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登山步道起始)
在前兩次的探索二峰圳留下更多餘韻(應該說原本只看到冰山的一角),譬如二峰圳的進水塔(猶如現今的人孔蓋)、長約三公里的二峰圳廊道探索(主要是明渠的部分)、二峰圳進到古樓部落之後的走向,另外就是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右方的登山步道到底能不能循南稜上到新置山三角點?

說到新置山,一般是從西邊的頭崙山連走,但因為找到了一篇十年前(2010)從古樓部落循西南稜上登的遊記;也下載了2014年山友從古樓山、新置山前峰上新置山的航跡(但沒看到在2017年山友已回報「從新置山前峰之後的路徑太差,原路撤退」),這些紀錄中的登山口一開始就標註了「古拉拉烏古道」。圖示牌上「古拉拉烏」的原民發音(Kuljaljau)很容易聯想到「古樓」,甚至「崑崙坳」(經查在原民會網站上古樓部落的傳統地名就是Kuljaljau),而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又有圖示說明其為「崑崙坳古道」的入口之一。所以這一連串的「古靈精怪」跟二峰圳與新置山的糾纏,我試著想要在這一次探索中解決。想也知道在時間限制上真是有點為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雖然可研究範圍廣闊無邊,但本日行程的初衷還是先回歸到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是否可以登上新置山。這點在上篇「二峰圳再探-側向溢流堰、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遊記中就引述了參考來源《喜樂發發吾社區 – 屏東縣政府》:

園區內往山區的古道是日人治台時,為了通往北大武山而發動來義鄉壯年所修築的道路,是一條可通往泰武的古道,全長超過10公里,目前由社區居民修復到最高點的三角點是新置山,沿途有2個營造點,其中一個可以俯瞰瓦魯斯溪的平台,另一個為號稱恐龍石的巨石。

不過我對於這段敘述實際可行性存疑,因為遍查網路都沒有從南稜上新置山的山友紀錄,翻遍各年代歷史地圖也無此路線,所以我行前已有心理準備,若是無法從喜樂發發吾上新置山,得趕快改從古樓登山口(古拉拉烏古道)上山。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後山步道土地界標)

早上十點多來到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停好車,有團體一行正在園區內接受導覽解說。我小繞了一圈園區後踏上頁岩鋪成的登山步道。迴轉上坡後,樹林漸稀,可展望下方林邊溪河床上砂石車頻繁往來。接下來步道顯得破碎難行,小心步伐踩行石頭緩步向上,來到有根電線桿,上頭掛著星形標誌。莫非此處就是該文中所謂的「可以俯瞰瓦魯斯溪的平台」?瓦魯斯溪就是左下方河床上,砂石車前往的地方。

離開電線桿,進入矮林中,出現一塊「土地界標」石柱。續行,經過一處稀疏樹林,這時步道往左方的山腰緩下,我看地圖認為此處正當稜線下行處,若按山腰步道而行,依照等高線是不會再有機會上到新置山了,於是鑽入林中查看了一下,沒有登山條,也沒有明顯路跡,只有不斷橫向的樹枝,此種路況不可能不披荊斬棘循稜硬上新置山了。於是先放棄從此路上新置山,改變目標把這條山腰徑走完,看看會通到哪。在經建三版地圖中,這條山徑大致沿著海拔220公尺等高線西行,然後在古義二號橋對面山上就斷掉了。所以我預期會走到那處斷掉的所在,再繼續走向地圖上沒有標示的路。

但是接下來的山腰路有好幾段都變成碎石邊坡,而且沒有拉繩確保,就算有樹枝也不能期待它是否牢靠。非常小心翼翼地通過,沒有踩滑而滾下山坡要算是山神與排灣族祖靈保佑。偶有往林邊溪方向的樹林間開闊處,可以展望對面的棚集山與棚集下山。用WaytogoAR驗證也是如此。

