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高雄行腳

(三和瓦窯就在舊鐵橋溼地旁)

天氣很熱,找個讓小兒可以輕鬆到處亂跑的地方,小孩高興,爸媽也比較好照顧,於是想到大樹鄉舊鐵橋溼地公園,但其實重點是歷史建築百景第二十名的三和瓦窯,我大概知道它在九曲堂附近,但是卻沒想到離舊鐵橋這麼近。

當我們沿著21號省道來到舊鐵橋下問香腸攤的主人時,他們竟然不知道三和瓦窯在哪裡?可能是外地來這裡賣香腸的。我們過了高屏鐵橋之後,馬上就看到了三和瓦窯的招牌「龜仔窯」,三座似烏龜形狀的磚砌窯體。它的正門口卻不在台21號省道上,而是在面對高屏溪的那一側,可以把車停在由前方拐進去的停車場,然後順者步道回頭往舊鐵橋方向走,過了小拱橋就可以看到左邊的志工小站餐飲部,而右邊就是三和瓦窯的入口。

所以這段高屏溪沿岸帶狀可有著豐富的人文與地理景觀呢。從曹公圳的取水口高屏舊鐵橋與溼地、竹寮取水站、九曲堂飯田豐二記念碑與泰芳鳳梨會社,大樹鄉因特產鳳梨荔枝而辦了一個「鳳荔文化節」,而這麼豐富的人文景觀應該也可以加進來一起規劃,現在已經有一條自行車道想要串連高屏溪沿岸的點,或許這會是個起步。不過去年的八八水災帶來的大量泥沙又導致溼地與部份設施的破壞,舊鐵橋溼地園區得有一段時間修養生息了。

(三和瓦廠的龜仔窯)

我們夫妻倆帶著小朋友走入三和瓦廠的入口,門前庭院有許多用磚瓦堆砌或雕刻出來的裝置藝術。其實關於瓦窯,我們本不陌生,因為我曾經多次記錄世紘的六甲蛇窯以及它的週邊環境美化,相同的是大家都用磚瓦堆砌去做戶外空間的擺設與配置,而三和瓦窯更多的是磚瓦本身的變化,而世紘的居廣陶有部分轉向在陶藝器皿上。居廣陶曾經以琉璃瓦為生產主力,而三和瓦窯則致力在古蹟廟宇古厝等建築的修繕用瓦上。

三和瓦窯廠於1913年設立,名為「順安煉瓦廠」,後陸續改名為「源順安煉瓦廠」、「三和瓦廠」,目前由第5代的李俊宏接手經營。瓦窯廠本體是採用窯廠本身燒製的土埆磚、紅磚以及屋瓦,為目前保存最為古老及完整的瓦窯,被列為三級古蹟。李老闆原本是銀行行員,因不忍看到家中長輩年紀漸增仍辛苦操持窯廠工作,因而放棄銀行工作回家承繼家業。世紘家的興華窯也有類似的故事,世紘也是自家窯廠的第五代傳人。

根據資料,台灣傳統民間建築的屋頂以紅瓦為材料,早期都由大陸海運來台,直到清末人口快速增加,才開始有瓦窯設立。南台灣瓦窯主要集中在台南縣六甲鎮、高雄縣旗山鎮溪洲村、以及大樹鄉大樹村和竹寮村。大樹鄉的瓦窯業由於鄰近高屏溪,且土質細緻,濕度黏度恰到好處,燒出的磚瓦不過水,品質也佳,所以受到市場歡迎。但隨著時代變遷進步,建築方式改變,大樹鄉的紅瓦窯也逐漸沒落,只剩下三和瓦窯的3座窯繼續運轉。

隨著傳統窯廠的沒落,大家都必須思考如何轉型,包括「休閒、產業、文化、教育」的多元發展似乎是窯廠經營者的共識,不過真正做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就「產業」來說,現代建築多用鋼筋混凝土構築,只有傳統的閩南建築或是古蹟寺廟修繕才需要磚瓦,所以這項產業註定要走向沒落,除非能夠開拓新的產品與新的市場。至於「休閒」,捏陶或磚雕對一般大眾或親子共同參與確實是一項不錯的活動,不過這個與瓦窯廠原本員工的專業並不相符,需要額外花人力才能包裝成一項體驗服務,如何促進再訪率以及購買其他週邊產品是可以努力的目標。在「文化」傳承上,碩果僅存的傳統窯廠無庸置疑需要被保存,政府有關單位應該加以輔導協助。瓦窯廠結合國中小學鄉土教學雖然已行之有年,不過如果沒有形成常態,對業者實際挹注應該有限。

過了紅磚橋之後,有一間「磚賣店」,磚賣店裡面有各式各樣用陶土雕塑出來的磚雕創作,這些創作品或許是這個產業未來的方向,以一塊磚頭需要燒製五個月的慢工出細活的精神,或許從創作到燒製以至於陰乾的過程中,很多其他的元素可以添加進來。譬如我在世紘那裡曾經看過一次蛇窯預熱,而蛇窯本身的構造以及窯燒的原理就是可以被當作「教育」的項目,而看到窯燒看到薪傳是一種感動,這又是「文化」的一環。

我從瓦廠內部走出來到省道上拍攝三座「龜仔窯」,不過正好有一根路燈杵在中間那座窯前,破壞了構圖。拍完照,接老婆小孩到「志工小站」休息。這志工小站應該是維護舊鐵橋濕地的志工們開設的吧,裡頭有看到志工們拿著文件在討論。在餐廳前的玻璃窗上還標示有八八水災的淹水線。我們點了鬆餅以及冰棒,不過我家小兒一心一意只想往外衝。

離開志工小站後,沿著高屏鐵橋去散步,我們走在八八水災水退後的河床上,原來的紅磚步道雖然都露出來行走無礙,不過廣大的河畔濕地生態環境都湮沒在那次水災夾帶的大量泥沙中,一時難以復原。支系水道有看到一些浮葉植物如蓮花,或許是水災之後重新復育的?

離開三和瓦廠後,繼續沿著省道北上想去探一下竹寮取水站,其實不遠一下子就到了,也如預期大門是緊閉著,於是我在鐵門外拍照。建築物外型雖美,但是日益破舊,如果不好好維護,或許有一天會像岡山水塔般被列為危險建築。補充一下竹寮取水站歷史:

曹公圳源頭的九曲堂取水站抽出來的水送到澄清湖之後主要是做為工業用水,日本人在1911年另在高屏溪畔興建竹寮抽水站(原稱打狗水道唧筒室),抽取地下伏流水,用動力輸送到1公里外高地的小坪頂儲水池,經給水廠淨水處理後,再利用地形落差,將水輸送到到低處的楠梓地區,這是高雄地區最早的自來水設施。

竹寮取水站主體建築物形式,採文藝復興時期哥德式建築的精神,並採用當地的紅磚建築,外觀造型兼具中國傳統建築物中的瓦鎮與山牆,及強調垂直元素的西方建築理念,大弧度的木造架構,堅固而雄偉,整體格局至今仍保留完整。(摘自高雄縣政府觀光交通處 縣定古蹟-竹寮取水站 )

(竹寮取水站的優雅外型)

本文日期:2010.5.16 | 高雄行腳 | 相簿


三和瓦窯、舊鐵橋溼地、竹寮取水站交通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