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南行腳

(關廟人介紹牆上所繪的關廟三寶)

本周日是母親節,母親娘家在關廟,每年母親節我幾乎都會陪母親到外婆家探望外婆。今年正好報載關廟新光社區有一條彩繪街,便想在去外婆家之前先繞過去一下。若有時間便再繞去大潭埤旺萊公園。

不過這個新光社區比我預想的還要偏遠,大抵是過了關廟市區,續沿182縣道往東也就是快到龍崎時,才看到有往「新光社區」的指標,這時要左轉進入。先來到的是新光國小,門口有一些彩繪,但還不是彩繪街,這時不免有點疑惑,因為遇到叉路不知道要怎麼走。試著取左,接著看到往北寮的岔路,再取右,因為我看報的印象中彩繪街的名字就叫做北寮街。順著鄉間小路走,在疑惑中看到有屋舍開始有彩繪了,於是在路旁停車,下車步行參觀。

我覺得如果要更多人在到達新光社區前不會提前打退堂鼓的話,從關廟市區可能就要立彩繪街的指標,至少在182縣道的轉入口就得立了。

我們在此下車步行是對的,因為這樣可以從頭到尾把彩繪街走得完全。有一幅很經典的關廟三寶彩繪就在入口不遠。在幾面牆壁上畫著有採竹筍、收成鳳梨,另一幅有圓盤狀的,我就看不懂。老媽是關廟人馬上就指正我說:「那就是在曬關廟麵啊,連這也看不懂。」我唯唯稱是,在母親節被唸裝乖也是應該的。

單從「關廟三寶」這壁畫來看,這個社區彩繪走的路線是與在地鄉土特色結合,不像其他彩繪社區是走搞怪或是Kuso風,也不是請學生來畫的學院風。或許這樣相對對外來客不討喜,但可能會比較符合當地居民的期待,也比較可以被當地居民接受。屏東崇蘭社區的彩繪雖然有些也走鄉土路線,不過我後來看完北寮街彩繪之後,還是覺得北寮街這裡比較「純」。

(西州柑仔店大家來做粿)

這就好像金庸倚天屠龍記中,有少林寺無色大師,峨眉派始祖郭襄,還有武當派祖師張君寶都在聆聽覺遠大師背誦同一部九陽真經,但每個人悟到的部分卻不同,後來創出的武功也不同了。小說中無色大師的境界較「高」、郭襄家學淵源甚深所以能旁徵「博」引,但沒有太多武功底子的張三丰(俗名張君寶)所悟得的部分反而最精「純」。

繼續往前走,還沒進入社區前,又看到一戶斷垣殘壁上畫著高山行雲。我在猜作畫者在構思時一定跟我一樣有注意到這屋子上方天空的大片無遮藍天。

拐個彎就進入房舍密集的街道,「西州柑仔店新開張」的布條高掛在街道入口,我們走向前,便有社區發展協會的人打招呼,還有掛著導覽證的服務人員過來說明。導覽人員跟我們說,為這條街彩繪的素人畫家現在就在柑仔店內,他和幾位阿桑們正在做粿。

原本做粿的是位八十多歲的阿嬤,由於已經做了一個晌午了就先去歇息。其他人由於看多了阿嬤做粿的手法技巧,所以閒來無事也來幫忙做粿;因為現在年輕人多不自己做粿,阿嬤的好手藝有可能就此失傳。這時老媽也來插嘴說,伊阿娘(我外婆)快90歲了,也會做粿,只是她子孫都怕她太勞累了,不要她做。

我請問正在做粿的素人畫家他畫這一條彩繪街花了多久時間?他回答說已經半年了。導覽員說其實現在街道彩繪還在延伸中,像是上禮拜東森來採訪時,正好彩繪到西州後花園東側入口對面的那間。

