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高雄行腳

(天空步道看夕陽)

為興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2007年紅毛港海汕聚落遷村,目前僅留下一小塊區域「紅毛港文化園區」保留部分舊時堂屋之斷垣殘壁做為此處也曾經人文薈萃、商漁繁盛的見證。而今年八月原做為港口號誌的高字塔化身為旋轉餐廳開始試營運,而駁二特區與小港碼頭也開始有遊艇往返紅毛港園區,成為遊港與人文之旅的新路線…。

不過到底現在一般遊客是為什麼要到紅毛港呢?是為了那高字塔中新開幕的旋轉餐廳?還是可以順便搭遊艇遊高雄港?亦或是為了園區中用古厝破敗的牆壁所重新組合起來的屋舍所喚起的背後意義?如果沒有深入了解紅毛港的人文歷史背景,或許來到這裏的原因只是來自新鮮感在作祟。在海角一隅,如果不搭船實在很懶得到達的地方的周末傍晚,竟也有許多遊客擠在天空步道上看那逐漸西沉台灣海峽的落日,幾度夕陽紅。

因為我們也是屬於沒有事前了解紅毛港背後人文歷史背景的人,所以便對於旅遊紅毛港的方式便有了諸多的計較。要從駁二特區(單程船票250)亦或是小港碼頭(單程100)搭遊艇前往,還是從捷運小港站搭接駁車(一日券30)前往?最後我們選擇了最費力(或稱最健康)但最省錢的方式,小摺上捷運至小港捷運站再騎單車前往。這個方法有幾個缺點,一是單程里程長達11公里,實測後需費時約50分鐘。二是行經全台廠房最密集的重工業區(中鋼中油都在這裏),空氣可以好到哪裏去?三是一路上大型貨櫃車與聯結車非常多,幸好機慢車有專用道。四是大林蒲地區遷村與填海造陸地段,荒無人煙,晚上騎單車回程「自我感覺」危險。

紅毛港之名的由來可追溯自400年前荷蘭人與鄭成功部隊的對峙。話說荷蘭人被鄭成功擊退,撤出台南,只是仍沒放棄要重返台灣。但又覺得沒有平底船,要直接通過當時已淤淺的台江海口,反攻台南有很大難度。於是便採迂迴南進的策略,改在打狗南方的今旗津中洲附近上岸駐紮,即紅毛港之名的由來。而鄭成功部隊也在旗津沙洲的對岸駐軍防衛,故現今加工出口區所在地名為「前鎮」。現在紅毛港地區已經尋無荷蘭時代的遺跡,據說所剩的荷蘭時期古物為軍艦上的一口船鐘,後輾轉流傳至鳳林寺,成為鎮寺之寶…。

至於紅毛港最早出現於文獻記載是根據西元1892年(清光緒18年)《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鳳山下里圖〉,海汕庄、紅毛港庄,同屬鳳山縣的鳳山下里。西元1894年(清光緒20年)《鳳山縣采訪冊》中也有「紅毛港堰(塭),受曹公圳下石橋溝,同八里長,距縣十八里」記載。居民以捕魚與養殖為生,紅毛港曾是台灣烏魚主要產地以及蝦苗的故鄉。第二港口開闢以前還是滿布紅樹林的潟湖。

後來為了開闢第二港口,將旗津半島從中截斷,兩端各設置號誌塔形如「高」字,故稱高字塔。而紅毛港聚落遷村更是為了成就高雄港成為世界級貨櫃轉運中心。只不過這十幾年來高雄港在世界上的排名卻反而直直落,亞太營運中心的猶如黃柯一夢。

(窗櫺的呈現)

出了小港捷運站,先去便利超商補充飲水零食。沿著濱海公路南下,車流甚大,但此路有機慢車專用道,尚不至有威脅。約莫十來分來至中林路口,右轉。經過中油廠區,但機慢車專用道獨立於道路一側,兩旁都是高聳樹木形成長長綠色隧道,或許會暫時讓人忘記這是重工業區。過了工業區密集處,經過不太熱鬧的村落,此處有間鳳林觀音寺。

