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引水船拖船出港)
這個下午,老的出去打麻將,小的宅在房裡吹冷氣睡午覺,老婆上線上課,沒有人需要我帶他們去散心的感覺還不錯,只有車子需要開出門熱一熱,充個電。於是照舊把車子開上86再往西下濱海公路,左轉往茄萣興達港海岸去了。在前面一點的路口(應該是民有路吧)附近停好車,從斜坡走上堤岸,開始走快一點的散步(據說快走才會有「有氧」的效果)。路線是往南走到盡頭港灣,再來個左迴轉,沿著灣岸進到觀光魚市隨意找個喜歡的攤位吃食(通常是蚵仔煎)。這個路線設計已經有大半年了,兼顧了大概一兩公里的散步與滿足口腹之慾,沿途還能吹海風看海景,身心靈滿足的大平台。

走在堤岸上,一開始還能心中無念,單純看著海景。後來看到陸續有兩艘引水船拖著平板工作船出港了。平板工作船雖然比較大隻,自己卻沒有動力,有賴引水船「牽引」決定去處。當時我竟然沒有應景地哼起「牽引」這首歌,然而我心中還是生出兩種念頭在拉扯,一種是為其逝去感到不捨、悲傷;一種是為其離苦得解脫而欣慰。這兩種念頭在腦海中互相消長,可說是有時讓我歡喜,有時讓我憂。歡喜憂愁間的空檔就是茫然,而茫然的時間居多。茫然的時候也不會感到輕鬆,就是悶悶的。



(引水船拖船遠離港邊了)

就這樣走到港邊的咖啡攤車,一旁的座位區提供卡拉OK,沒有什麼客人,老闆自己來唱。唱的是我們那個年代的KTV對唱金曲:左右為難(作詞:娃娃):

右手寫愛
左手寫著他
攤開的雙手
空虛的無奈
我的無言
有最深沉的感慨

最親的朋友和女孩
我的心一直在搖擺

一邊是友情
一邊是愛情
左右都不是為難了自己

我行過港邊咖啡,也跟著哼著,後來進到觀光魚市區,又聽到這首歌響起,心想是不同地方不約而同放起這首歌,還是港邊倉庫造成的歌聲迴盪?這首歌的歌詞很妙,描繪心中同時升起的兩種感情,就像我現在的不平靜的心境,雖然造成我心中波瀾起伏的不是什麼男女之情。

(第二艘引水船拖船出港)
另一個很妙的事,就是哼過「左右為難」後,走進攤位區,看到充滿活力、正在努力叫賣的每個攤位,然後就領悟到不管是自己心中升起的悲傷或是欣慰的情緒,都是自己的「識」所「現」,情緒的「果」跟原來生成情緒的「因」;看得開的話會「覺察本來無涉」,看不開的話會繼續糾纏。如果「覺察本來無涉」,就沒有左右為難,因為左右都突然消失了,沒有可選擇的,也就沒有地方執著了。

可以把所有帶給你情緒波動的人事物當作老師在授課,不論喜歡或討厭這門課,這堂課總有上完的時候。當下課鈴聲響起,老師和你都會離開教室。老師的「課題」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的「課題」是了解課堂上學到的而後思辨,進而將學問納為己有。因此學生下課之後還在糾結剛才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就沒有意義了。課上完了,老師離開了,學生還在思思念念上課的過程,懷想老師上課的神態,也都純屬自尋煩惱。到頭來,人生或許就是體驗專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別無其他意義與目的。在過程中出現的人事物,都是在某段時間跟你一起體驗人生而已。

因此在過程中選擇逃避還是面對、或在左右為難裡頭選擇任何一邊,甚至不做選擇,都是可以的。因為你以為你逃避了這門課,但在上帝的劇本裡頭其實並沒有真正逃避,選擇左邊、右邊或全都要或全都不要,都會有接下來的人生課題要走,只是你在劇本裡頭演的角色不同而已,這次你演的是「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或是為了友情放棄所愛……,在上帝的視角,沒有優劣,都是純屬於你自己的人生體驗。事過境遷後,就不必再思思念念,因為你得馬上體驗當下的課程了,雖然當下也是稍縱即逝。正是金剛經所說的「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有趣的是,就算是你還在思思念念過往的遺憾(或美好)、就算你一輩子走不出去,但這其實還是一種人生體驗。在外人看來或許可悲,但本人也許正在進行難得的沉浸式體驗。或許有人會問,那人什麼時候會走出來?或許就是在他開始覺察到他自己其實正在享受(緬懷)那個情緒氛圍,而且想要繼續享受(緬懷)那樣的情緒氛圍,卻發現其實本來沒有那種情緒氛圍可留住(也許有可能是夠了、膩了,不再提供能量給那個念頭,那個念頭自然無以為繼)。因為那種情緒氛圍本來就是自己的心境創造出來的,不想要時離不開,想要留時卻留不住。情緒又像是浪潮(因為某種引力生滅),但修到後來會已經感受不到外物有足夠的吸引力讓自己產生情緒(無動於衷、chill)。

因此若說人生過程中的體驗沒有優劣成敗之別,要過得心情輕鬆或心情沉重都是可以自我選擇的。但其實過往聖哲還是隱隱發現上帝為人類所寫的「這一套」劇本中有幫人類規劃簡潔的生存法則,譬如所謂的「道」、所謂的「正念」,或如物理學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大自然傾向於精省資源,人類如果遵循這項原則(率真?)就可以減少很多禍端)。只要順應「道」(《中庸》所云率性之謂道),大概都能活得如孟子所說的「得其所哉」。當我們在上人生的每一堂課,中途上課上到頭昏腦脹而迷失自我時,便可以暫停一下,花點時間想想古聖先賢、諸天神佛會如何回應,甚至天地自然萬物都如何自處?也許道就在其中矣。

逛進觀光魚市後,看到許多有趣的東西,譬如夏季才會有、本應屬山產的筍子,竟然在海港邊開賣了。至於蚵嗲、排骨酥、蚵仔煎這次我都沒買來吃。本來要就此離開,但逛到另一頭,看到有賣各式堅果的,我每樣都給人家試吃了一點,不買一點說不過去。一包200,三包500。我本來只想買一包,賣家說兩包算我350,於是就買了一包美國核桃與黑豆。但堅果這種東西就是會一顆接一顆塞進嘴巴裡,很快就吃完了,所以我才只想買一包應付一下的。所以最後買堅果這一段,跟前面一連串談「道」,好像沒什麼關係喔?其實還是有關,基於「道在屎溺之間」,這是一段在講述「賣家誘之以小惠,而買家貪小便宜上鉤改變初衷」之市集生存之道。


(旗山筍子)
本文日期:2025.5.18 | 台南行腳 | 相簿

(茄萣濱海公園散步至興達港觀光漁市路線圖)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