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記事)
這次回台南會來尋找桂子山,並看到拆除中的水交社舊眷村群,是因為近日一則新聞,「桂子山三角點及涼亭」經審查將不會列古蹟或歷史建築。據報載,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認為,山丘上的三角點,雖是後來國軍聯勤單位設置,但曾聚集國內外2百多位天文學家觀測日環食,乃國際天文盛事;至於山頂涼亭則曾供日治時期日本軍官觀看山丘下跑馬場競賽訓練,所以亦有保存意義。不過現在正值水交社進行開發將桂子山規劃為公園,惟恐這些建設破壞地形地貌,因此文資協會提案申請三角點與涼亭列入「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市定古蹟區範圍內。但是審查委員認為全台好多個日治時期重要測量點,沒有列為古蹟者,天文盛事與古蹟認定是兩回事;涼亭結構雖有日式建築語彙,但建料沒有年代歷史價值。
我這次回台南,因為記起了這則「桂仔山」的新聞,所以特地查了蕭郎的資料來尋桂仔山,不過整個公園預定地外圍都圍起了鐵圍牆,雖然知道桂子山登山口在興中街7巷18弄,不過卻不得其門而入,頂多只能在志開國小側門附近張望鐵籬笆內疑似可能是桂子山的小土丘。
(眷村的釘子戶)
我從母校大成國中繞著整個正在拆建中的水交社外圍走,經過健康路、右轉南門路,在勞工中心對面右轉進興中街,然後看到的是周圍都拆得差不多了,但還有水交社市場(昔日空軍副食品供應站,我以前在高雄服役時,常常輪到當採買車的押車軍官跟著一起到衛武營副食品供應站去買菜)自己兀自支撐著,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釘子戶」,市場內的攤販希望能夠爭取到跟眷村宿舍同等的補償待遇。市場週遭還有若干尚未拆除殆盡的樓房,不過看起來都沒有住人了,可以直接看到室內,牆上仍殘存其中軍中愛國標語。至於靠南方一些有一些外牆被畫上塗鴉,頗像是駁二特區或是橋頭海灘公園的風格,不過這些塗鴉隨著房子被拆掉應該也是早晚的事吧。
「水交社」與「桂子山」都是令外人摸不著頭緒的地名,國中時期我們班是學校的軍樂隊班,每次有大型的運動會,就是各校樂儀隊出動到台南市立體育場表演的時候,也因此我們軍樂隊從學校出發往北走一定會經過水交社,不過我對於水交社的印象也止此而已,水交社好像是眷村,旁邊有間志開國小,好像跟紀念筧橋空戰有關,所以水交社應該是「空軍」眷村吧,可是為什麼會有「水」這個字,時至今日我才明瞭,原來水交社有可能指的是「水軍交誼社」,這裡指的水軍,有可能是日本時代的海軍,也有可能國民政府來台初期協防的美國大兵,昔日台南黃金海岸旁有個「小美軍」海水浴場,因此再來個水交社,也不足為奇。不過「水交社」之名有可能在日治時代就存在了,因為這次的「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將保留若干間日式舊宿舍,據說日本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有「水交社」的地名。
(市場內的寧波年糕暗示了空軍眷村中的住民原鄉)
至於桂子山呢,我按著GPS的指示,一直繞著鐵籬笆,然後繞了南門路(東)、大成路(南)、西門路(西)、健康路(1北)一大圈,總之無法進入鐵籬笆的範圍內。桂子山其實只有29公尺,我在繞了第二圈時,便猜想到桂子山之名的可能由來:清朝府城建城以來,大南門城外是墳墓區與亂葬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妃廟),當時記載大南門城外有竹林,有羅漢腳(類似單身的地痞流氓)聚集,搶劫過往路人財物之事時有所聞(參考遊記:大南門城外的之今日黃花)。也因此桂子山是不是就是台語「鬼仔山」的諧音呢?我後來查資料,果然證實我的猜測是對的。清代時,這一帶地名叫做桶盤淺,也就是像是淺盆一樣的丘陵起伏,其實桂子山就是稍微高一點點的小丘。後來因為鬼仔山不好聽,所以又有稱之為貴子山,以及現在桂子山的稱呼。而現在文史人士擔心桂子山上的涼亭與三角點以及附近的明清墓葬群會不會隨著這次的公園改造計畫而消失..。
然後相對於台北萬華的剝皮寮重新整理為文化園區的新聞大家炒得沸沸揚揚,整個水交社園區的再規劃好像只有當地文史協會以及跟切身利害相關的原生活在此的居民在關心,連我這個常常走南門路到市中心的人好幾次看到水交社外圍的鐵籬笆都沒有意會到原來水交社被拆了,而且好像已經拆了好幾年。傳統眷村總有一些來自對岸大陸的美食,其中老鄧牛肉麵,號稱全台第一大碗,我這幾年來已經看到這家店搬出來到大成路上了。現在想想,果然是我後知後覺,因為水交社要被拆了,所以店只好往外頭遷移了。只能說我人不在台南多年,連心..也不在焉了。
(志開國小校門口的飛機風向計)
本文日期:2009.9.6 | 台南行腳 | 相簿| mps(GPS)
水交社週邊交通路線圖
我今天上午在水交社附近閒逛五妃廟
我今天下午在西子灣看落日
心想冬烘一家子在高雄何處?真想殺過去討杯冰茶喝!
LKK好興致,一天連逛了台南與高雄,天氣這麼熱,我猜LKK在五妃廟一定去吃了懷舊小棧的豆腐冰,到了西子灣就去吃海之冰?
啊!~~~~~~(捶胸頓足)
我都沒吃到~~~~~~哇!~~~~~~(大哭,哭聲比小冬烘更響亮,因為是老小孩!)
水交社是我的老伴從小神出鬼沒和眷村小孩打游擊戰的地方。
所以他們的童年很快樂。
原來你們跟水交社還有淵源,那這篇水交社的光陰的故事應該給LKK(還是SPP)來寫才是。
嗯!這個嘛….(摳摳下巴)
LKK最近太忙,可能要授權SPP幫忙寫囉…….
等水交社文化園區落成後,LKK這篇回憶錄就特別有意義了。
你在尋找的桂子山應該就是現在南門路上消防隊所在處,從活動中心開始延伸.
小時候活動中心的原址是美軍俱樂部,旁邊就是一座小山一直接到兵營,只要是住在水交社10路車站附近南門路上的人都知道.
山上長長的蘆葦和四處亂跳的煌蟲,螳螂,還有一些破洞的棺木,可是還是很多小孩打泥巴仗及烤番薯的好地方.旁邊是個營區,到了夜晚異常的安靜.
我家門前是唯一通往第一公墓的路,小時候常常看到吹吹打打的送葬隊伍經過,有時還會停在家旁的大樹下謝客,也是水交社的另一奇景.
感謝在地人的說明。
關於桂子山基點的精準位置也可參考蕭郎的這一篇文章(台南市最高峰:桂子山 [2007/4/5]),有詳細的介紹,可供您參考對照。
沒想到市區內居然會有山!!?
一問之下,
原來我阿公也是葬在「鬼仔山」,
後來被徵收,才移到新化去~
難怪殯儀館會蓋在那附近~=_=a
水交社最近蓋了很多新的透天厝。價格不斐喔。那裏過往的記憶,可能漸漸會被淡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