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日本關西行腳

續前篇:關西行腳Day7-大坂天滿、中之島、梅田、難波

上面是我這回在日本的流水帳,如果沒有Excel2000與瀏覽器非IE者大概是看不到畫面(2001.5.26,應觀眾要求,改提供excel檔)。為什麼會隔了好幾個禮拜才又來整理這筆帳?原因之一,最近忙著寫程式,以至於其他方面的心思完全是江郎才盡。其二是對這趟旅行真的是回憶的有點膩了,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大概我再也逼不出一點墨水來寫關於旅行的事。不過由於最近拿到了日本之行最後一天的相片(14張),加上看到電視(Much TV 8:00pm蘇逸洪)在介紹大阪難波附近的食物(章魚燒、金龍店V恁B起司蛋糕),這才想到還是來把剩下的遊記趕快補完吧。為了補完遊記,首先先看看自己之前所寫的遊記,把寫文章的感覺重新找回來。看著自己所寫的關於旅行的點點滴滴,發現自己的文筆也還算過的去﹔所以一旦那股寫東西的feeling一消失,大概自己也不敢提起筆寫一些自己看了也覺得丟臉的東西。

還是得提提NBA,今年的Lakers果然已經不同了,今天在西區冠軍賽的第一戰,Kobe Brant穩定的表現,為Lakers在客場取得了勝利。相反的,Spur的Tim Duncan就顯得得失心態重了。所以兩年前我所做的評論看來必須做個調整:如果毛頭小子(Kobe Brant)能夠遇到名師調教(Phil Jackson)那少不經事的璞玉還是可以成大器。而Tim Duncan這兩年雖然被留在Spur中,不過除了雙塔戰術外就完不出新花樣了。(今天520,看到我們的總統在掃地洗車..)

在日本的吃喝玩樂,老實說只要有錢,就不怕沒的玩。不過分析這次我所花的錢的結構,倒是可以歸納幾個現象:

六、七天的旅行中,只吃了約日幣一萬三千元(約台幣三千多),可見這趟旅行我沒有吃到一些貴的東西。譬如,最近在電視看到一個需要七、八人吃的什錦燒(內含龍蝦、沙朗牛排、大螃蟹蟹腳肉、鮑魚、干貝…)竟然要日幣70000元,而我在大阪所吃的大阪燒不過才花了一千多。另外本來在奈良想要吃的魚子醬,後來忘記去taste。另外鮪魚壽司等,也沒有機會進去享受。還有京都的湯豆腐也錯過了。對近在咫尺的大阪的Ka Ri之家(螃蟹)也視若無睹。總而言之,就是窮啦,只能吃一些ㄉㄨㄥˋ啦,店V扆捸A煎餅啦,大福啦。不過還好沒有聽信謠言從台灣帶泡麵過去,有點俗喔,在日本就算是要吃泡麵,也要試試看到底日本當地的泡麵口味如何?何苦虐待自己?

所以就一般消費而言,若是要吃湯麵,就是吃拉麵對了,至於拉麵的湯頭就是純粹個人喜好,豚骨、醬油、味增…,選擇與台灣無異,平價約在600至900之間。至於佐以各地各家不同特有的醬料的蕎麥涼麵,通常搭配飯成套餐,是到日本一定要去試試看的平價美食,價錢也在千元附近。

