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2006.9.5重編此文以為冬烘居之簡介

今日跟隨小周腳步,但探白匏湖未果。回到家中,想起要為蝴蝶蘭留下今年的開花的紀念,正不知要以何為襯..。看到桌上的Notebook,一時有了靈感。於是開啟桌燈,以電腦的桌布,北插天山山毛櫸(台北行腳212)為背景,試了幾次,留下這樣的圖像。因為這樣的圖像轉換了情緒,於是這一篇遊記的內容,便想跟汐止白匏湖,來個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由於看到了電腦前蝴蝶蘭花朵的柔美;筆記型電腦鍵盤的設計精工,而LCD顯示的山毛櫸又紅遍北插山頭,這樣調和多樣感覺的意境,讓我想去了解到底我是在用電腦創造什麼樣型式的台北行腳?

是知性的敘述景點特色;還是理性的考證所見所聞;抑或是跟旅行主題無關的藉景抒情?為此我做了一章雷達圖。並找出三篇訴求各自不同的遊記來做分析。而其實我真正想解的問題是,易被外界瑣事觸發情緒波動的緣由。其實不用多做分析也可知,我不喜歡寫「一時」沒有感覺的文章。當發覺接連不斷的瑣事磨掉了創作的靈感時,也會焦躁不安。就有如外表的痛是在警告身體已受到傷害。

所以寫夢幻瀑布,是想要補抓心境不斷流轉的過程,這種感覺稍縱即逝。在廬山奧萬大該篇中曾試圖理性分析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這是基於知識份子出自對社會的關懷。不過牢騷歸牢騷,經世濟民的責任,還是留給有志能人好了,我本是紅樓夢中的妙玉。至於尋西國觀音靈場這篇文章,雖然是有想要去探索石佛的來龍去脈,就算稍具知性的成分,不過歸根究底,還是因緣於對心經體悟的若即若離。

2006.9.5重編此文以為冬烘居之簡介


(路邊的小花,為何成為留心的焦點?)

所以今天雖然沒有找到白匏湖,原因也雖然有許多。但是就算找著了,寫出來的遊記大概也不會是以描述如何找到白匏湖的經過為主。今天回來我本來想畫一張地圖,一張關於汐止附近山區景觀道路的總覽圖,因為今天為了要找白匏湖,又走過了兩條清新的山路:水源路與汐碇路。對於汐止靠近平溪石碇方面的這幾條道路的優美景色早就印象深刻。今天走過水源路,汐碇路,應該算是把這附近的景觀道路補完。其他的幾條路大概是:勤進路、秀峰路(台北行腳96、96-1)。汐平路(台北行腳84、174夏雪桐花;115薄暮櫻花)。

加上今天走過的汐碇路兼有古蹟滄桑與山林之美。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懂得以親近這樣的山水做為悠閒生活的人們,他們對於休閒的需求可以是簡簡單單。泡一壺茶,就可以在石桌石椅待上一個下午。在灑滿桐花的道路上,漫步徐行隨興所至,沒有特定目的地隨時可以為心目中的美景而停留。我羨慕他們的原因,或許是不夠放鬆,所以無法像他們那樣的自在吧。(2004.5.9)

(汐碇路上油桐樹下拈花微笑)

(汐止山林的景觀道路)

本來想偷懶;過了一兩天,想想還是把圖補一補好了。這張圖有幾個觀點。汐止南方山區山路,大都被規劃成沿路即可休閒的景觀道路,也就是有石桌椅,或有涼亭,可展望綠山林,尤其以汐平路,勤進路為最。汐平路風景最多樣,桐花也最多。水源路太過狹小。汐碇路相對汐平路比較少人,不過車流也少,適合漫步。水源路接到勤進路之後,來到高點,展望也佳,有等同內湖五指山的感覺。