右轉沿海四路,沿著中油大林廠區外圍走,出了村落,來到海埔新生地,這一帶填海造陸,甚至google map上的衛星地圖都沒有更新,我們的單車航跡甚至航行出海了。這時路右邊已經變成洲際貨櫃碼頭的聯外通道,可以看到很像收費站的通關閘門,貨櫃車使用RFID自動通關。我們單車正繞經的地方正是google map上現在還看得到的海汕聚落靠海的外圍,但其實已經都變成堆放貨櫃的場域。

終於來到路尾,紅毛港文化園區,出乎意料之外的竟然有許多遊客。不管他們是坐船來的,搭車來的,開車來的,騎摩托車來的,但勇騎單車來此的應該只有我們這一家。門票現在優惠一人49元。來到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天空步道,但其實這原來是大林火力發電廠的運煤輸送帶。拜沒有更新的google 衛星地圖之賜,還看得到這條輸送帶行經路線。我們到達的時間剛剛好,下午五點半,正好登上天空步道看夕陽。進處海濱還可以看到許多挖土機不斷工作中;也有造船用,載有天車機具的大型船塢在港區移動。發展遊艇專業區也被納入「南星計畫」的一環。南星計畫,聽起來也是閃亮亮的呢…。

園區內有「高字塔旋轉餐廳」、「展示館」、「戶外展示區」、「天空步道」、「碼頭與候船室」、「觀海平台」六大區域。在遊艇搭程處前的五根通天柱象徵表達紅毛港聚落世代相傳的「潟湖」、「蝦苗養殖」、「捕烏魚與卡越仔」、「角頭廟」、「帆筏風華」五大文化特色。我們從天空步道下來就去戶外展示區瀏覽。此處以意象策展方式重現聚落街屋,有些街屋外牆上還有門牌號碼如「海汕四路」。運用老屋原本構件,以及仿古建築手法試圖呈現紅毛港聚落生活樣貌。在瀏覽老屋原本殘存的建築結構元件,如窗戶框架、屋簷垂飾、山牆花紋,會驚訝於在這海角一隅,也曾繁榮一時,才會有精彩的建築語彙產生。

特地未完成的屋舍空間中,運用重構的樓梯、鞦韆、圖繪等,試圖重現老聚落中的童年記憶。天色漸暗,園區建物包括高字塔與天空步道都點亮燈,連園區內的路燈都是高字造型。而光線從殘缺的街屋造型各異的窗櫺中透出,是另外一種層次的建築藝術展現。

碼頭候船區上方設有船型觀景台,許多攝影者都搬來腳架在此拍攝。居高臨下,港灣繁忙的景色,高字塔與天空步道,街屋聚落有著夜晚獨特的魅力風采。

至於高字塔內的餐廳,假日人潮眾多。一樓賣的關東煮,覺得可能吃不飽;二樓的旋轉餐廳,大排長龍,臨時來根本沒位子。雖然我有些眷戀港灣夜色;但既然不想在此用餐,於是騎單車來的我們決定趁早離開這裏,回到小港去用晚餐。走出高字塔外往出口走去,外頭上弦月正高掛在穎川堂堂屋上。只是從這穎川堂也是重新搭建的。此處雖留紅毛港之名,但荷蘭人終沒能駐留,烏魚也已經不再來,養蝦王國沒落已久,現在連數十年老聚落終究也夷平殆盡。只有夜色中偌大的貨櫃場堆積著數目龐大的貨櫃,也算是另類的古月照今塵。

(高字塔旋轉餐廳、天空步道、戶外堂屋區)

本文日期:2012.9.22 | 高雄行腳 | 相簿 | mps(GPS)

小港捷運站經中林路至紅毛港文化園區交通路線圖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