在飯方面,各式的ㄉㄨㄥˋ或定食,與台灣的日本料理店差不多,不過在日本會比較講究料理本身,台灣所賣的只是樣子像﹔不過有些料理來到台灣,樣子也不像了,應該是已轉型成台灣本地的日式料理。以在大阪心齋橋所吃的豬排定食為例,店裡除了強調米飯的香味之外,其他的配料、醬料、加到你高興為止的高麗菜絲等﹔吃在客人的嘴裡,可體會出店家有在用心的經營,與對這份料理工作的喜愛。而這樣一份差不多日幣八九百元。在台灣我很少感受到店家對於其所出售的料理的熱情。而日本賣吃的店都會把料理的模型連同價格擺在店門口供外面的客人參考,因此連外國人也可以看的懂,這點真的很值得台灣的店學習。另外以在台灣也常常吃到的鰻魚飯為例,像日本都會把食物的香味透過排氣管排到外面行人道上,實際用香味招攬客人。不過在新梅田市的瀧見小路餐廳區,這樣做就不是很佳,因為所有地下餐廳的油煙味雜陳在一起排出地面的人行步道,對於招攬客人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至於住的方面,我們這一次所住的旅館都是在網路上事先預約。所以價錢據說都便宜一半,還可以在網路上事先看到房間的佈置。所以奈良那一晚所住的,在春日大社附近的花園旅館真是會讓人感覺到物超所值。原價兩萬四,打折後為一萬二。房間寬敞高級,窗外景色又漂亮,可以看到雨中的櫻花,夜晚燈光襯托下有一種優美的感覺。不過就如我在奈良篇提到的,接近清晨時分,我做了個惡夢,夢到一個我不太想往來的人。大概是當天天氣突然轉成陰雨的關係吧。至於在京都前兩天所住的西山旅館,因為價錢便宜,所以房間也很小,如果不算衛浴,差不多只有四個榻榻米左右。不過地下的澡堂倒是很寬敞,舒服的泡在浴池中的同時,還可以看到落地窗外的噴水池庭園。泡了個十幾分後起身,再喝上一罐Asahi Beer,真是Ki Mo Chi I,有效的紓解了第二天洛西走了一整天的疲勞。至於後來幾天所住的京都的OAKS與大阪的Holliday Inn就是位於市區一般西式的觀光旅館,好處大概是離鬧區近,逛街容易吧。七個晚上住下來平均每天只花台幣1300左右。

至於在日本行的方面,應該是以公車與地下鐵並重。在京都手上應該要有一份公車路線圖﹔在大阪應該要有一份地鐵路線圖。至於在小城市奈良就不必了,因為城市小,所以還有公車可以巡迴全奈良市的所有景點。京都公車大阪地鐵價錢只要不出市區,大概都在220附近,奈良價錢則稍低。所以如果是有充裕時間的旅行的方式,應該是搭地鐵或公車到定點,接下來交由11路公車踏遍該區域的景點。典型的例子,就是京都的洛東、洛西、嵐山﹔奈良公園﹔大阪城、中之島至梅田。這樣看來,好像我這次的旅行都是這種模式。這種模式好像也可以套在大台北。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從來不想搭公車上陽明山,光是想到坐公車不能到大屯山、二子坪,就令人提不起興致。另外雖然坐捷運到淡水,交通上沒問題,不過問題似乎是出在景色本身。最近有人翹班到淡水河岸咖啡廳去泡妞,這種不是以賞景為目的的行為我是不予置評﹔不過吹了一整個下午海風的他們回來之後頭痛了一整晚。咱們的中正廟倒是很像京都的平安神宮,只不過平安神宮物近除了有博物館,本身還具備御室庭園。最近我正好去國家音樂廳聽演奏會,看到外國人拿著相機對著音樂廳與國家劇院拍照。如果我不是台灣人,初次來台北,在這裡大概也會把金碧輝煌的國家劇院與不遠處的新光三越大樓攝入我的底片中吧。

京都洛東應該是以先至八阪神社或是祇園為中心,往北可至平安神宮(東山通)、銀閣寺(哲學之道),其實有一段距離(八阪神社至平安神宮應該有兩公里﹔平安神宮至銀閣寺應該約三公里以上),如果不想走,應該還是要搭公車。由八阪神社往南到清水寺,建議就是走路啦,如果做公車就會錯過沿途的二年阪、三年阪、清水阪、茶碗阪上的沿途的商店與古蹟。

京都洛西可以金閣寺為中心,往東北可到大德寺等寺廟(這一次並未造訪)﹔往西南則是龍安寺(白砂石庭)、仁和寺(御室櫻)﹔我們是用走的,不過後來覺得如果以山路需爬坡當理由,還是可以坐公車。如果還有時間可以選擇由仁和寺附近搭公車或電車到更西方的嵐山。

