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前陣子在圖書館網站蒐尋時,看到舒國治一本新書《我與寫字》,沒怎麼多想就借回來了,概因舒國治看事物的調性我還蠻喜歡的;但喜歡歸喜歡,不敢仿效,於是偶爾看看他的書,讓生活方式稍微回歸一下「率真」(參考閱讀舒國治的《流浪集》)。雖說「偶爾」,但上次看舒國治的書已經是十年前的《水城台北》了。

所以這本書在說什麼呢?在說「寫字」,而且是「平常人」寫的「平常字」,並非是特地臨摹哪位名家名帖去寫字。但現在這個年代,「平常人」是不寫字的,甚至也不用電腦打字,有時連觸控也懶,而是直接語音輸入(或許未來還會有腦波輸入法,連出聲音都免了)。現在會常常寫字的只剩下國中小的學生寫聯絡簿了,至於家長要不要順便練字練文筆就看個人。台南東門城圓環附近有一家城東合作社倒是用手寫點餐的(與現在流行的掃描點餐正好是快慢兩端的極致),如果要點很多人要吃的東西,可能會一時慌亂把字寫得難看,而在店員面前獻醜了。

書中有幾個印象深刻的觀點,筆記一下,像是:

書法與拳法:寫字時,在某些轉折處,需得停頓一下,令之微慢,令之稍多使力,隨即轉過去後,筆劃才刷的一下滑流而去。…這是寫毛筆字運筆的自然力學,也常是字的成形、字的好看與否之美學講求。

菜不天天做,就像毛筆字不天天寫,乃為了等「新意」。要享受這個一許許的微妙變化。…乃每隔一陣子,想要鋪紙磨墨寫字了,這時候寫出的字有一份新的心情。便是「新的心情」教人最能得趣。但更好的是不用隔太久這新的心情便可浮現。比方說,每兩三天就又想寫了,每兩三天就又想燒菜了。這種身上的high度是最珍貴的。

「別太創作,回返本原」提到:最起碼最簡略最本質的菜與飯,搭配成最好吃最每天不膩的一餐。其中的細膩門道、靈巧變化、烹煮技藝……這是創作。將好的食材,簡單的弄熟,常就是佳餚。…哪怕還沒精心烹煮、還沒創作,就已經是一頓好飯。就像寫字把直的、橫的、圓的、斜的筆劃,擱置妥貼,就是好字。

人生實不必隨時都在創作、都在以巧思改善周遭。更好的是,找回原本就有的不錯之狀態,然後在那還算不錯的情態下,好好活上一陣。寫字難道不可如此?只是下筆寫出你要道出之物,不加創作,不行嗎?

於是剛剛提到在城東合作社就算在點餐單上字跡潦草,也正是當時情境的一種展現,店員如果看不懂,自然會問你。這樣也就增加了與店家聊天的機會。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