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高雄行腳

(大舞台戲院最具特色的那堵山牆已經拆掉了)

上禮拜去內惟時,當地鄉親提到鹽埕埔的大舞台是帝冠式建築很值得保存,又勾起我該去鹽埕埔走走的記憶。鹽埕埔的大舞台也是我預定要造訪的地方之一,而且我很久之前就有想要來個鹽埕埔老街區巡禮。鹽埕埔老街區是日治時期所規畫的棋盤式街道,現在仍然有銀樓街、五金街,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小吃美食,不過因為我對美食其實沒有太強烈興趣,所以一直還沒想說要徹底的逛一趟鹽埕埔。

兩個月前到橋頭糖廠騎自行車時,自行車租借店提供自行車路線圖,正面是橋頭糖廠,反面就是鹽埕埔的,上面理所當然標示許多小吃,如婆婆冰、虱目魚、下一鍋水煎包、米糕城等。自從有了地圖可以按圖索驥,再加上我們家的愛河自行車道之旅進度已經推進到建國橋,老婆已經在嚷嚷著要將單車上渡輪到旗津。如今又有了「大舞台」這個當作鹽埕埔巡禮的主要標的物,所以我們這一次就順理成章的把自行車道的進度往愛河出海口推進,串連西臨港線,銜接駁二特區,吃遍鹽埕埔美食,再由愛河自行車道回返。

順著愛河自行車道來到建國橋,右轉,本來預定走建國四路,不小心走到河西路,再右轉七賢三路,無意間瞥到佳適旅店,這是近來很熱門的特色旅店,原來位在這裏。續行,右轉大仁路,快到建國路口時,就看到大舞台戲院。外觀上正面山牆已經被拆除,不過應該不是帝冠式建築。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請參考這裏),大舞台戲院現在的外觀是戰後所建,於1999年戲院歇業。正面中央山牆上本有花草徽飾,但在去年底(2011年)遭到拆除破壞,而高雄市文化局緊急組成暫定古蹟處理小組將該建物指定為暫定古蹟,維持現狀至今已有半年。不過現在所見周邊有一些搭上鷹架與護網,可能是為了防止建物外表土石脫落。

大舞台戲院雖然沒被指定為正式古蹟,不過它代表的意義應該是見證戰後鹽埕埔發展的興衰。

我環繞大舞台戲院拍照時,老婆和二寶已經去周邊地區逛逛了,她回報說附近有許多賣虱目魚的。現在雖然快接近六點,不過我們還沒想吃晚餐,我們騎到七賢三路路口,買了馬祖蔥油餅,帶去打狗鐵道文化園區,找了涼亭座椅先填一下肚子。

(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停紅燈,很像是自行車競賽的起始線)

黃昏時在鐵道文化園區閒坐吃蔥油餅很是愜意,雖然這個時候園區沒有波斯菊了。有一個小四的小男生自動過來跟我們聊天,還會幫忙照顧大寶和二寶,我們也請他吃蔥油餅。他還知道我們是在哪裡買的蔥油餅。後來聽老婆說,這小孩看來超齡的成熟,可能是因為父母離異,自己得照顧自己,自己出來玩。他說今天輪到要去媽媽家。

雖然老婆沒有太喜歡小男生這麼世故,不過或許提早學得在社會的生存之道也是好的。吃畢蔥油餅,小男生還主動幫我們把空袋子與竹籤來去垃圾桶丟。

不過我們在用餐時間提前吃了蔥油餅似乎不太對,因為後來兩個小孩晚餐幾乎吃不下去。老婆問我晚餐要去哪裡吃?我想說順著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往真愛碼頭方向騎,然後左轉大義街,那裏有下一鍋水煎包,還有滿園牛肉麵…。

騎車經過七賢三路路口等紅燈時,對面騎單車停紅燈的也越來越多,看起來就像是自行車賽的起始線,就等著鳴槍出發。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我們雖然來過多次,不過都是用走的,真正用騎單車的經過駁二特區,這還是第一次。傍晚有點燈後,在燈光的映照下,裝置藝術的也顯得別有氣氛。

這次來看到有一家「女人們的白色房間」,從外頭看不出裏頭是什麼名堂。倒是白色外牆裝飾有一扇打得開進不去的紅門,吸引許多人去拍合照。

左轉大義街,離開駁二特區,經過大禮街口的下一鍋水煎包,排隊人很多。我們沒有停留。轉到大成街的滿園牛肉麵,裏面座無虛席而且沒有老婆可以吃的。騎到五福四路上,過了大勇路之後,右轉鹽埕街,地圖上這裏是許多小吃的集散地,不過我們繞來繞去竟沒有看到合意的。要不是店家忙得沒時間招呼我們,就是店家已經歇業,這份美食地圖實有修正必要。後來經過新樂街,街上大部份的店家都在作銀樓生意。繼續右轉瀨南街要去找老蔡虱目魚,不過也沒有營業的樣子。於是就在附近找了家麵館吃食,倒是經濟實惠。所謂鹽埕埔的美食,還是得先能填飽肚子最重要。

回程又騎上愛河自行車道,看到自行車道上單車一閃一閃的車燈形成燈流。想起初來高雄時有時夜晚經過同盟路看到別人沿著愛河騎腳踏車,很是羨慕。等到自己親自上路在愛河自行車道奔馳時,又一心只想趕回家而已。

(「下一鍋」就留待下次有緣)

本文日期:2012.6.2 | 高雄行腳 | 相簿 | mps(GPS)


愛河自行車道、大仁路大舞台、七賢三路、臨港線,鹽埕埔交通路線圖 | Google map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