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尋找秋楓的蹤跡,今天的目標是去年未曾走完也未看到秋楓的八連古道。不過不敢抱太大期望,真正楓要紅應該在十一月底吧。走北投稻香路經小坪頂接101縣道到三芝,這幾乎是我前往三芝的標準路線,不僅是因為路程最短,而且也因為難忘在101縣道上兜風的感覺。今天在興福寮附近正好遇到國際越野健行的人群,看來北市三與稻香路沿途路線的優美已廣為人所知。
(芒花海) | 芒草與矮松(?) |
說到公路沿途景緻的優美,101縣道與北11也是不惶多讓。而如今懂得在101縣道享受兜風快感的,又多了騎自行車者。(其實101甲巴拉卡公路從大屯山一路溜下來到北新莊會更具有挑戰性)。
101縣道除了山明水秀,還兼地靈人傑,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寶座、福座聚集在附近?對我而言,101縣道最舒服的就是那一段下坡的兜風路段,路兩旁都是楓樹。要知道北海的楓紅了沒,到101縣道走這麼一遭便可知道。
在北新莊附近看到往最近在網路上很出名的..廟的指標,原來這廟的位置是在101縣道上。不過到底把廟經營成觀光旅館型態的用意為何?而對此趨之若鶩的人心態又為何?
不過今天去時卻先不經過這靠近三芝端的楓樹路段,而是直接在後店走北11鄉道到木屐寮然後上三芝示範公墓,而其出口就是真武宮的北極山牌樓。說到這北11鄉道也是一條優美的路線,立在道路高處看到對面山腰處一大片芒草花海,實在令人讚嘆。而真正走到芒草近處反而不能觀其整體之美。至於知道要朝著三芝示範公墓而行,是因為去年來走八連古道時曾經從牌樓附近沿著右邊叉路下行,也曾繞進公墓走了一小段..。
十一點半抵達真武宮後方,今天八連古道入口一輛車也無。經過一年,八連古道還是不怎麼熱門,小徑兩旁的芒草更是茂密。在去年與兩個台大的討論過的叉路口猶豫了一回,最後還是選擇往有登山條的舊路上坡而去。
約二十分穿出芒草叢,來到岩石露頭,這裡大概是整條八連古道最值得休憩的地方,好處是可以把整個八連溪谷看得很清楚。而上回天氣陰沉,竹子山頭雲霧繚繞景物看不真切。今天天氣晴朗,結果是連目的地在哪裡,大概要怎麼切上山去,可以一目了然。
(八連溪谷小瀑布)
上回所沒有發現的是,可以遠遠的看到八連溪有一條小瀑布,而瀑布的水聲迴盪在山谷中,傳的老遠。而三芝附近是鷹的故鄉,多次來此附近都可看見鷹在天空中、在溪谷間自由翱翔。
不過立在岩石露頭尋找楓紅還是不能很有把握,對面山上有些樹業雖是紅色的,但是未必是楓樹。
於是從岩石下來,繼續往山上走,穿出芒草叢後,就是去年看到楓葉落滿地之處,去年到的太晚。而今年卻到的稍早了點。楓葉開始轉黃,其實是青黃不接,至於真正全紅的倒是不多。此處的楓葉大概是古道上少數幾處有楓樹的地方。往前再走雖還有一處,不過楓樹大概只一兩株。雖然山谷其他處還有楓跡,不過在古道上很難前往親近。
岩石露頭看竹子山 |
古道青楓 |
接下來約30分鐘上到稜線,首先是在林中,接下來就需穿過一大片枯掉的箭竹林,稍微有點艱難的上坡路段,跟大屯溪古道上稜線的過程很像。上到稜線後,再走個十幾分鐘,就可接到竹子山道路。
原路折返下山反而花去更多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回到停車處,看到一輛小發財車停在旁邊。趨前一問,原來是附近的人全家大小到山中採青草藥,順便來玩。男主人看到我手持一支紅楓,就跟我聊起了八連溪谷的一段故事,以及三芝附近可能會有的楓景。原來以前這條古道是可以行駛鐵牛車直到溪谷山邊,也就是我們都跟著登山條左拐上坡,而放棄直走的路;這路應該可以穿出茂林來至溪谷。而當時鐵牛車載運的就是八連溪谷所產的石板塊,用來蓋石板厝的石瓦,現今山谷還有怪手挖掘的痕跡。
不過如今這條路已經雜樹叢生,窒礙難行。自從把這裡納入國家公園範圍後,就不能再開採石板了,所以這條原本寬廣的路也因此隨之荒廢湮沒。這位操著跟我明顯不同台語口音的男主人如是說。
至於楓樹,男主人建議我在過龍巖白沙灣之後,或是圓山頂附近的八連溪中下游支流,都會有楓樹群聚,可以前往看看。雖然他講解得很賣力,不過我不是當地人,實在很難完全了解他所描述的地點與叉路的相關位置。
從古道出來,行程當然還未完,很快的轉進往冷泉的路,雖然牌樓旁天崩地裂的警告已經不見,不過後半段產業道路坍方處還是依舊崩壞如故。入口處溪邊原國家公園警告的告示,不知何時已經跌到溪中去了。上回跟在兩個學生之後,探路不必由我;此番自行前往,對於路線與該何時涉溪的印象竟然都模糊了起來,大概也是一年來地形水貌也產生些許變化。而此處登山條卻有些不可靠。說到登山條,倒是有增多的趨勢,看來此路線是越來越熱門。
總之,慢慢摸索順著溪而下還是可以找得著路,十幾分鐘後從一大片姑婆芋經過來到溪邊,聽到人語聲。就近再看,溪對岸有一群人在溪畔野餐剛畢,其中老幼皆有,卻是不知從何而來?此時所見所有的登山條都是指向涉溪過對岸。不過說真的這溪湍急到有點難涉(應該說是想足踏溪石跳躍而過,而能不弄濕鞋子會有點為難)。
正在猶豫要不要脫鞋子時,那一家子人卻已經先跑了,走的方向卻是往青山瀑布方向而去。在我的認知,走這個方向下山應該是要先克服荖梅瀑布吧。但是這一群人中卻又帶著小孩?