京都嵐山印象所及至少有兩條電車路線可至,其中一條應該是景福線,另外一條是蹉峨野觀光鐵道。不過我們是從四條通搭公車,因為出了市區,所以要加價。嵐山這一次並沒有好好的走完一回,我們只在天龍寺、渡月橋附近活動。

我們所到的奈良以東方為主,包括若草山、春日山山下的春日大社、東大寺、奈良公園﹔交通只要巴士就可以了。至於西方與北方藥師寺附近,很想去,不過我們為什麼規劃只在奈良待一天呢?

大阪,以難波為中心,地鐵四通八達﹔還有電車可以到機場。往北可到大阪、梅田(御堂筋線)。這條聯繫大阪難波間的南北線大概是最重要的吧,因為其他時間你會花在地下鐵間的地下街逛街。

至於各大城市間與關西空港等的互相聯絡,應該是關西空港至京都(新幹線)﹔京都至奈良(新幹線)﹔奈良至難波(近鐵)﹔難波至關西空港(南海空港線)﹔除了空港至京都約三千日幣外,其他幾條線價錢都在一千元以下。其中京都至奈良經過的醍醐附近,其實應該是可以停下來順便往醍醐寺一遊的。當我最後在關西空港等飛機時發生了一件糗事,當時我身上還有兩千多日幣,心想就在機場免稅商店把錢都花光吧。所以買了一個背後是金閣寺風景畫的計算機、一個可愛的綠色手提袋。(這兩樣東西現在都送人囉。)於是身上僅存的兩張千元紙鈔就跟我說sa yu na na 了。等我要通關時,入口的日本Ka wa i的小姐卻不讓我們進去,她一手拿著一張牌子,一手指向一旁的自動販賣機。搞了半天,原來是要機場稅啊,一個大人是2650。怎麼辦?我身上日幣才剛花光了…。

2001.5.21繼續補完我的文章﹔今天股票盤中大跌兩百點(再度跌破五千),新台幣重貶五角。原因之一是有人說台幣將要貶到40塊。另外日本新外相說不再發給李老先生簽證(我比較care的是日本新政府的立場的轉變)。為什麼會在旅遊報告中大發政治牢騷呢?因為光是今天在股票市場所賠的錢可以讓我進出關西機場(繳機場稅)不知幾回了。總之,由於我不是一個人去日本,所以就算身上已經沒有現金,但是同行同伴身上總有吧。所以當然我還是順利出關回到台灣。飛機回到中正國際機場,走下飛機,邁入第一航廈﹔既然第一航廈已經使用很久了,所以我當然不忍心再苛責種種簡陋的設備。不過只要比較過關西機場與中正機場的廁所,孰優孰劣,不言可喻。有時候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漏氣,而是事實讓我們搖頭嘆息,當我在行李輸送帶等行李時,輸送帶竟然就不動了,這時候就看工作人員手動排除問題。真不知道該稱讚還是嘆氣。出海關時,咱們海關人員的工作態度,每個人都輕鬆過關,難怪台灣會成為東南亞xx的轉運站。

一邊看著新聞節目,一邊寫報告﹔心情很沉重之餘,還得勉強回想在日本有趣的事情。在日本的另外一項花費大概就是各個景點的參觀費用與紀念品。大部分的景點的參觀費大都在300到600之間。不過亦有同一處景點扒觀光客兩次皮者,如仁和寺、天龍寺,御室庭園和賞御室櫻的地方各收五百,老實說兩處都貴了點,何況是各自都收費。當然每一間寺廟收錢都有其該收錢的價值與理由。不過我認為收錢的一個重大意義就是清潔維護管理費。這一點至少在京都做的很確實。古蹟都有確實被保護與整修著,不會因為參觀者眾而呈現髒亂。據說這裡比較著名景點的廁所打掃是每逢大批觀光客走後三十分鐘內馬上整理。另外金閣寺的入場券本身就是一張護符,蠻特別的。清水寺的入場券上面印著清水舞臺與櫻花,看起來像書籤。所以入場券本身也可以好好設計成為一個當地的特色。基於這個原因,我到每個旅遊景點的入場券我都有收集起來(包括台灣的)。大阪城的參觀券是自動販賣機出來的硬梆梆的,那當然另當別論。另外每個神社到處都有賽錢箱,總之就是讓觀光客把錢掏出來,丟個五元(吾緣的意思),拉一拉鈴,求個心願。在奈良的春日大社前,有個地上的小石頭,周圍圍起來,雖然無處拉鈴,不過地上竟然又是丟了一堆零錢。