樹上有「請勿盜蜜」牌,但看不出來此處有養蜂之類的。但是樹林之間黃蝶飛舞,另一邊樹林則是黑蝶在樹梢飛,我還看到很像枯葉的蝴蝶。總之這一條路上應有蜜源植物。

碎石坡難過的山腰徑,沒有登山條,但我也撐過來了,沒有疑惑前行,這是因為還在陽光普照的上午。但後來樹上開始出現了紅色噴漆的箭頭,指引了方向,讓人知道越過乾溪溝,或是知道要轉上坡,或是略過疑似獸徑。可見這條路線以前真的有人維護,如今算是有點荒廢了,但路跡還未全然消失。有些路段落葉堆積甚深,陽光灑下,景緻還算優美。

來到左方樹林有空隙處,展望下方來義國小操場。續行,樹上有「加油」兩字,可見這條路線真的有想過要給觀光客來走。來到一處林間,樹枝尖端倒掛許多600cc飲料瓶,不知用意。又過了幾處乾溪溝,山徑往左邊急轉直下,看來是要下山,這裡也是經建三版地圖上山腰徑結束的地方。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後山步道下山看見部落)

下山途中經過一處像是熱帶密林之處,陽光從上方照射下來瀰漫在攀附大型藤蔓的林間,蝴蝶飛舞其間突顯幽靜,神秘的氣息像是特別營造的外星秘境。續下行,來到一處較陡之處,落葉堆積甚深,風景頗佳;前方樹林稀鬆處,可看見山下的喜樂發發吾部落前的來義國小。

下陡坡後,往右方平移一段,又須左彎急轉直下,原來是碰到較深的溪谷。之後就遇到水管路了。這裡有許多條細水管往上游處接水,還聽得見管線中快速流動的水聲。接下來就順著水管走,但越往下方就越無路跡,但幸好此時是由上往下走,看得見出口的柏油路面,抓對方向即可。如果是反向由此上山,可能就會尋無路而十分疑惑了。出口就是進喜樂發發吾部落前的岔路。不過我後來看部落地圖,環山步道的左邊出口是在「巴扎資夫岸濕地」右側。所以有可能最後一段不應該順著水管拉繩陡下,而是往左找路緩下。

既然已經下到山邊道路-屏110,喜樂發發吾後山步道探查算是告一段落。根據里程落差圖,這段環山步道約長兩公里,走了90分鐘。接下來踏查重點就要轉換成「二峰圳」的明渠段了。

沿著公路往西行,直到古義二號橋前都沒看到二峰圳現蹤。但不久就看到圳溝之水從山坡水泥溝蓋下竄出了,水流快速,水質非常清澈,護岸不著青苔,正是流水不腐。一小段圳道之後,再度鑽入山腹隧道。之後走過到山的那邊,才知道這叫做「卜姜呢山」出水口。但我決定在此一邊看水流,一邊吃早上準備好的三明治,也順便清理沾了一身的草籽與蜘蛛面膜。

續行公路,繞過山邊,地圖上此處等高線頗為密集,為一道稜脈直接插入林邊溪畔,故連二峰圳都是開鑿隧道鑽過,所以百年前先民到底會沿著溪邊河床行走,還是選擇高遶上行?在1921的台灣堡圖看不出所以然。當時二峰圳也還沒開通,山上的原民部落也還沒搬下山來(根據「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也有可能高繞或沿山腳邊都不是(答案或許在1916年日治蕃地地形圖)。

(二峰圳卜姜呢山出水口)

繞過山的這一邊,有引水隧道出口,牌示說明此為二峰圳的第二個出水口-卜姜呢山出水口(第一個出水口為側向溢流堰前)。此處利用高低落差施行落水工以保護山彎處的圳岸。早期住民在此種植優勢種的水草以捕魚,但會導致水流阻塞,必須時常清理。圳溝邊有一條新鋪水泥的步道(但從老地圖可看出此路本來就存在),步道後段又有一段水泥涵洞用以避免山邊落石吧。

