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三爺宮溪支流匯流水門)

星期天下午接近傍晚時分,好說歹說地終於說服二寶從家裡頭出來騎腳踏車,為的是不想讓他一直在家裡看3C。出門後仍往常騎的鄉間小路-舊瀨口庄方向騎。本來要續往黃金海岸,後來想到前陣子新聞有消息說三爺宮溪流域已經整治好了,連行政院長都親來訪視;如此由三爺溪支流往二仁溪堤岸應該也不是問題,於是決定和二寶騎往探看。相關新聞:耗時8年投入逾51億 台南三爺溪全線整治完工鯽魚橋完工 台南雙博自行車道再串連

穿過86號快速道路涵洞來到三爺宮溪支流與86交會處,果然去年底所見的泥濘施工狀態都已經清理乾淨。這條支流的水泥堤岸也加高不少,不遠與主流匯流處新設一制水閘門。我們轉過制水閘門往左邊溯三爺宮溪主流騎;記憶中這條路曾經被封閉不能通行,如今已經是嶄新的堤岸下方柏油路。另外堤岸也已加高了水泥堤防,以往三爺宮溪右岸這一側還可以見到河畔青青草與間隔路樹的優美景象,如今變成了無趣的水泥護岸。印象中的綠水岸只能在三年前三爺宮溪的文章中尋了。

(往晉祥橋附近的鄉間小岔路)

其實三爺宮溪發大水的模樣在兩年前的夏天也曾見識過,當時水流甚急,從上游帶了很多布袋蓮下來,不過再怎樣大水也不曾漫過這一帶堤岸;真正會淹水的地方在中上游,也就是中華醫事科大到崑山科大;古早年代那裏有個鯽魚潭(追溯至清康熙年代,或上古時代大灣海峽消退後殘餘,),本來就屬低窪之處。想必官方的思維就是水利工程要做就一起做了,從三爺宮溪上游一直做到下游與二仁溪匯流處,順便把河道加寬了(讓排水更順暢?),因此跨越三爺宮溪匯流二仁溪處的雙博自行車道鯽魚橋也因為跨距不足而改建。

我們倚在加高的水泥堤防看其中的三爺宮溪,岸邊卵石堆石頭或有變多的樣子,有一隻小綠鬣蜥突然竄出,但聽到我們聲響很快又隱沒不見。這已經是我在二仁溪流域第二次看見綠鬣蜥出沒了。

續往東騎,鑽過86號快速道路,以前應該沒有這條堤岸下道路,但現在可以沿此道路一直到騎到老蘇果園前的晉祥橋,兩年前曾經由山仔頭陸橋騎來此探路;不過過了兩年,號稱已整治竣工的三爺宮溪流域,其實晉祥橋一帶還是黃土一片,依然在施工中。不過這條堤岸下道路已經可以與機場路以南的農園鄉間小路串聯在一起,悠游綠油油的田野也是很愜意的,本日就看到有一群大人小孩騎單車至此棄車亂跑。這一帶現在是不會有外面的汽機車進來,以後就…,以後的事就以後再說了。

從老蘇果園出來,這裡看飛機很清楚,常有軍事迷出沒盯著機堡。

往西騎,鄉間種植水稻或旱田如芋頭、甘蔗,看歷史地圖這一帶有糖鐵原料線經過,應屬於仁德糖廠的原料區。清朝至日治初期地名稱「十三甲」,在大正台灣堡圖上三爺宮溪支流流經此處,發源於今機場南側(今成為機廠排水)。支流兩邊是成排的墳墓,墳墓之外才是田地;今日所見也仍然如此,一百年來這地方地貌變化不大,近年86快速道路雖然在南方橫過,不過我父子倆騎經此處依然可以欣賞風吹稻浪。

大抵跟半年前一樣在附近鄉間小路亂繞,尋求地圖上沒畫出的串連的可能。在快出永成路之前看到一處規模不小的養羊場,也就停下來隔著鐵圍籬饒富興味地看了好一會兒羊群。能夠看到大片可稱之為古蹟的公墓,也能看到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或果園,今日又看到養羊場,在原台南市也只有昔日稱之為永寧庄的這裡了。所以這裡到底要算是市區還是鄉下,也是傻傻搞不清楚了。(從Google地圖可檢視當今行政區域劃分,三爺宮溪支流以東屬仁德區,以西屬南區,所以以下影像道路左邊的稻香區域當屬仁德)

(稻香)

註:鯽魚潭,根據南瀛埤塘誌,此潭在上古時為大灣海峽,後因地盤上升而成瀉湖,再逐漸演變成潭(另一說當時永康有一半地區為水塘,故永康大灣地勢低窪其來有自)…道光三年(1823)7月,台南受暴風雨侵襲,曾文溪改道入台江。大量泥沙淤積,阻礙了鹽水溪入海之道,大量溪水流入潭,沖毀虎仔山(今中華醫事科大)的分水嶺,經三爺宮溪、二仁溪入海,於是千頃水潭盡成良田。

本文日期:2023.4.30 | 台南行腳 | 相簿 | GPX


三爺宮溪流域鄉間漫遊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