至於紀念品,這一次本想把所有去過的寺廟的護符或御守,都蒐集齊全。不過後來發現這個投資太大了。而且各大寺廟的護符其實大同小異,除了生肖御守,我在平安神宮竟然還看到過十二星座的御守,有點離譜,大概是因為因為平安神估是最近才建的建築物。當然家內安全、交通安全、學業進步的各式各樣都有。不過我後來真正有買的,其中以清水寺的卡片護符還可以要求寺方在卡片上刻上要刻的字。另外還有金閣寺的木質繪馬(懸在老家裡)。龍安寺銅錢式的唯吾知足(現存在我身邊的兩項之一)。東寺的藥師如來護符(現存在我身邊的兩項之一)。奈良東大寺的小鹿相關周邊商品。等我回到台灣之後,該送的送了,留下來的恰巧都是對自己才有意義的,這就表示紀念品沒有買得過多。剩下的東西過多就不會珍惜,而失去紀念的意義。

本文日期:2001.05.07,20,21

畫蛇添足篇

2001.5.26

寺廟日本的寺廟應該有分成給神祇和祖先住的神社(很像我們的祠堂),和供奉佛的寺。有名的神社譬如最近日本新首相想去參拜卻遭致中共抗議的靖國神社(像我們的忠烈祠)、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狐仙)、最近十年才建的平安神宮(仿造天皇御所縮小而建,天皇也算是神?)。清水寺的地主神社,專門求姻緣與戀愛占卜。所謂清水寺地主神社的戀愛占卜石就是當地有兩塊石頭,只要你能閉著眼睛從一顆石頭順利走到另一顆石頭,那戀愛就可成功了。(你問我有沒有去試一試啊?由於愛的路上人來人往,就算方向不偏差,大概誰也沒把握不受旁人干擾,可以順利的走到另外一頭的石頭)。

至於寺廟則象徵大乘佛教也曾經在日本興盛過。清水寺的清水舞臺一開始也不是現在這樣的規模,一開始只有本堂,後來從德川家康時代開始不斷”頂樓加蓋”,並且往山崖延伸構建了現在的清水寺的規模與舞臺,據說舞台本身不用釘子,只是用木椿彼此銜接住。至於清水寺本堂內據說一尊國寶級千手觀音像,只有在幾個時日才開放參觀。至於在八阪神社旁的知恩院則擁有好稱世界第一大的山門﹔進了山門還分成男阪與女阪兩條山坡道,當然現在沒有規定男生一定要走男阪才行。除了之前提過的遺忘的傘外,這裡的七大不思議還包括鶯啼廊,據說德川家康住在此時,為了防止刺客入侵而建,不管多厲害的忍者走在鶯啼廊上一定會發出聲響。寺廟應該還分成做法事與不做法事的。我們在知恩院的那天,知恩院正在進行八百大道祭。寺廟的確跟日本人的一生連結在一起。從出生到死都跟寺廟有關。我到平安神宮神還看到可以在該處舉辦結婚典禮的登記。至於京都車站附近的東本願寺與親鸞上人,我想可能很多人會有興趣。因為當時的親鸞上人認為和尚還是可以結婚生子吃葷,所以造成當時臨濟宗與東本願寺的大興盛。

