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我並沒有常看科普的書,大概是以前在國高中年代理科課本只是用來考試的關係,但近年自從發現可以把科學發展當作有脈絡的小說來看時,便逐漸對科普的書產生興味來。這一天在圖書館看到兩本科普的書都覺得頗有趣,由於剛讀過量子物理史話,便對於二十世紀後半段的物理學發展產生興趣,這兩本書是的「圖解時間簡史」與「漫畫費曼」。如果一般人對於讀科普的書也心理障礙的話,不如先從看圖比較多的書開始,而「漫畫費曼」是漫畫版的費曼傳,又相對更容易看得下去了。

「先從看圖比較多的書開始」這也是費曼這個理論物理學家給我們的啟示。物理學家的終極目標在於發現支配宇宙的法則,而近兩百年來科學的發展已經太過技術化與數學化以至於哲學家與一般人難以理解(史帝芬霍金言);費曼在求學的過程也發現了這一點,但他後來學會了改用圖像式思考,原本艱澀難懂的數學方程式就此豁然開朗。

關於圖像式思考可以舉個例子,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用來解釋重力的方程式有很多個變數,每個解可能會對應到一種宇宙的解釋,一般人很難搞懂;但是用一張球滾到很軟的彈簧床,大部分人都可以想像時空會受到質量很大的星體所扭曲,連光線都會因此轉彎,無需去理解方程式: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光之所以在重力場附近會轉彎,是因為光會在受到扭曲的四維時空走直線,而這在三維空間看起來像是偏折的。而光為什麼會是走直線?這又跟最少作用量原理有關,費曼在青少年時期就深深受到最少作用量原理的吸引,咸信這跟他後來發展出費曼圖、路徑積分,歷史總和論這些用來解釋量子力學的理論有很大關聯,也就是用簡單的圖形解說取代複雜的數學方程式,雖然據費曼自己所言數學方程式在他眼中所見是繽紛多彩的。

本書中有趣的內容還包括費曼從馮諾伊曼那裏學到的社會不負責感(當然這也有其時空背景受到大戰現實的扭曲)、從物理學者的觀點無法解釋美感、研究學問遇到了瓶頸開始有點厭煩改怎麼辦(既然什麼正經事都做不了,不如就開始「玩」物理吧;管他有什麼重要性,他已下定決心享受物理、做想做的事)、無法拒絕的諾貝爾物理獎(正因為有人懂,我們才聊不下去)、把橡皮筋浸到冰水來說明太空梭失事的原因(其實只是講別人不敢講的真話)

本書最後描述費曼在人生的最後,向為其不捨的友人說:「等你像我一樣老就會知道,你值得向人說的,也都說得差不多了。」直到最後,他仍然在探索不同人生道路的風景,並且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向世人訴說。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