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花圃


(7/22 第一花梗八朵)

七月有幾場風雨,本來沒有期待巧克力會開花,但是下旬之後突然看見那盆最大盆的巧克力有了花梗(從花鞘脫穎而出),而且一次還出現兩支花梗。又過了幾天,又有一支單花的花梗出現了。到了八月初,竟然又有一八朵花的花梗從花鞘突破。至此這一盆已經有四支花梗,到了八月中旬所有花都開了,共25朵,實在是空前的盛況。每一支花梗對應到花朵數目分別是:8,6,1,8。

巧克力在含苞時會反射光線呈現巧克力的色澤。花開之後,花瓣像是上了臘。有時在早上,可以見識到花瓣的紅裡透光。巧克力的香氣濃郁。從8/1第一朵巧克力開花開始,陸續看著這幾支花梗的花苞陸續綻放,看著巧克力色花瓣,聞著香氣,這是巧克力的季節。不過到了8/19,注意到第二支花梗(有6朵花的那支)的前三朵花與花梗連接的部分-花托,由綠轉黃,這是要凋萎的前兆,從8/3開花至此,花期大約兩個禮拜。凋萎的原因為何不明。翻看去年巧克力開花紀錄,也是開了一兩個禮拜,或是還在花苞狀態就先萎了。是天氣太熱,水澆太多,蟲蟻啃噬?仍然不可知。

繼續閱讀 »

Tags:

This post is under 花圃


(南門花市逛花草)

昨天在逛南靖糖廠的花卉展售室時,看到花寶陳列,一包70元,當時有想要買三號(開花用),但是想到要帶著這包花寶騎北幹線,就猶豫了,後來還是沒買,想說回台南再買。但回台南之後,已經沒辦法在鹽埕附近買吧(那一攤花販是不是還是會在假日出現?而且那一帶的攤販常被驅離,那花販是否還會來擺攤?),如果要立刻買到花寶,應該還是要到南門花市走一趟。週六吃完午餐後,想到秋天也是部分蘭花開花的季節,既然想到要催花,那就馬上行動去買花寶吧。

快要一點來到南門假日花市,逛花市的人沒有很多,可能要晚一點、比較涼一點,人才會比較多。走入後的第一排都是園藝植物為主,綠意盎然,感覺氣溫頓時下降了幾度。我很快就買到了花寶三號,一包50元。這裡賣的花寶外觀較新,也比較便宜(跟昨天糖廠比)。花寶已經換新包裝,上頭也不再標示氮磷鉀比例。

買完花寶,繼續逛花市。轉進第二條通道,這兩邊就有比較多賣蘭花的店家了,但只有一家在賣石斛蘭,其他以蝴蝶蘭居多。也有賣花盆的。這次把花市賣的東西大概瀏覽一番,以後若缺花材就知道哪些可以來這裡補充。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柴山台泥登山口上到礦區道路後回望鼓山區)

過了兩個多月才寫遊記的現在,忘了為何那個星期天突然有爬柴山的心情。好像是老婆出國旅遊,而兩個大小孩都想各自打發周日時光,所以才出現就算「我自己去爬山也沒有愧疚感;小孩不想跟,我也覺得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輕鬆、自在就是心情寫照。而本日的目標也不算遠行,就是早就放在心裡的新闢的柴山台泥登山口。聽報導說:「搭火車就可以到登山口」。這真的比「搭捷運就可以到登山口」還吸引人。因為我很喜歡搭火車時看書,書還沒看完,就已經到達登山口,從書蟲轉換成步行者,豈不美哉?

從保安火車站搭乘電聯車南下,在鼓山火車站下車。十年前離開高雄時,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如火如荼。十年之後,左營站與高雄車站之間新增了許多小站,位於山邊的鼓山站就是其一。但經查鼓山車站的維基百科,鼓山站在日治時期就已設站,稱「田町驛」。今日來爬山,車站歷史就先放一邊。倒是這幾個小站上下車的人數實在少得可憐,或許也跟輕軌車站共構有關。

走出鼓山車站後,馬上就看到西邊的柴山。不過我還是先把車站站體繞一圈,確認Youbike租借站所在。至於往柴山登山口的路標卻是指向北邊,我還是根據手機App地圖走進鐵路街,之後再左轉鼓山二路。在路口看到對面的城隍廟牌樓與後方的元亨寺。沿著鼓山二路往北走一百多尺,可見左側大片的停車場。不過利用的人似乎不多(跟千光寺旁的北壽山登山口停車場比起來)。這麼大片的停車場腹地原來是台泥舊廠區,新聞:登柴山再增闢408個停車位 搭輕軌麻ㄟ通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大湖尖山第一涼亭)