柑仔店裏頭有賣道地的冷飲,據說還可以買到關廟三寶「鳳梨、竹筍、關廟麵」。除了素人畫家在這裏,發展協會總幹事也在柑仔店這裡。我想應該是每到假日整個發展協會的成員都窩在這裏吧。他們應該很以這個社區發展為榮。根據報載,新光社區原本人口外流嚴重,民國99年展開社區營造計畫,除了打造在社區後方小山丘上打造西州後花園以及山丘下的西州柑仔店,也由素人畫家黃真福開始著手進行北寮老街的房舍彩繪。

導覽員補充說,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原本也是在外地謀生,回到故鄉後有感於村落人口外移嚴重,才興起發動社區營造的念頭。也運用政府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資源,募得多位導覽人員來幫忙導覽解說。為我們解說的這位就是原關廟鄉布袋村的人。老媽說她是田中村龜洞人,於是兩個關廟同鄉不同村的歐巴桑在另一村的新光社區西州後花園開始敘舊起來。

(這幅彩繪最能融入周邊環境;但搞不好是後來栽種的南瓜藤幫彩繪增色不少)

我們和導覽員邊走上柑仔店後山丘的西州後花園,一邊聊天。我好奇的問素人畫家原本是從事何種行業?導覽員回答,原是煮食的。難怪做粿手法也是十分熟練。

新光社區原名為西州,更早之前名為「口貢 口里」,我猜想或許這原是西拉雅地名。導覽員一直跟我說山丘下方那條溪就是鹽水溪的源頭。我很疑惑這鹽水溪就是最後留到安平四草大橋出海的鹽水溪嗎?後來回來查地圖,果然是。山丘上也搭建了飲水思源亭,好像是以前要如何從何處挑水云云,我沒有聽得太清楚。亭旁邊的小屋中有西州後花園的縮小版模型,牆壁上掛著一件蓑衣。我看過外公家祖厝以前也掛著一件。這時老媽又要對我說教了:「這就是台語俗話中『牛也會喫棕蓑』的棕蓑啊」。我再度唯唯稱是。

導覽人員為我們介紹西州後花園的一草一景,她說山丘下方會有一條楓葉步道,至於現在看到的比較細的竹子可採收綠竹筍。從西州後花園這處山丘可以看到下方的北寮老街的許多老厝。從另一側下來就是東入口,也就是目前彩繪進度所到的地方。可從此處走返北寮老街來欣賞彩繪。

導覽員說素人畫家在進行彩繪時,並不是隨興所至按照自己的意思想畫就畫的,而是必須跟那一戶居民溝通,問他們牆壁上想要畫什麼。譬如有戶人家種綠竹筍,所以也要自己的牆壁上變成一片綠油油的竹林。還有人想要自己的牆壁上畫上西式洋樓,我問過導覽員實際上西州並無此洋樓。所椅或許是那戶人家希望自己住在洋房裏。

彩繪中當然也不乏立體與KUSO有趣的。譬如也有畫上停了一輛車的車庫,還有看起來像是牆壁有個大破洞可以直接穿堂入室的。也有窗戶被畫成像大門的。報上說彩繪的三大主題是「田野風光、在地農特產及花草系列」,不過彩繪中最多的還是當地的田野風光。現在來欣賞彩繪的時間正好,因為剛畫好半年,多數彩繪都還很光鮮亮麗,沒有「落(ㄌㄚˋ)漆」。

導覽員還為我們介紹路口一家掛有郵筒的住家,說此處是北寮街最熱鬧的地方,曾經是柑仔店。我們走到這裏時,正好跟主人阿伯打個照面。他家正面牆壁上畫上許多盆栽,這樣就不用買真的盆栽了,美觀又節省空間。

這個路口還有北寮老街的說明石碑,往代天府方向的路旁牆壁上畫上一頭牛,牛車上的立體剪黏則是來自新光國小小學生的拼貼創作。畫上這頭牛是為了紀念關廟全鄉所的最後一頭牛就是由新光社區所賣出的。在我老媽那個年代的人,對於牛總是特別有感情。