廊道結束後,圳道又沒入山邊擋土牆後方山壁之下不見蹤影。經過屏110 1.5K,出現岔路,左邊是林邊溪堤岸道路,取右邊直行進入古樓社區。

古樓社區是來義鄉治所在,也有小七,很是便利。我有興趣的是二峰圳在此是否為明渠?還是在街道下方?另外在OSM步道地圖上民宅後方有道路(虛線)直上後山(經建三版則無),於是從小七旁小巷轉入過第一排街屋,這樣就看到二峰圳了,原來是在面臨道路的第一排街屋後方,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是排水溝。根據「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牌,二峰圳開通之後,原住在山上的族人就搬遷到水圳旁,而山腰的古拉拉烏古道也因此沒落了。

我走到右側水門附近,看了一下民宅後方有沒有如OSM步道地圖道有路上山?但民宅後方山坡一片翠綠,看不出所以然,而且從等高線圖看不太可能有路可以直上這一段山崖,不知道OSM地圖上為何會出現這條路徑?

往回走到圳道另一側,從水圳兩旁緊鄰民宅與雜樹的情況,打消了順水圳而下的念頭。退回部落大街,過鄉公所,有替代役的騎車追上我,好意地詢問我在找哪一戶?我邊比手勢邊說:「我在散步啊…」其實我背包肩帶左右各掛一支手機,手持登山杖,身穿短袖排汗衫,眼鏡鏡片佈滿蜘蛛網雷達,怎麼看也不像在逛大街,但替代役的顯然頗接受這個說辭,聞言立即轉身而退。是不是我這一身狼狽嚇著人家了?

(古拉拉烏古道獨木橋)

出部落民宅大街,二峰圳從民宅後方有落差地奔流下來,照剛才在卜姜呢山出水口的說法,這一處是不是也算落水工?不久這一段明渠又鑽進隧道消失於山壁,但我看到一條像是登山步道的模樣,取之,逐步往上,來到山丘上一處圓形廣場。原來我抄捷徑來到古樓五年祭會場,又稱「刺球場」。

廣場道路下方不遠彎處就是「古拉拉烏古道」入口,既然來到這裡,不免就又要考慮要不要上新置山了。但如此就得先放棄走到二峰圳分水工的最後一段。此時才下午一點出頭,但來回新置山保守估計要四個鐘頭,雖然我下載了古樓山、新置山前峰上新置山的航跡,但也不好在排灣族地盤冬日摸黑走連當地人都很少走的山路。吾人一定得要抱著尊敬之心來走入古道才行,否則前途難以預料的狀況在摸黑之後會帶來慌亂…。

考量再三,我還是走入古道了,登山口旁的「古拉拉烏古道」解說文字很有參考價值,主要是釐清了崑崙坳古道「古樓(新)-義林(雙溪口)」這一段的起訖點。在我找著的參考資料都沒提及這一段,而是把古道介紹的重點放在舊古樓聚落,峠山北側的步道與石板屋。因此在這些參考資料中的崑崙坳古道「古樓(新)-義林(雙溪口)」段都是畫在林邊溪畔,如果是這樣「古拉拉烏古道」跟這些參考資料所說的就是不同的路線,而可能只是往來北邊大武山的古道,也就等同在喜樂發發吾社區地圖上標註的「泰來古道」。雖然這與「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文字說其東端出口在義林村對岸的「發發東」顯然不符。

現場解說圖文有一些可以討論的地方,譬如說「這條長約16公里山林小徑」,但其實山腳下二峰圳文化廊道從進水塔到分水工只有約3公里。然則這段山林小徑再怎麼腰繞也不會擴增五倍到16公里。「終點至義林村對岸(原住民語aina) 山腰下山(原住民語vadungdung)」,aina 指的是新置山?vadungdung從音譯可知是位於第二進水塔附近的「發發東」,在經建三版地圖上本有「來義一號吊橋」跨越林邊溪(內社溪,正好位於二峰圳地下集水廊道之上),如此古道才能繼續往東接續到舊來義社。又說「最早是日治時代興建,由平地通往來義古樓部落甚至到台東的唯一通道」,那是意指此路並非清朝修築的崑崙坳古道?(楊南郡的崑崙坳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得多看幾遍或許可發現一些端倪)