2001.6.2

仁和寺以皇室在此修行居住聞名,因此寺廟的白砂庭園與御室櫻都值得一覽。這讓我想到我們台南的五妃廟,隨明寧靖王自縊的五位妃子。法華寺,原陳永華的住所。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的天龍寺。凡人也許無法了解為什麼皇帝當的好好的,晚年要去出家修行。不過以仁和寺的庭園造景而言,看來日本的天皇就算修行,生活也是過的舒服愜意。

日本的寺廟的建築與台灣的最大不同,就我認為應該是在台灣很強調雕樑畫棟、屋簷延伸出去的尖端(?)與神獸、琉璃瓦、石材的應用…﹔重視的寺廟的華麗。我雖然不懂,但是可以感覺日本的寺廟以木材為主,樑木、屋頂,總而言之,就是看到巨大無華的木造建築,有樸實的古風。其實若是以台灣民間普遍信仰的道教與潮濕氣候來看這些寺廟建築差異,大概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比較喜歡用石材而日本寺廟把重點放在佛像本身。因此提到日本時會說奈良大佛;提到台灣三峽時會說清水祖師廟的雕刻。

庭園日本枯石庭園、悠遊庭園、茶室庭園,豐臣秀吉的金茶坊。

2001.5.27
不小心看到國興衛視的黃金傳說,比賽的項目是蒐集京都特產100種,因此又勾起了一些關於紀念品的回憶,特此紀錄下來,下次再去就不要再漏過了:京都夕子(otabe,京都旅館中一定會附贈的茶點心,可說是薄薄的麻糬,本店應該在清水寺附近)、izu百年老店鯖魚壽司、蕎麥麵糰、京都扇子(清水寺附近)、coricoro special(四條通上的咖啡店賣的蛋糕點心)、金閣寺儲錢筒、舞妓手機掛飾、味增豆腐皮、Mitarashi豆沙包、嵐山蠶繭竹籠、石黑香舖的香袋、福蛙、阿辰鐵炮漬等各式的醃漬物(清水寺附近)。奈良起司蛋糕店(由東向商店街往車站走的路上)。由以上就可發現,在京都清水寺或是祇園附近,就有很多傳統的美食小點心加上很多小玩藝。年輕人常去的地方就是四條通一帶。看完節目後才發現,有很多東西是我當時在逛街時覺得沒什麼的,原來都這麼有意思﹔所以旅行之前一定要做功課,而且功課一定要自己做(這一次我就偷懶沒有做,心想反正同伴有做。)。這次的一些疏忽給了我找機會再去一次的藉口。

2001.6.2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可能京都當地人自己都不太清楚原來京都有這麼多名產吧,就很像每次有人問我台南名產和小吃,我的知識是比從北部來讀書的同學還不如。前幾個月,有人託我回台南時在安平延平街(號稱開台第一街)的某家店(xx興,連店名都忘了)買蜜餞,我才知道原來那裡有這麼一家據說是百年蜜餞店。總之,外地人可以如數家珍的台南小吃,如安平蝦捲、安平黑豆花、鱔魚意麵、虱目魚粥、度小月擔仔麵、八寶肉粽、棺材阪、鼎邊銼,從小到大我幾乎很少吃。尤其其中很多東西我覺得是後來才被炒作起來的。我印象中最深刻反而是小學時身體不好,媽媽每隔幾天就用腳踏車載著我從台南市南區經過下林建安宮(夏林路)到新町(大智街)去打大筒(很粗的針管)的針﹔也許是補償心理吧,媽媽都會讓我在建安宮的菜市場(台南的寺廟通常跟菜市場結合在一起,所以是很有生活味的地方)吃道地的(魚土)鮀魚羹麵,那時的魚都是新鮮炸的很香甜,不像現在都是冰棟很久後才拿出來,吃起來是酥酥的。那個年紀是,放學的下午還會跟媽媽拿錢說去吃碗粿(懷念的醬油膏的味道)或豆花(台南豆花才有的甜糖漿),不過有時後會沒有去吃,偷偷把錢存起來去買彈珠與尫仔標的年紀。

本文日期:2001.6.2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