轎溫庄?」

後來想想莫非老婦人是要勸告我這個無誠弟子趕快回到正途去溫庄。

(弟子山三等三角點四六0號)

總之我自恃有Waytogo App中的等高線地圖(雖然地圖上沒有登弟子山路線),自行判斷路線、方向往弟子山前進了。過一處豬舍,來到一處路口,右方是土路,但看等高線稜脈走向應從此上山,至此都沒看到任何登山條,總之就是藝高人膽大。取土路上山,大致是果園小徑迂迴緩上坡,最後連果園小徑也沒了。從旁邊硬上支稜,這時看到一路條,竟不是任何登山隊,而是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基測標誌

雖然大致沿著稜線走應該就可以到達弟子山,但苦的是稜線上長了許多竹叢攔路,所以有時候會感覺有不明顯的踏點是位在稜線的側邊。如果硬要走在稜線上,行不得也哥哥。繼續在竹林樹叢低身穿梭,來到一處支稜交會點,取右主稜行,但還是走在稜線右側邊避開竹叢會比較輕鬆。由於回程時慌了忘記以至於吃了許多苦頭。最後上了一個坡來到稜線頂上,看到弟子山三等三角點四六0號,海拔135公尺。從檨子林保安宮到這裡已經過了半小時,本來還有聽到山下佛轎溫庄的鑼鼓聲,現在都沒聽到了,大概已經走得很遠了。

本來達成登頂的目的後應該要原路下山,但這時我看到另一邊還有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基測標誌,故認為從東側下山應該是可行的,結果就是越陷越深,因為另一頭幾乎沒有路跡,路條也不知道跑到哪裡了,沿途都是樹枝與藤蔓,走不了幾步就會勾住背包衣服,幾乎是寸步難行。我本來採取循稜而下的策略,但發現左側是斷崖,但改採右行似乎又會下到乾溪谷,如此會偏離地圖上的產業道路。

我又注意到地圖上有高壓電塔,但身在樹林中沒看到,若有看到就能以電塔為目標前進。由於三不五時就被樹藤絆住,加上要趕上隨香隊伍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弄到我心慌意亂,不經意握著登山杖的左手被樹藤一拉一帶,頓時覺得手腕一鬆,低頭一看,手上的念珠不見了。這串念珠我應該戴了二十年,就算沒感染主人的法力,至少也有汗水功勞。不知道是何時掉的?來回上下附近山坡姑且找了一下,由於楠木念珠顏色與山林太接近,不抱期望。我想這就是山神的提示了,給這個無誠弟子一個警惕,留下他一串東西,看看他能不能回頭是岸。

(隨香信眾走後重拾寧靜的杭內聖安宮)

好吧,無誠弟子收到山神的警告了,不再想從東南側硬切下山;但就算回頭也是遍地荊棘。因為無路跡,所以回頭往弟子山的路途竟然感覺像是不認識似的。好幾次我都發現偏離先前航跡,但要修正回去,就要碰到擋路的雜樹與竹叢,好幾次都從山坡滑下,然後又再度攀上,就這樣來來去去,回到弟子山三角點又折騰半小時,全身已在土堆滾過好幾圈,很擔心如果可以重回隨香隊伍,會不會被趕下接駁車?

從弟子山再走稜線回到半廢棄狀態的果園,也不是那麼順遂,主要還是回程跟去程的印象不一致。幸好我有自己的航跡搭配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參考,不然可不是留下一串充滿記憶的念珠、帶回滿滿雙手割傷就可以解決的。山神可能覺得我有得到教訓,還是放我回到佛祖媽身邊隨香。

回到半廢棄狀態的果園,地上雖然滿滿澤蘭與雜草,但對剛從山林脫困的我來說無異是康莊大道。出產業道路,回到大林中山堂岔路。村莊民家香案有的還沒撤,但已恢復成非常安靜的原本樣貌。

過左方土地公廟,我發現廟身變新了,至少是重新上漆。過土地公廟進入山區。此時里程約是南96-1 1.5K處,而杭內壹號橋(杭內古道上山處)約是4K,此時就是我獨自一人在此鄉道急行軍。不時有汽機車從我身邊過去,我也是有閃過要攔便車到杭內壹號橋的念頭,但無誠弟子此時良心發現(是臉皮不夠厚),還是自己快走好了。其實剛經弟子山一役跌得東倒西歪兼抽筋,雙腿已有點痠疼。

有機車迎面騎過來對一人獨行的我喊加油,他們還是以為我是來隨香的(不是登山的)。經過杭內二號,原本的古厝也翻新了,前埕鋪上水泥。終於來到最後補給站-杭內聖安宮,只剩三兩個廟方人員在整理像蝗蟲般一掃而過的香眾留下的飲食垃圾。看到疾行的我也是一臉訝異,我不知道到底落後佛轎大隊人馬多久,至少有一個小時吧。我應該是第一個紀錄香眾過後不久的杭內聖安宮,這一定是佛祖媽給我的任務。

