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心情有點煩躁,不是因為七夕沒有情人一起過的關係﹔而是察覺到近來竟然有不管做什麼事,都不知為何而戰,為何而戰的心情。可悲的是這樣的心情竟是直到今天中午才明瞭,原來這才是令我心煩的根源。為了尋找答案,所以雖然今天沒什麼興緻出門,不過還是勉強的出去(其實真正的境界應該是不假外求。)

然而這個旅程註定是要考驗我的心性。一開始為了順道去光華商場買漫畫,結果不到十分鐘就被警察開了一張罰單,真是觸眉頭。雖然漫畫是買了,不過僅存出遊的興致幾乎也沒了,加上我一開始也不太想出門。不過這個時候我的理智告訴我,被開了一張罰單,對我帶來的影響有這麼久嗎?如果是的話,那麼我這幾年的修持可說是悲哀的可憐。因為我在事後既然已經分析了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皆屬無聊的念頭,如果還執著在這個事件上面,就是修持的失敗了。不過很可笑的,我心靈的dampingratio太小,當我的車在建國、南京行走時,一點小雨,竟然可以讓我要去不去的念頭轉過千百回。在反反覆覆中因為雨又沒了,所以最後順理成章的成行。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我身上竟然完全失敗。

行走在內湖的山區中,想利用在外面的行走,來尋找Software IC的靈感,不過還是沒有頭緒,不管是design pattern或是software component的概念。昨天下午看了一休和尚(cartoon),劇中一休提出一個電纜車上下山的概念,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於是在林中走著走著,想想這個概念的要素:coupling、連動、重力、斜度。走著走著,才感覺原來這個林中步道原來有它的好處:清幽但不陰暗、全程步道寬廣且平緩,應該是行走於稜線之上。而且這條步道不在陽明山上,竟然行走其中健行的男女老少如此多,也在我意料之外。內湖的山區特色是所有林間步道甚或是山中馬路,步道的清潔與修補似乎有人維護。我在金龍產業道路上看到一對老夫婦沿著山路,一路撿垃圾上山,真是令我在感動之餘也頗感汗顏。雖然我絕不會在山中留下Artifacts,然而我卻很少動念做類似他們的工作。

在舒服的林中步道行走,思緒轉換的很快。又讓我想到最近感到做事心虛的理由:因為所做的事是被慾念驅動(desire-driven)產生的behavior。另外,無法用另一種慾念來填補另一種慾念帶來的空虛,最多只能帶來一時的麻痺。有時候想想很多根本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光是在外圍繞啊繞是徒勞無功。

走出樹林,竟然是一條柏油路,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金龍產業道路,可以繞到碧山露營地。不過在不遠一處轉彎處看到疑似登大崙尾山的的入口,但不能確認。為了確認這條柏油路,於是原路折回鄭成功廟附近騎車繼續望碧溪產業道路。也發現原來雙溪自然公園,好像弄得差不多了。另外也發現這裡又修築了一條登大崙頭山的生態步道。

本文日期:2000.8.6 | 台北行腳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