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跨越大目幹溪的渡槽橋)

三月中的植樹節前後聽聞嘉南大圳北幹線往北至濁幹線全長42公里的自行車道已經完工,正好我們也完成山海圳綠道自行車道至烏山頭水庫(45K),所以已經準備繼續往北幹線衝了…,但突然想到南幹線經過新化的部分雖然未歸屬於山海圳綠道,但經過新化體育公園那段綠樹如蔭,兼有大株九重葛穿插其中也是十分精彩,如果要能自稱騎過嘉南大圳南幹線路段,又怎能錯過新化這一段南圳綠堤?於是暫時把北幹線放在一旁,開始用Google地圖與街景服務做了研究。

地圖上南幹線從新化的東北方進來,越過了大目幹溪(虎頭溪?此處當有一座渡槽橋),從東面一次繞經新化高中、新化國小,以及新化國中右側,過了復興路後折向西行,經過新化體育公園北面,這一帶也就是所謂的南圳綠堤。離開住宅區後,往西南進入鄉間,一直延伸到許縣溪,對岸是永康的大灣。至於南幹支線並無渡槽橋越過許縣溪,猜測是走地下水道。如果一定要深究,只好查閱台南百年老地圖。在美軍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45)與台南市新化舊航照影像(1948)驗證了以上觀察論點。

我們開車循台19甲來到新化,在還沒進入市區之前就在路邊停車,步行前往新化武德殿TBike租借站。新化武德殿附近這裡有古蹟、老街、餐飲、景點地圖,還有洗手間,很適合當作騎自行車或是散步的起始點。

我和小兒租了TBike後往南騎,隨即遇到嘉南大圳南幹線(又名南幹支線),取左循著水圳邊的方磚步道開始溯行。右邊即是地瓜田。新化土產最有名的就是地瓜啊。


(新化國小奉安殿)

過了中興路之後,續騎,不久來到民家而水圳旁的車道沒了。路不轉,人轉,從右邊巷子繞出到信義路。信義路以北的水圳左側有條小路,要兩小兒騎去探路,回報說無路。於是繼續使用老招,在山上遇沒路就高繞,在平地遇沒路就找巷繞,前提是要會看地圖。

信義路往東騎,過Google地圖標示的大目幹溪(另有地圖說是虎頭溪,可能取其發源至虎頭埤)後,轉入溪畔的車道續往北騎。虎頭溪河床與旁邊的堤岸道路落差甚大,像是排水溝。溪中有少見的水鳥現蹤,正要拍時就飛走了。過守靜橋後出來到台20線大省道。

過省道後,繼續沿著虎頭溪北行,最後來到一座紅色鐵皮的廟旁,終於看見虎頭溪的水路橋(渡槽橋)。而這廟有一非凡名號,稱之為「無形宮青龍寺」,我與小兒經過時,廟前狗兒也很捧場地狂吠一番。如果續行右彎的柏油小路,不久就會遇到鐵柵門。我和小兒就在路邊停車,走上橋邊的草坡觀察嘉南大圳南幹線的水流進渡槽橋。

在Google街景服務所見的虎頭溪渡槽橋(並無此名,是我姑妄取名)為2018年所攝,今日(2022)所見的橋身與橋墩型式都與2018年不一樣,且外貌看得出為新建的水泥工程,而2018年所攝的水路橋的橋墩、船型橋基與黝黑橋身都頗有古意(註1)。

我與小兒走過水路橋到西岸,南幹線之水從水路橋出來後往南流經一片有特地美化的庭園式綠帶,其中有幾座小橋跨過。雖然目前看來有些荒廢,但一旁立有台南市政府新近告示說是要在今年開始進行「新化風情小鎮 人文水綠廊道」的綠美化工程,要沿線居民在四月底前自行清除範圍內地上物。看公告上地圖所標示的廊道起始正是從水路橋到台20線上的水圳橋再往南一點點…。

(新化體育公園附近的九重葛)

我要兩小兒分兩頭逼近那座跨越水圳的造景橋,在橋上拍張照,但要把TBike牽過來這裡續騎似乎為難了點,於是原路退回取了車,調轉回頭,找到一座橋過到虎頭溪對岸,往西南騎(即民生路186巷)至廊道入口處,有一群阿桑在那裏納涼聊天,看到我父子三人很是逍遙地騎著TBike,頗感新奇,便問我說「騎這種車要不要投錢?」

阿桑們跟我說往前無路了,但是仍可以騎過去看看。其實阿桑不知我們才從那裏過來而已。不過我們仍騎進去拍照與補航跡再退回。

告別阿桑們繼續往反向騎,此時圳道在新化高中後方的樹林中,也有座小橋可通往目前關著的後門,後來從附近立的牌示「南幹支線生態工程據點圖」知道嘉南水利會曾經把橫跨頭溪的水路橋到台20線之間的圳道規劃成生態廊道,眼前這條小橋就取名為「外代樹橋」。不過此處的生態廊道看起來似乎不會跟南邊的「南圳綠堤」串聯起來,這也是剛剛我們一路騎過來在途中必須繞道的原因。