|
|
|
三芝冷泉附近之楓 |
冒泡中的冷泉 |
木屐寮附近之梯田 |
冷泉附近之楓葉溪谷 |
青山步道叉路口 |
木屐寮附近之楓 |
還是趕快脫了鞋涉溪到對岸。不經意抬頭這才發現這裡楓葉甚多,是我去年在幻想貴妃做SPA的地點,也就是在冷泉附近。不過這時我對楓葉的興趣遠不及想知道那一群人到底用何種方式至此。由於穿脫鞋有些耽擱,所以那一群人早就消失不見,這更加深我的好奇,因為去年我們三個是用溯溪往下溯到老梅瀑布的。
於是匆匆追了上去,果然發現一條在溪谷上方的山路。走約十幾分鐘,追上那一群人殿後者,一問才知這條路可接往青山瀑布步道。由於是在山腰上,因此自然繞過了荖梅瀑布。(不過也因此會錯過荖梅瀑布,雖然在山徑上看穿樹林間隙還是隱約可以看見,不過也只有事先知道的人才會去張望瀑布在哪裡)
後來接回步道,是在一座橋附近,左邊是往青山瀑布還有0.8公里的叉路。在山腰山路時,那殿後之人就已點醒我看看溪水的流向跟荖梅溪似有不同。仔細一看,果然與荖梅溪相反,此處應該是青山瀑布的溪水,然後往左流跟荖梅溪相會。如今接回步道後,方知還有這一條到冷泉而可以不用溯荖梅瀑布的路。而我以往的認知是,如果要從青山瀑布步道接到三芝冷泉,就得先溯一段荖梅溪再攀上老梅瀑布才行。
探完了路,原路折回會冒泡泡的冷泉處,好好再把附近溪谷中的半紅未紅的楓葉看個飽。上回來此,就已覺得這裡的楓葉比八連溪谷的精采又易親近。這裡的楓大概一兩個禮拜後會紅的最漂亮。
將近五點回到停車處,喝口水擦個汗,卻聽到人聲傳來。原來是一對中年夫婦迎面走來。男的手上還拿著毛巾,看到我就問:這是不是往冷泉的路?其實蠻佩服這對夫婦,因為芒草遮蔽,路況不明,他們的車必定停在上面離這裡有一小段路,然後用走的走下來。既然如此,對於這兩位的冷泉初探之旅,我就開始一段可行性分析:天候是不早了;走到冷泉的路程還有點遠;初次行走者恐不易判斷路徑;來回涉溪又有點難;最重要的是:那樣的冷泉真的可以洗嗎?
經過我的SWOT分析之後,被我唬的一楞一楞的夫婦倆於是決定聽從我的建議:下次早一點再從比較熟的青山瀑布步道轉過來往冷泉的路。
回程為了驗證那位當地人的話,於是還是經公墓下到木屐寮龍巖附近。流經木屐寮附近之溪應該就是八連溪,路旁溪中有一株半紅的楓樹,總算是對他的話有個交代。
同時也為了查看101縣道的楓,選擇不走原路(北11往後店)回北新莊,而是續走北11至三芝,再從三芝轉101縣道回北新莊,這一段上坡路沿途所栽之楓或多或少已經漸漸在紅了,待秋風稍稍再催促一下,或許會更有可看處。
下午五點半,天色暗的很快,攝影都得打閃光燈,離那對夫婦向我問路時間間隔不過二、三十分鐘。如果當時他們一定要下溪谷找冷泉,可能現在就得摸黑找路。秋冬的旅行行程,是一定要提早出發的啊。
本文日期:20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