這個周末假日家中妻小各自都有活動,不在台南,也就是我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於是安排嘉南高最後一座待爬的小百岳-大湖尖山。行前參考Yang兄的大湖尖山(小百岳#61)[嘉義縣.番路鄉][104/3/29]遊記以及Pswoodly的竹崎15連峰(四大天王山到大湖尖山路況荒涼)。考量的是大湖尖山傳統登山口比較好停車還是凌雲巖比較好停車(經文峰山過來);而且一次出遠門,要不要走個凌雲岩-文峰山-大湖尖山-天雲山環形?總之在腦袋中規劃構想的時間已然跟實際行走時間差不了多少。後來還是決定以完成小百岳為優先,從大湖尖山傳統登山口起登,至於停車位則到時候便看了。

依據導航走二高到嘉義大華公路(159甲)過大湖國小,來到茶科路口,左轉上山,道路寬度變窄,僅容一輛小客車通行,看到登山口的涼亭就是到了。車程大約一小時四十分。左邊的菇寮旁空地已經停了幾輛車(應該可停四輛車以上)。最左邊的那輛車主人還在車上,我過去跟她打招呼,說是想將車停在她車旁邊(她一開始還問我這邊可以停車嗎?)如果這邊已經停滿,我本來的打算是繼續往上開,應該還是能在路旁找到停車空間(事先有用Google街景服務研究過)。

旁邊的車主是位女性,也是來爬大湖尖山的。她的規劃是依照主要登山路線到大湖尖山後來回,而我到了大湖尖山可能會續行往天雲山,便同行出發。後來聊開,竟發現彼此是可到「區」級程度的同鄉。一位女性自行開車到偏遠山區爬山,實在令人佩服她的膽識。原來是她近期開始逐漸挑戰南部的小百岳,前陣子完成了大塔山,這次就以大湖尖山為目標。

繼續閱讀 »

Tags:

台南行腳

(最後廁所對面的獨角仙)

台中新社回到台南,還不到三點,時間還早,便約老爸上大崗山,看看獨角仙有沒有依約在端午時節來報到。自從老媽去年底病重,這是首次重回大崗山。大崗山步道理應有我們母子滿滿的回憶,本以為難免會睹物思人、觸景傷情,淚吞草仔粿。實際上是來到大崗山,走入大自然後,心情依然淡定地看季節變化。大自然果然有療癒心靈的效果。

回想這半年來,老媽給我上的這堂「看淡世情」課:接受所有事情的發生(盡量啦)。後來漸漸領悟到,人生無非是一場遊戲,所有遇到的人事物,都是遊戲其中一幕場景,過了就是過了,玩遊戲的玩家會執著已經過去的情景嗎?並不會。而是趕快面對下一幕場景。又或者,人生其實是是一場夢,知道自己在作夢的,會去執著夢中的利益得失嗎?並不會,通常是夢醒之後,下一刻很快就忘了剛才所做的夢。若在夢中覺察自己是在作夢,對治夢境的方法就像莊子說的:「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而且知道在作夢,就更簡單了,盡可能讓自己做個好夢(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以及在夢中盡量用最省力的方法應對進退。不管好壞,夢境不會也不能強留,過了就是過了,跟覺醒自己在作夢的人無涉。重要的是,不管人生當作是一場遊戲還是一場夢,遊戲裏頭(夢裏頭)的人事物都是假的。遊戲(夢)裏頭會出現魔王、導師、貴人、神(豬)隊友,但是當遊戲(夢)結束,一切都會消失(包括當時在玩遊戲或是作夢的那個你)。就像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只是為何日後偶然再想起當時的情境,為何還會歡喜或感傷呢?有可能是當事人還在夢境的延續裏頭,也就說那人還在當一般人。相對的,拒絕再玩,或是覺察虛幻夢境的人,通常是淡定、沒有情緒的,如同莊子所比喻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參考蔡璧名感情裡如何做到相忘於江湖?莊子之道: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我們如何會有機會覺醒呢?一種是遊戲再好玩,也會膩。一種是做了惡夢,被嚇醒。所以就是意識到膩了或是受夠了

繼續閱讀 »

Tags: , ,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