(從樹林鑽出看高壓電線往北越過頭崙山與新置山連稜)

步入古道之後,覺得路寬已經算是產業道路等級。落葉堆滿步道,應該就是桃花心木林。一開始還可以從右邊坡俯瞰下方的古樓部落,後來逐漸進入竹林與雜木林之中,過了好幾道溪溝,雖然都有架設獨木橋,但還是直接走過溪溝再爬上來比較安全。而且從這古道在山腰繞來繞去始終保持在海拔160~180公尺高度,路徑有一定的寬幅,少部分路段尚可看到路邊石。如此幾乎可假定這應是日治時期修築的,若是清廷修的古道會是砍上山又砍下山。所以清崑崙坳古道在今古樓至雙溪口(今義林村)有可能真的是沿林邊溪而建。維基百科描述:

同治十三年(1874年)7月,袁聞坼從赤山開路,8月由赤山開路至雙溪口,9月開路並進紮至崑崙坳,10月開路並進紮至諸也葛社,11月開路抵達臺東縱谷

赤山即是今日萬巒鄉赤山村,「8月由赤山開路至雙溪口」概括交代了「今古樓至今義林村」這一段,但沒細數沿途經過的部落。不過我們如果從開路者袁聞坼的角度看,一個月時間與其大費周章地繞上山又繞下山,不如沿著林邊溪推進。在楊南郡的崑崙坳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中有清光緒4年《全台前後山輿圖並說》中記載「又新地至雙溪口七里」,新地即「新置」,七華里換算約是四公里。沿林邊溪行有可能四公里,繞上山去里程就不止。在此報告也提到崑崙坳古道開始上山的地方是從來社溪邊的烏鴉石營盤址(今來義村東方的來社橋附近)。所以可以假定沿著山腰坡度和緩的「古拉拉烏古道」是日本人修築的。那接下來的問題是,修築的年代以及修築的理由。猜想修築的年代應該在建二峰圳之前(1921),修築的目的是沿著稜線建立到北邊泰武的警備道(這極有可能是錯的猜想)。但其實在1916年日治蕃地地形圖也只看到沿著林邊溪畔的道路,與「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文字「漢人記註或族人耆老傳說:它,是昔日平地人到原住民部落的唯一通道」顯有出入,如果這條古道是日治時期修築的話。而且日本人如果是要從今古樓修路到發發東的話,為何不像清軍一樣走山腳下的林邊溪畔?

(新置山登山步道沿途大樹)

猜想畢竟是猜想,看地圖我沿著平緩山腰路已往東推進過了山下的古樓部落。我在古道上快步獨行,踩在落葉上發出窸窣聲音,驚動前方有一蹲在地上接水的人,他大概被我嚇了一跳。他驚訝的是為何我敢一人獨自爬山;我則是想他在此深山林中所為何來。不過彼此都是山林過客不必深究,於是向他詢問由此路是否可上三角點、往泰武?他的回答是不行,得從來義國小後面的山上上去(但我剛剛就是從那邊來的)。他還告訴我下山的路在高壓電塔那邊。順著水管走就對了。

告別接水人之後,續行。看到右側有往下的岔路。疑惑,但不取。續行不久,又看到右邊一條更乾淨的岔路,叉路口樹幹上掛有生鏽老舊的巡邏箱。但山路從此左轉上坡。我此時還抱著登新置山的想法,於是取左。續行不久,右側又有岔路,但其中有水管。回來之後檢視地圖,如果還有「古拉拉烏古道」山腰路的話,只剩下水管路這個可能。

接下來上坡的路徑都還算寬大,也應該與OSM步道地圖上看到的廢產道相接,但地圖上的廢產道卻無影無蹤。然後在樹林間看到右側有一開闊空地,座落一高壓電塔-瀰力大鵬線。此後路徑變窄,路徑旁樹林高度變矮,穿出樹林後有短暫露天路段,看到高壓電線從頭崙山-新置山稜線越過。