今天由水源路上山,然後進到汐碇路,在汐碇路附近幾條巷子找白匏湖,雖無所獲,但反而見識到繼油桐花後,附近山區因為白匏子葉片而白成一片。然後在汐碇路三進三出,有一次到了南港製茶示範館;有一度又回到水源路叉路口喝咖啡。我想表達的是,這附近的路是串聯成一氣的。(5.11)

還是要交代一下為何找不到白匏湖。因為沒有完全照著小周行走的路徑,只是開著車亂繞,所以才誤會了重要的叉路口。其中的關鍵在於誤解了文山茶莊、汐碇路的方向以及相對位置,以致於找不到重要的叉路口。

(水源路叉路口附近的杜鵑正艷)

首先因為是從水源路上來再切回汐碇路,所以我腦中的定位儀已經混亂了,一時無法跟小周地圖對應起來。接下來是經過文山茶莊這個地標(約在上圖碇字之下),因為方位混淆的關係,就認為下切白匏湖之巷口應該在文山茶莊與來時的汐碇路口光明寺之間。但是這個路段只有436 巷,與我注意到地圖上的370 巷有明顯差距,而且汐碇路越往光明寺的方向,門牌號數是遞增的。但是此時我仍執迷不悟(或是無心戀戰?)不過436 巷與汐碇路叉路口附近桐花落的美麗倒是頗值得駐足觀賞。

既然這個方向只有436 巷一條叉路,於是我就錯把馮京當馬涼,開始好好探索436巷內的幾條路了。其實只要這時我有GPS ,就可以及早發現錯誤。不過也許輕鬆直接找到白匏湖,反而不會那麼好玩。進到436巷後經過一座小廟遇叉路,首先選擇往左,這時候經過一處古厝院落。週遭環境清幽,白匏子樹葉隨風翻白,老農夫在古厝前幾畦地上鬆著土,路邊土坡上的小野花不知為何成為我攝影的焦點。這時候我回憶起小周遊記中的敘述,是有經過古厝的,於是便跟老農夫問路。古厝也有百年歷史,世居於此的老農夫說湖有啊,但不在這裡,要重新回到路邊畫著白線的馬路上(意指汐碇路),會經過幾家土雞城,到那裡再問人。後來找了一大圈後,我才意會到老農夫說的是舊庄街那裡的畚箕湖。

白匏子讓附近山區也白成一片

水源路與勤進路、汐碇路交叉點

(汐碇路436巷某處古厝;這禎圖像中,攝影者想要傳達什麼意念呢?)

同時也為了解決民生問題,所以來到了南港的製茶示範館。但是我很快的發現也許老農夫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於是我還是猜想會不會經過老農夫的家後,繼續往前走才是正途?若不是,至少436巷內其他小徑也還值得一探。不過後來的探索,除了來到路盡頭的其他古厝,很像小周所描述的古厝之外,就別無發現。如果小周這時不是在南湖上面,我就可以call help了。

退出了左邊這條小路,從小廟旁轉到右邊的路。其中有一條,直直下山竟然會接回到舊庄街。這時候我大概是嚴重confused了。我腦袋中的GPS 導航功能嚴重混亂。首先下山時有經過彼得潘,這我記得曾經在小周的紀錄中看過,所以按理說應該沒有走錯路(早知道就把小周的行程記錄帶來)。但是我腦袋中有一個印象在提醒我,白匏湖應該在可以由新台五路上來的方向。但如果白匏湖是在這條經過彼得潘的路,與舊庄街所夾的左邊區域,那跟新台五路絕對是連邊也搭不上。

所以我雖然腦袋中的GPS已經錯亂,不過推理能力還沒有失去。因此問過幾個也不太清楚白匏湖的當地人之後,我終於下定放棄。回來之後,比對了一下新近拿到的地圖與小周兄的GPS軌跡圖之後,當然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其實就是應該要更往北邊、更往下邊走才是。

本文日期:2004.5.9 | 台北行腳 | [旅聯網/油桐花][旅聯網/汐碇路]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