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本書的本文講的是如何藉由細微的改變帶來巨大改變的方法,但附錄的部分卻是牽涉的心理學層面,探討渴望等情緒如何左右人接下來的行為,甚至說如果沒有渴望也就不會想改變,「沒有渴望」的狀態是快樂,而「追求改變」其過程是痛苦的。於是我讀到最後會覺得,那前面提到的方法論不就是一堆…話嗎?

好吧,假設你的內心真的亟求改變,並認為唯有改變才是活下去的目的與意義(其實這就是標準的把手段當成目的),那本書本文提供的原子習慣方法論還是頗值得參考的。首先,作者認為想要改變的你必須先想好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點像是佛家的修行者先許下一個大願(譬如地藏王菩薩許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當然平凡人可以自行找個可以參考學習的對象,也許沒那麼偉大,但做為平生志業已然足夠。然後按照本書作者提供的方法,一點一滴地「持續」做出改變朝向那個目標前進。扭轉既有的慣性,打造新的慣性。

作者提供的進程(行為改變四法則)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要造成正向的改變,便要讓進程中每個階段變成顯而易見、輕而易舉、能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獎賞,只要能夠推動人往好的方向前進就算是立即可得的小確幸也無妨。反之,若要造成反向的改變(譬如不想變成某種(會讓人討厭的)人,像是老菸槍),則可以讓進程中每個階段變得難以觸及、食之乏味、難度大增、有罰無賞。因此重點不在單次改變的幅度的多大,而是改變的次數是否多到可以變成自動的習慣-這會讓人心裡以為自己是想要變成的那類人,譬如當你每天寫一篇短文,每天自許為作家,持續一年都這樣做,一年後你自己也會以為自己已經是作家了(但可能是默默無名而甘之如飴的作家)。

然後在本書的附錄中(前面已暗示,本書的附錄可能比本文重要),作者歸納了「來自行為改變四法則的一些提示」:

  • 覺察早於欲望:為提示賦予意義之後,才會產生渴望。
  • 快樂就是無欲無求:當你觀察到一個提示,卻沒有產生改變自身狀態的欲望,那你就是滿足於當下的處境。快樂並非關乎獲得愉悅感,而是關於欲望的不存在。當你沒有強烈的渴望想要獲得不同的感覺,快樂就會到來。快樂就是你不再想要改變自身狀態時,所進入的狀態。然而快樂倏忽即逝 , 因爲新的欲望必會出現。如凱德布德里斯所言 :「快樂就是一個欲望被滿足與新的欲望形成之間的空檔。」同理,受苦就是渴求狀態改變與達成改變之間的空檔。
  • 我們追求的是愉悅的「概念」:我們尋求自己在心裡製造出來的愉悅的形象。在行動當下,我們並不知道獲得那個形象會怎樣(甚至不知道那是否能滿足我們),滿足感只會在之後到來。——我個人對此的解讀是,我們藉由先創造一個虛幻的「愉悅的概念」(事實上愉悅還未發生),來驅使我們行動。我們讓我們自己以為做這件事可以帶來愉悅…。只是我個人認為,結果往往會不如人們所想像的快樂且滿足,也許反而會有一點失落(但至少之前對愉悅的期待已經達到驅使後續行動的目的)。以村上春樹的《舞舞舞》來舉例,官能性的除雪帶來的空虛,讓附近的雪往已經剷除的這邊垮過來了。
  • 平靜就是不把觀察結果變成問題:渴望就是想要修正。觀察而沒有渴望,就是明白自己不需要修正任何事。你的欲望並沒有氾濫,你並不渴求改變現狀。你的心智沒有製造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你只是觀察著、存在著。

綜觀這些啟示,作者好像又認為不需要刻意改變了。如果不需要改變,也就無所謂改變壞習慣與養成好習慣了,所謂的行為改變四法則也就無用武之地。在本書附錄的最後,作者把渴望的本質講得更清楚,似乎讓人對於打造新慣性的渴望變得更沒吸引力:

希望隨著經驗下降,然後被接受取代: 一個機會第一次出現時 ,你會對它的各種可能性抱持希望,因爲還沒有任何經驗可以限制我們的期待。你的期待(渴望) 純粹奠基於「前景」。到了第二次,你的期待受現實所限,你開始了解整個過程是如何運作的 ,對可能結果的精確預測與接受逐漸取了希望 。

我們之所以不斷尋覓最新的快速致富法或減重法,這就是原因之一。新的計畫帶來希望,因爲還沒有任何經驗可以限制我們的期待。新策略之所以感覺比舊策略吸引人 ,是因為它們可以帶來無窮的希望。亞里斯多德寫道:「年輕人容易上當,因爲很容易抱持希望。」也許可以把這句話改成:「年輕人容易上當,因為只會抱持希望 。 」沒有任何經驗可以讓你的期待扎根,所以一開始 ,希望是你僅有的東西。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