不久山路又鑽進矮樹林間,也就是這時,我心裡面開始打退堂鼓。時間是下午2:20分,海拔高度約300公尺,新置山海拔619公尺,估計上山來回時間還要兩個小時以上,再回到登山口可能會超過五點。冬日天色暗得更快…。

硬著頭皮繼續走。但沿途出現奇怪景象,陰暗的林間樹上吊著一包包塑膠袋。我心裡面想的是漢人的「死貓掛樹頭」,但沒想到排灣族人應無此風俗。於是不敢左右亂看快速通過,然後…就被勾住絆倒了。


(古拉拉烏古道往東下山途中(保線路?),注意到曾有步道施作的遺跡)

原來是腳被圈圈套住了,這時候還沒做什麼理會,只想著會不會太晚下山。也沒發現身上有個重要的東西不見了。續往上行,又聽到「刷」的一聲,樹上的一個紅色塑膠袋掉下來落到地上。這時我才認真地看看地上一叢落葉枯枝,又看到一條線連著裝著重物的塑膠袋。然後,了解了,我曾經在電視節目介紹過這種東西。所以沒常識也要常看電視。

這些樹上的紅塑膠袋對我沒太大影響,小心避開地上的障礙就行。我還是繼續往上爬,只是有點累,加上天色晦暗,身心兩層面都影響了我的決策:接下來的兩三個小時,新置山三角點重要還是探索全部的古拉拉烏古道重要?新置山三角點與航跡是有山友紀錄的,古拉拉烏古道路線航跡是沒有人紀錄過的。新置山意思到了,當原路退回,改探巡邏箱對面那條岔路。這時候時間剛過兩點。

天色尚明,踩在下山山徑上心情安穩。或許是排灣族祖靈嘉許我「知足常樂」(也是知難而退),在山徑上竟然看到我的iPhone連同手機包掉在路旁。可能是剛剛被絆倒時,身體快速傾斜時從背包肩帶甩出。如果方才我硬要上山,想拿出iPhone拍照才發現手機不見了,想必心情會大大不好吧。

所以等於手機不見的情況沒發生過,心情愉快。經過所下載的古樓山、新置山前峰上新置山的航跡中往新置山前峰的路徑叉路口(海拔高度約275公尺處),但樹林間竟然沒看到有路,也就是山徑已在樹林間消失了。本來之前還在想著如果硬上新置山,而下山摸黑時,當循山友航跡往新置山前峰下山。如今看來是不可能,因為山徑消失了。(2017年山友回報「從新置山前峰之後的路徑太差,原路撤退」,這是後來才知道的事)

(二峰圳第二進水塔)

來到水管路岔路附近,此處右側有岔路,來時沒注意到,但這時也沒時間探了。下行至巡邏箱岔路,取左,土路上長出稀疏的青草,後來才意會到這可能台電的保線路,因為後來此路持續下坡,直到屏110鄉道,出口就在卜姜呢山出水口廊道的西口。下山途中陸續有左上來的岔路來會,應該就是之前遇到的幾條岔路。說是保線路,但其實也看到步道施作的竹筒與木材。

出到屏110鄉道,沿著公路往東走回喜樂發發吾部落。在部落入口看到喜樂發發吾導覽圖。這張導覽圖上的古道出口在等一下會經過的巴扎資夫岸濕地右側,但是我中午卻是從部落入口前的左側橋邊出來的,而稍後我在巴扎資夫岸濕地右側張望對面山壁,也沒看到有步道的樣子。

走進部落岔路,右側有二峰圳制水閘門,其旁有座圓形水池,是否有其作用?沒能深究。續行,經過來義國小附近,欣賞水圳。看到小學生正在打掃。特地跑過來跟我道「哈囉」,我也回「哈囉」,再問「放學了沒?」小學生當然回「還沒」。其時正當下午三點,還沒到放學時間。想我這是問也白問,相當於閩南人見面互問「吃飽了沒?」,沒太大意義。只不過接下來還有從窗邊的,車棚邊打掃的小朋友紛紛以「哈囉」熱情問候我。我還是制式回應「放學了沒?」然後小朋友又回「還沒」。就這樣三來三往,我走來到側向溢洪堰,登上上次沒走上的瞭望台看二峰圳第一出水口。