回到北寮老街上,導覽人員特地為我們解說一間百年土埆厝,不過因為還有住人,外觀都經過整修,實在看不出土埆的內裡,感覺倒像是紅磚厝。反而是後來導覽人員帶我們繞到舊新光吊橋那邊去時,有一間傾壞的屋舍,還能看到土塊。

後來晚上我們從外婆家回來時,聽到爸媽在談及外公家祖厝要整修成可以居住之事。外公家就是標準的三合院土埆厝,不過現在有部分傾壞變得不適合人居住,亟須整修。但若要整修,由於是土埆厝,如果要翻修這間房勢必要連隔壁那間也一起翻修。不過當初分家產後,祖厝的產權分屬多人,人多意見難一致,因此窒礙難行。

這時老媽已經顯露出很想要離開這裏,趕去外婆家那裏。不過她兒子(也就是我)和導覽員卻依然很「淡定」,一副要把北寮老街遊透透才罷休的感覺。導覽員後來還帶我們去看竹管厝,真的看得到牆上有竹管。最後又回到西州柑仔店時,又說有一副對聯很有趣,一定要去看看。我走到柑仔店前看到一對老少在店門口前下棋,旁邊有一人在看書,十分悠閒,與店門口兩旁的對聯倒是可互相呼應:

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閒沏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打壺酒來

不過我想導覽員所說的有趣對聯應該是入口處那個小櫃檯,也就是總幹事與他的朋友杵在那裏的那個。這幅台語對聯也頗符合這三五好野人的調性:

咦奈野有人放炮
啊犒吧他們過年

除了對聯之外,我還注意到這柑仔店內外還有其他有趣的地方,譬如「使學仔」、「眾人汌」,有心者不妨猜猜這兩句話指的是什麼。看來這偏僻的小小鄉下地方,或許有學富五車之隱士?實在不可小覷。總之,不論如何,我得走了,不然老媽肯定要為了還不能跟外婆見面而跟我翻臉。

不過在導覽過程中,我有提了幾個建議給那位導覽人員,有些是可改善的,譬如沿途增設指標。有些恐怕只能將就現況,譬如電線桿與電線太多破壞彩繪完整性(但電線電桿不可能地下化)、有部分居民堆了一些雜物擋住了彩繪(但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生活)。至於土埆厝看不出是土埆厝,也就只能是這樣了。

我們到了外婆家,也不能算我們最晚到,應該阿姨還沒到。在晚餐前,年輕人在玩智慧型手機玩臉書;老一輩人還是習慣面對面溝通,但也對於臉書的即時訊息傳遞很表新奇。但後來表妹的男朋友騎了一台舊式的打檔機車來,頓時讓眾男人不分老少都被吸引來看這台機車。本來我以為是野狼125,但小舅說是川崎,而表妹卻說是石橋。

所以,不是所有的「機」都要新的好。

一輛打檔機車代表的是男人豪邁那一面。就算是你現在已經「老的不能嚼土豆」,一旦跨上這種車,會頓時變感覺意氣風發起來。以前老爸有一台野狼125,小時候我們全家回外婆家就是靠著這台野狼125,每次來到坡度很陡的龜洞橋,便要爬不上去。這時我們小孩就知道外婆家快到了,只是不知道當時騎不坡的老爸還會不會覺得很豪邁?

至於我則想到大學時代為了社團聯誼要載妞遠飆到墾丁玩,而苦練騎RZX如何換檔的過去。其實也不用怎麼練,至少不要騎慢速時熄火就行,不然在女孩面前就糗了。

於是我和老爸以及表弟們紛紛都去試騎了一下。我本來擔心已經忘了如何換檔,不過騎上車之後,記憶就通通回來了。能夠隨心所欲操控這種機車的感覺真不賴。這種感覺是連騎現代無須換檔的機車上坡還會怕翻車的人所不會懂的。

(表弟與表妹們在討論打檔機車)

本文日期:2012.5.13 | 台南行腳 | 相簿 | mps(GPS)

86號東西向歸仁交流道下往關廟、182號縣道往龍崎方向轉新光社區交通路線圖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