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台泥登山口上到礦區道路後回望鼓山區)
過了兩個多月才寫遊記的現在,忘了為何那個星期天突然有爬柴山的心情。好像是老婆出國旅遊,而兩個大小孩都想各自打發周日時光,所以才出現就算「我自己去爬山也沒有愧疚感;小孩不想跟,我也覺得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輕鬆、自在就是心情寫照。而本日的目標也不算遠行,就是早就放在心裡的新闢的柴山台泥登山口。聽報導說:「搭火車就可以到登山口」。這真的比「搭捷運就可以到登山口」還吸引人。因為我很喜歡搭火車時看書,書還沒看完,就已經到達登山口,從書蟲轉換成步行者,豈不美哉?
從保安火車站搭乘電聯車南下,在鼓山火車站下車。十年前離開高雄時,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如火如荼。十年之後,左營站與高雄車站之間新增了許多小站,位於山邊的鼓山站就是其一。但經查鼓山車站的維基百科,鼓山站在日治時期就已設站,稱「田町驛」。今日來爬山,車站歷史就先放一邊。倒是這幾個小站上下車的人數實在少得可憐,或許也跟輕軌車站共構有關。
走出鼓山車站後,馬上就看到西邊的柴山。不過我還是先把車站站體繞一圈,確認Youbike租借站所在。至於往柴山登山口的路標卻是指向北邊,我還是根據手機App地圖走進鐵路街,之後再左轉鼓山二路。在路口看到對面的城隍廟牌樓與後方的元亨寺。沿著鼓山二路往北走一百多尺,可見左側大片的停車場。不過利用的人似乎不多(跟千光寺旁的北壽山登山口停車場比起來)。這麼大片的停車場腹地原來是台泥舊廠區,新聞:登柴山再增闢408個停車位 搭輕軌麻ㄟ通。
(百年紅磚石灰窯)
停車場上方有廁所,汗濕的登山客可在此換裝。再往上走一小段來到山邊,接上山的木棧道。逐步爬升後,景觀越來越好,最後來到礦區道路邊的展望平台。左邊往元亨寺,右邊往「四棵榕」。取右。這次還想探訪報導中的秘境-百年紅磚石灰窯-原淺野水泥台灣工場(紅磚倉庫及石灰窯)。要進入此處秘境的叉路口沒有指標,大概是不希望民眾進去吧(但又不想特別禁止)。但走入一小段樹林後,就能看到三座巨大的紅磚窯。底部有半圓形的開口,窯頂上方則冒出綠樹叢。用紅蘿蔔差可比擬。據說原本有七座窯,現存三座,所以才能在最右側看到只剩窯的基座。時間夠的話,可以慢慢欣賞透過樹梢的光線映在紅磚窯體的光影推移。也可以體會紅磚、綠林、藍天、白雲的混搭異趣。
從另一側走出去,有底下懸空的平台、倒木傾覆的水泥石階,或許都還是以前廠區的範圍?走出到礦區道路回望,出口處被雜樹叢擋住,看不出可通往紅磚窯。
沿著礦區道路前行,離線地圖上左側有登山路徑(天堂路)。闖入樹林沒多久,就沒看到登山條與路徑了。原路退回。續行,經過可往下方生態池岔路。又走一會,經過舊地磅站下方,抬頭仰望上方的舊地磅站與藍天中的朵朵白雲。繼續走,沿途可多注意殘存的水泥礦區遺跡與上方地磅站的地理位置對應,像是水槽、地上的鐵條、右邊坡的水泥凹溝。另外右側路邊的榕樹群直立的垂根也多了起來。
(礦區道路看上方地磅站遺跡)
當左邊山坡轉為裸露的珊瑚礁岩時,就快來到柴山千光寺上來的登山棧道(現在稱為北壽山登山口)。眼前有三條岔路。礦區道路往左繞、直行越過小丘就可接到木棧道、右側土徑當是地圖上所標之「黃荊大道」,還是可接到木棧道0.1K處。這條木棧道往下通往千光寺、往上可通往盤榕休憩站,是北壽山的主要登山路線之一,是以遊人也眾多。棧道上也出現猴子漫步,這是我今天第一次看到猴子。本日探新登山口與百年紅磚石灰窯目的已達到,時間也來到四點半,便由此下山。因為山下的鼓山高中有Youbike租借站,往東直騎青海路便可來到台鐵美術館站。
回到千光寺旁的登山口。這裡的停車場開始收費了,但公廁等設施也很完善。我最後一次從千光寺登山口上山已在十一年前:高雄行腳287-柴山奉茶站O形巡禮-七蔓、盤榕、雅座(140807),當時正好見證洗手台等設施正在興建。
從千光寺沿著大排水溝走往鼓山高中,地圖上標示為「高雄圳」。走著走著,前方來了一外國年輕人,他把手機拿給我看,螢幕上頭的中文字是「猴子會攻擊人嗎?」看來他是這時候(快要五點)才要去爬柴山,而且很擔心猴子會不會on the back。我開始用破英文加上比手畫腳試圖跟他表達:「如果你不干擾猴子,猴子就不會來找你。而且食物不能拿在手上,要藏在背包裡。」他應該有聽懂了,不然他不會信心滿滿地繼續往千光寺方向走去。
騎Youbike來到美術館站,北上下一班車還要半小時以後,便到廁所去換掉濕衣服。在洗手台突然有人拍我的背,不是猴子,而是剛剛還在車站內閒坐的流浪漢,要跟我借錢搭車。我只好趕快出到站外溜達。也拍拍柴山,也看看正在附近騎單車的人們,還看看輕軌進站。美術館站後面也是一排高樓大廈,但這裡好像跟明誠四路那邊的豪宅區不太一樣,此處的人車相對少很多,空地也還有許多。可能是最近幾年新大廈才逐漸往山邊發展吧。
(台鐵美術館站看柴山)
本文日期:2025.6.15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
(落差與里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