續走回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前,看到有在賣飲料的原民朋友跟我問候,於是我又折回跟她買了一瓶青草茶。順便聊聊今天所走的路線。貌似男主人跟我說,一個人去走後山步道,他也不太敢。至於破碎的步道,部落似乎有想要維修的樣子。

告別他們,我繼續往今天的目標-二峰圳進水塔前進。在來義大橋前有「二峰圳集水廊道」指標,左轉往「發發東」,不久就看到二峰圳梯形堰堤模型與方形進水塔。附近有亭子,內有二峰圳的圖形介紹。關於梯形堰堤與方形進水塔的作用,這裡就懶得寫了,也許上一篇遊記「二峰圳初探-分水工與百年特展@萬隆農場」可以找到相關連結(這裡有一篇山中傳奇與水的牽絆—二峰圳)。進水塔等同於下水道的人孔蓋,可以進到集水廊道內捧飲清流,不過這樣的機會可不是人人都有。參考水的秘密基地-二峰圳重見天日全紀錄

站在岸邊看砂石車往來頻繁,有一道水泥堰堤橫過河床應該是要保護下面的二峰圳集水廊道不會被土石流沖垮或是砂石車壓壞。我往「發發東」走了一會,沒有新的發現(難道我是在期待能否找到吊橋頭遺跡還是拱型隧道?)所以就回頭了。但根據二峰圳地圖,對岸還有一座進水塔。

於是我走過來義大橋,左轉路過二峰圳工藝村,我一直往左側河邊方向看,但屋舍擋住視野,家犬沿路狂吠,所以沒有發現,直到走到丹林瀑布群入口。這以前我有來過(屏東來義瀑布之鄉、萬金聖母堂(030831)),印象中有五層瀑布,最下面一層已經在路旁,簡直像是瀑布遊樂區。但這次所見完全不一樣,從步道進入,不到一分鐘即來到無水的第三層瀑布,稱之為神鷹瀑布。沒久待,退。

(來義大橋看林邊溪河床的二峰圳集水廊道,廊道的兩岸邊應該就可以找到進水塔)

我走回到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停車處。然後又逛到剛剛買飲料的地方,店家正在烤雞屁股。我平素不吃雞屁股的,可是今日跟她買了兩串,順便問她第一進水塔何在。她說過了來義大橋之後,是在工藝街的右邊,但還不到派出所,是在人家的農田內,附近有鐵工廠,應該會被擋到看不見。

她把兩串雞屁股跟我要的冬瓜茶放在一旁桌子上,說是要我坐下來吃,天色晚了,不用再去找了。我知道第一進水塔長的跟第二進水塔一樣,就決定從善如流,坐下來好好享用我的雞屁股。滋味不差,有吃到軟骨頭,讓人意識到是在啃屁股,這樣心情有點怪怪的。

16:20左右,驅車返北,車程約一個多小時,回到家還不到下午六點,但被老媽碎碎念說我怎麼搞到「三更半夜」,打電話不接,「父子都鬧失蹤」,原來是小兒子放學後去附近圖書館玩耍也還未歸。說到「三更半夜」就太誇張,這時候我就慶幸沒有硬要上新置山了。至於我也知小兒去圖書館不是去讀書,時間到了自然會回來,我這個老爸是不會唸他的,就像我老爸也懶得唸我一樣。這就是爸爸跟媽媽的不同。

補充說明,如果這篇遊記像是踏查報告,那應當有結論與建議:

