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中秋節,帶著劉家一行三人來三貂嶺追求夢幻,實現我幾月來多次追求夢幻之旅未完成之心願。好不容易等到連日的陰雨,果然夢幻瀑布聲勢浩大。瀑前也有一株楓樹,看來秋天也可來此賞楓觀瀑。

而夢幻瀑布果然不負期望。步行的路程不長,除了雨後石階稍滑外。瀑前崖上小屋,師父清修與閉關。山澗流水淙淙,小魚與小蝦四處悠游。而好捉魚捉蝦看來果有遺傳。

世間所示現的一切有為法都是讓世間人藉大千世界的種種表演,從細微處觀照本心,因而明心見性而覺迷的。或有有緣者、悟性高者能參透其中妙理而證道,但….

那些曾經讓我們由迷而悟的世間表像演練,應該立即了解其虛幻的本質;但卻不應執著其從何而來?因何而逝?如此才不致再被不斷幻出世間的新夢幻泡影吸引而迷失。

譬如煦煦和風吹散原本遮蔽心中浮雲,令人心情自由自在。但自在之餘,卻無需探究風從何來?要吹往何處?何時才能又有此等快意的清風吹來?

幽瀑

山澗與溪蝦

瀑與潭

瀑布與幽谷群樹

楓葉與瀑布

夢幻寺附近

其實只要從此了解放下的種種好處,雜念立即頓散,各種欲念入流亡所,心自然清涼,又何需清風再來相助?望清風之何不來,卻只是讓心又重墮執迷的魔障。所以經書如舟楫,過智慧彼岸後,經書也已無用而應捨棄,不需執著。

不應像個冬烘先生一樣拘泥過往雲煙,或枝微末節,把心牢牢的繫在原本用來示現開悟的夢幻泡影上。

又譬如愛情。情濃時的種種的甜蜜,當知情淡時的惘然無奈;既然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本應不冀求對方任何回報;得與失都會心生煩惱,是因為一直處在患得患失的情境中。原是不同的個體,怎能祈求凡事心心相契?

所以歷經愛情的考驗後,不論情感有無開花結果。如果有幸被引導或自悟而跳脫出後,應當知愛情其本質原是虛幻。所以天生男女情愛,也是對痴男女的試練,不僅是要找出一種親如夫妻的人與人相待之道;也是在試練其中的每一個人,當心中因為情感而引起的綿密不斷的波瀾起伏,是否能有金剛伏魔之大無畏之心來慧劍斬情絲?

既然愛情也是一種試練,如同夢幻泡影般在人生旅程中自來自去。因此又何苦把輕如鴻毛的事情把它當泰山般珍重,來壓垮自己沒有多少修練的道心?若是一直在問對方愛不愛我?為什麼不像我對你那樣的在乎我?就像是何苦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砂鍋在哪裡?其實砂鍋破了也就算了,至於要不要換個砂鍋似乎也不再那麼重要。

若再度假借愛情來闡述「見妄即離」的意義。譬如情緣早已淡薄,對方心已不在這段感情上面,所以對己方的付出毫不在乎,痴情人因而對於「奈何明月照溝渠」感到悲傷痛苦。但如果能夠當下觀照愛情的緣起緣滅,變即是不變的本質。如今讓你痛苦的那人,正在示現一種情境,藉由痛苦折磨,讓你覺悟出愛情本沒有什麼道理。看不開的人,會繼續心甘情願被顛倒夢想中的劇情牽引而執迷不悔。而看出這一切都是虛相的人,對虛相為何展現了然於心,也無須花心思去探究虛相中一切細節。因此當下跳脫出試練的情境,而顛倒夢想即已遠離亦無從沾染。

或問既然世間一切有為法,都如同夢幻泡影,失去追求的目標,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裡?這個無人能解的問題,或許可以從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參出些許線索。

(九月二十一日上午以夢幻之名借題發揮,論述金剛經中夢幻泡影的想法,隨緣在一切之中,隨緣欣賞幻化的種種,但又不執著一切)

本文日期:2003.9.11(9.21) | 台北行腳 | [旅聯網/夢幻瀑布]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