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本書收錄了費曼的多場演講錄音集結成十三篇短篇,根據編者(Jeffrey Robinson)所言,本書比起他的其他作品,更能清楚展示出他對追求知識的熱中,是費曼之秘大集成。從原著書名: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Feynman,可以略見費曼認為科學也是美的一種的展現。可惜並沒有藝術家(如詩人)瞭解這一點。

本書不只談物理問題,還包括宗教、哲學、所謂學術上的怯場、未來電腦、奈米科技等。章節如下:

第一章  發現事理的樂趣——對於人生的主張
第二章  未來的電腦——對於科學預言的主張
第三章  仰看羅沙拉摩斯——反官僚作風的主張
第四章  科學文化在現今社會扮演的角色——對於科學家之責任的主張
第五章  這下面空間還大得很呢!——對於奈米科技的主張
第六章  科學的價值——「擁有懷疑之自由」的主張
第七章  費曼的挑戰者號太空梭調查報告——工程管理的主張
第八章  科學是什麼?——對於科學教育的主張
第九章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對於研究物理的主張
第十章  草包族科學——對於誠實的主張
第十一章 就像數一、二、三那麼簡單——動手做實驗的主張
第十二章 費曼蓋了個宇宙——對於科學方法的主張
第十三章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對於文明砥柱的主張

在第六章,費曼有一首海邊沉思的小詩,詩最後是這樣寫的:

海濱獨立

思索著:我–這個奇觀 是

原子組成的宇宙 也是

宇宙中的一粒原子

其實從這個再真實不過的觀點,往極端細微處或往廣闊無邊處觀之,人類其實什麼都不是,不過是因緣聚合之物-這是費曼所說的是原子也是宇宙;但很神奇的是,又是具有能思考人類與天地究竟是什麼的生物-這是費曼所謂的奇觀。如果能從自己是量子也是宇宙的觀點來看,執著、信仰幾乎都立即從眼前幻滅了。於是原本看不見、想不透的、相信不疑的,都可能從其他角度來顛覆,也就是這樣費曼才能看出「這下面空間還大得很呢!」,成為奈米科技之父。

但是費曼也認為,會思考自身存在意義的人類,實在是奇觀。於是有另一派的說法是這世界都是為人類創造的,即使是經過漫長演化的過程,如果最後沒有人類出現,根本也不會有這世界。上帝不想給你知道,你永遠不會知道;換言之,人類經過科學探索所發現的,都是上帝可以給你知道的。於是人類不過花多少年進化都無法到達上帝的境界。那上帝真正的心意是什麼?當然如果遵從費曼的主張,凡是不能以科學方法驗證其發生機率的都不可信,所以上帝到底存不存在,不屬於科學的議題。

另外從「我–這個奇觀 是 原子組成的宇宙 也是 宇宙中的一粒原子」這個觀點,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平等的,每個念頭感覺都是平等的(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應當不是在追求虛幻的未來美好人生,而是活在當下的盡其在我。雖然這個當下也是稍縱即逝,不足恃的。

不過我們平凡人委實矛盾的很,基於最少作用量原理,我們遵循慣性,渴望穩定沒有變化;然而科學家卻不斷地告訴我們對於顯而易見的道理仍要抱持懷疑的態度,這樣才可能有新發現,進而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化,就像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這樣對萬事萬物抱著懷疑的科學態度,委實讓一般人覺得很累,雖然這是藉口。總之,費曼覺得從不疑之處有疑而發現新事物,漸漸接露大自然的奧秘是一種樂趣,也就是好奇是一種需求。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