  1.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的解說文字中關於崑崙坳古道的部分維基百科崑崙坳古道有幾分雷同,可以猜想只是用來說明喜樂發發吾是崑崙坳古道的入口之一,但會讓人誤會後山步道就是崑崙坳古道的起點,但其實兩者應是沒有關係。
  2. 由古樓國小附近起登的古拉拉烏古道應該也跟清.崑崙坳古道沒有關係。但是「古拉拉烏古道」有沒有可能跟「喜樂發發吾後山步道」串得起來?在我這次的航跡紀錄中在海拔200公尺等高線的這一段正好是斷掉的,中間隔的是林邊溪的支流,其兩端相對應的高度的古道接點正好都是各自的水管路口。更有甚者,在經建三版地形圖這一段海拔200公尺等高線中間正好有一座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義林吊橋」跨越了這條支流。所以這有沒有暗示什麼呢?期待「有志之士」後續去打探了。
  3. 建議可跟相關單位(林X局)爭取經費把這兩段古道串聯起來,加上山腳下三公里多的二峰圳文化廊道,正好可以組成環形路線,或許有機會成為國家級步道。


(漫步二峰圳工藝街尋找第一進水塔)

參考資料:

  1. 崑崙坳古道 – 尋路・循路-臺灣原住民族古道資訊網
  2. 崑崙坳古道 – 維基百科
  3. 崑崙坳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 林務局(受託單位:南島文化工作室,計畫主持人:楊南郡)
  4. 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解說文:

    …而這裡也是台灣第一座古道「崑崙坳古道(又稱赤山卑南道)」的入口處之一,最早是居住於台灣西南部原住民族排灣族古樓社、來義社與東部排灣族、卑南族聯姻的山徑,也是過去排灣族古樓社族人在山中獵捕動物、採集藥材,送至台東與其他部落進行交易,換一些民生用品、鹽巴、衣服等物資的商業道路。當時原住民族人將此道路稱之為 Rinipungan。在清治時期,因同治十三年(1874)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朝對台灣積極開發並制定「開山撫番」政策,由當時的同知袁聞坼親自領兵開拓是第一條的東西越嶺道路,同時也是台灣通往東部有史以來第一條人工修築的聯外道路全長約105公里,路寬約6公尺。【起點由鳳山郡城(今高雄市鳳山區)經中央山脈至終點卑南覓(今臺東縣)】由於該路的工程比中路的八通關古道要早一年動工,也是北、中、南三路中最早完工的撫番道路,所以這條古道是臺灣名副其實最早的撫番道路,而目前僅剩部分林道做為登山步道。

  5. 古拉拉烏古道入口解說文

    古拉拉烏(Kuljaljau)古道,這條長約16公里山林小徑從現今新置山登山口古樓村新風貌旁入山,終點至義林村對岸(原住民語aina) 山腰下山(原住民語vadungdung),最早是日治時代興建,由平地通往來義古樓部落甚至到台東的唯一通道,其實僅容一人行走的步道,視野所及俯瞰屏東大平原、高雄,抬頭遠看南大武山威武峻嶺山頭,其間穿越雜木林、桃花心木、油木及原始森林…,漢人記註或族人耆老傳說:它,是昔日平地人到原住民部落的唯一通道…

    相傳日治時代興建的目的,是為了要徹底統治原住民,在原住民部落與部落之間,開闢一條聯絡道路,路寬三到四米左右,沿路架設電線桿、電話線供緊急聯絡之用,當時,日本人採取強勢高壓的統治手腕,由日本警察監督,原住民負責披荊斬棘,開挖剷平,遇到懸崖峭壁,則必須用利鑿一點一點的敲鑿而過,臨水或山溝,則架設鐵線吊橋或木橋,有時橋面距離溪谷三、 四十公尺 …
    後來,沿著山腳下興建二峰圳大水溝,水溝旁修築三米寬的石子路,古道從此沒落,古樓村遷下之後,僅成部落上山工作的道路…

本文日期:2023.1.7 | 台南行腳 | 相簿 | 足跡(gpx)

(落差與里程圖)


喜樂發發吾後山步道、古拉拉烏古道;二峰圳卜姜呢山出水口、第二進水塔;神鷹瀑布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