(或許這是七年多前的未崩壞前的杭內古道岔路口)

在到達杭內壹號橋前,我有注意到道路兩旁開始養雞了。到達杭內壹號橋,果然沒半個人,我像識途老馬右轉走上杭內古道,但很怕養雞場的鐵門關起來,但是幸好並沒有,而且養雞場的雞都不見了,我這時才意會到會不會都遷移到下方剛才所見的路邊呢?這時有此次隨香的工作人員坐車下來,他們有看到我現在才走上古道,但也沒表示什麼。後來我到山上之後遇到其他人,有聽到他們說這些工作人員是下來關鐵門的,但我覺得可能鐵門已經不需要關了。

這次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探查原本杭內古道未改道之前的路口。經查經建三版地圖可能是在養雞場大門口,但我經過時只見樹林並沒有太大的發現。不過這回我在養雞場中途地帶,看到左邊有一條往山上的廢棄道路,邊坡明顯還有護欄,想必就是了。但遠遠就看到這條路前頭似乎已被封閉。

出了養雞場後門,繼續上坡,這是我隨香以來,首度沒有拍正二媽佛轎賣力上坡的樣子,這曾是攝影者的最愛(現在也是)。然後我再轉過一個彎道,竟然聽到人聲,也看到人影,原來是我已經追上殿後的隨香信眾。其中有男有女都有點年紀了,說是從善化來的。相逢自是有緣,我就幫他們拍合照了,耶。

繼續往上爬,又遇到一對看起來爬得很辛苦的母女,其中媽媽說我看起來臉不紅氣不喘。我提醒她們要走上山頂才有接駁車可以搭下山喔。她們說沒關係到時可以呼叫家人來接,她們就住在柳營。

接下來幾個陡坡,以及其中一處比較和緩原本是給轎班休息之後在扛轎再上下一個陡坡的地方,我都開始陸陸續續遇到隨香民眾了,而且以青年人為主。這時我還不清楚離正二媽佛轎多遠,根據往年經驗,我以為這個時間點(下午一點)佛轎已經到了碧雲寺,如此沒有全程隨香的我在搭上接駁車前應該還是得先繞去碧雲寺跟觀音佛祖合十告別一番才算是有良心的弟子。結果意外的是,我在肖楠林就遇到正二媽佛轎。正好聽到有人在喊該起程了,休息太久身體都冷掉了。

(碧雲寺廟方等候中,但正二媽佛轎也已到達在等你們過去迎接)

我雖然知道正二媽佛轎要進碧雲寺都已經先擇好時程(每次不一定),一定要時程到才會入寺;所以就算在肖楠林休息一段時間,也是在等出發往碧雲寺的時間點到來。不過我難免還是會厚臉皮地想,該不會觀音佛祖是特地要等我追上之後,才要出發前往碧雲寺吧?

我在此跟涼水車拿了補給飲料,然後跟著浩浩蕩蕩的一行人走上佛轎往碧雲寺的最後一哩路。在碧雲公園就遠遠看到上方枕頭山下碧雲寺前廣場站了一大群人在俯視我們佛轎隨行的人。真正能夠走上杭內古道隨著佛轎上山的畢竟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杭內壹號橋搭接駁車來到碧雲寺。

在最後的隨香過程中拍到的有趣畫面包括正二媽的轎班在等碧雲寺廟方過來請、進了寺之後將正二媽佛像請入神龕安放的過程。拍完之後,我就快步地走向坐接駁車的地方。料是我動作如此之快,還是得等到第二輪遊覽車上山才坐上車,大概等了一個小時以上。

下山車程中聽到鄰座跟前座在聊改天要找時間約人去爬枕頭山(登山口就在4K附近,正好經過),上觀景台泡茶。我忍住了想跟他們炫耀這附近的路線都被我走透了的念頭。

回到碧軒寺,梳洗一番,再到大殿跟觀音佛祖合十,就到旁邊去看有沒有賣手環念珠。還真的有。最後選了跟我原本掉在山林中一樣的楠木(但上頭標示為金絲楠)。跟廟方人員選好之後,自己要把相對應的金額投入旁邊的隨緣箱。有一種重新結緣的感覺。真是學習到了。

走無菸步道回東山國小取車,看到巷弄有彩繪牆,經人提點說是在描繪東山送迎佛祖的故事,從碧軒寺到另一頭的碧雲寺。提點的我的人也是剛剛坐第二梯次接駁車下山的隨香客。又學習到了。

(首拍,在碧雲寺正殿迎接正二媽安座)

本文日期:2024.2.2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GPS)

(落差與里程圖)


東山碧軒寺經新東線、岔往弟子山、杭內古道至碧雲寺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