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有好長一陣子對於自己拍出來的相片不滿意,其實本來也不是要當一個專業攝影師的,相片拍的好不好有什麼差別?當然有差別 !!最大的差別是,拍出不滿意的相片,自己看了會難過的,不如當初還不要拍算了。寫電腦程式、作文章、拍照都是創作的一種形式,將你自己由外而內的觀照咀嚼之後輾轉再透過外在的工具具體而微的呈現出來。所以創作不出滿意的作品,不也就是表示自己內在實在也乏善可陳,枯燥乏味了?所以拍出不滿意的相片所產生的焦慮感,有一大半來自對自己的內心空虛的不安。

求學三境界 王國維

古今之成大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不滿意的相片拍多了,還是有收穫的,因為漸漸可以了解到許多相片只是看到風景拿起相機按下快門,其實在按下快門的當下,腦袋中其實並沒有想法的。有人或許會問,有想法啊,就是覺得風景漂亮,人物俊秀,眼前所見無一不美好自在,所以才會按下快門的。

不過我認為的要拍好照片該有的「想法」並不是這個,而是就像我們寫程式要先做系統分析,寫論說文時要先構想起承轉合,對於攝影而言,應該是用我們的創意將我們想拍的事物之內涵或是我們想要賦予在其上的意念,透過拍出來的相片忠實地傳達出來,讓懂得欣賞的人也能心領神會。因此攝影有時候需要事先佈局,譬如日出、夜櫻,事先尋找最佳的場地與時機;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來去匆匆的旅人,用相機記錄旅程中的浮光掠影,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停下來拍照。因此如果不想讓泛泛之照以後會傷害自己的眼睛的話,就必須訓練自己充分掌握手上現有的相機的特性,短時間之內「觸景生情」。

實在沒想法,拼命找想法,為自己靈感枯竭不知如何是好。 – 此第一境也。

好像已經捉到一些什麼,努力摸索鑽研,購買裝備修習課程,衣帶漸寬荷包常空終不悔。 – 此第二境也。

清楚知道自己,取所當取,為所當為,信手拈來皆為佳作。 – 此第三境也。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