騎出來到台20省道後,左邊有農村庭園餐廳-農舍,路旁還有他們的賣冰小舖,我是有點心動想去消費,但…算了,續沿中山路往新化國小騎,要帶小孩去看奉安殿(原新化尋常小學校御真影奉安殿)。兩小兒應該不記得十二年前曾經來過奉安殿,因為我也是翻看奉安殿舊遊記才發現。這次我注意到奉安殿旁邊另有一座平台,平台內的赭紅門上方有巴洛克式風格的浮雕,這又是什麼?可惜從古地圖看不出來。(經查為原校舍講堂裡的小舞臺)

離開奉安殿順著民生路往南騎,繼續接上南幹支線,往右騎進方磚步道。南圳綠堤人行磚道並不寬,其實自行車不應該騎進來與散步的行人爭道。有座小拱橋跨越圳道可通往遊戲區,接下來會穿過茂密的九重葛之下,這株九重葛在三月花開的時候非常盛大,曾經上過報紙的生活休閒版,是IG網紅熱門打卡地點。

(南圳綠堤北側綠油油稻田)

續行經過一座亭,右邊民治路是民眾入園的地方,左邊可通往新化體育公園的運動場,有很多人在操場健走或跑步。續騎,來到一處制水閘門,取右。右邊開始出現田園風光,先看到的芋頭田。之後是綠油油的稻田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然後騎出來到外環道路(南170鄉道)。

過了外環道路,水圳兩旁的樹木都往旁退了兩、三公尺,水圳上方的天空也比較開闊,樹木的倒影映在平緩的圳溝流水之上。續騎來到一座小橋,水圳旁的水泥小徑沒了,改騎到旁邊與之平行的柏油馬路上。續騎,盡頭似無路,但取左行,又取右行,還是騎在水圳旁,只是換成騎在左邊,這時左邊換成大片的地瓜園。

水圳來到快接近許縣溪堤防道路時潛入路面之下往右行,我跟小兒騎到堤防那頭看枯水期河床長滿雜草的許縣溪,卻看不出任何水圳閘道出口端倪,當然實際上也應該如此。只能猜測南幹支線在此鑽過許縣溪河床之下到對岸,只是這樣的工程在日治時期就已經施作了嗎?許縣溪河床有200公尺以上,以當時的技術挖個地下水道也不是不可能。後來在偏北的岸邊看到一個「閘門出口」的牌子,特地走下去看,但沒看出個所以然。(註2)

小兒騎著車四處在堤岸道路周邊幫我尋找圳溝,我站在堤岸上眺望日暮時分長滿雜草的河床與對岸堤防上慢跑的民眾,猜想這許縣溪堤岸往南與往南北各會延伸到哪裡?猶在念天地悠悠之間,南來北往的高鐵列車已經有好幾班列車呼嘯而過了。

今日行程就在許縣溪畔打住,迴轉TBike車頭往新化老街方向騎,再度經過綠油油的稻田,免不了又請小兒當前景多拍了幾張,因為同樣的稻田,太陽斜射的光線已經又不一樣了。

經此一役與事後功課,深深覺得探索水圳路線與沿途的水利工程(取水口、水圳橋、倒虹吸管、制水閘門…)其有趣程度堪與登山比擬,而登山大多很花費體力,但踏查水圳部分路段還可以以鐵馬代步,也可以親子同遊,富有歷史地理等社會教學意義,農村風光也很精采,是年過中年腳力不行之後替代登山的好活動。如果對於要蒐集埤圳資料可參考臺灣水圳文化網@Sinica日治初期台灣埤圳調查與台帳

註1:在嘉南大圳(第1回):虎頭溪以南這篇文章,2019.8.17 作者踏查虎頭溪畔的南幹支線時正好看見新舊渡槽同時並存的場景。另外根據「南幹支線第二區構造物第二號水橋設計圖」內文提到「平面圖上有『新化北區』字樣,推測此工程應在新化一帶,可能為跨越大目幹溪之水橋」;但又查到這篇「臺南市新化區嘉南大圳南幹線交通方式南幹支線5號渡槽」。所以虎頭溪上頭的舊渡槽到底編號多少,可能只有嘉南水利會新化工作站的人最清楚了。

註2:在嘉南大圳南幹支線這篇文章中提到:嘉南大圳南幹支線使用倒虹吸工涉過許縣溪;越過虎頭溪則是是使用渡槽工。

(南幹支線鑽入許縣溪下方消失無蹤)

本文日期:2022.4.9 | 台南行腳 | 相簿 | 足跡(gpx)

(落差與里程圖)


南圳綠堤(大目幹溪至許縣溪)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