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台北行腳

三年前(行腳第150)曾經從紅河谷溯行加九寮溪,對於這條林道的風光為之驚艷,當時評為行腳的首選路線,當然那個時候我還沒走過哈盆古道。不過就算比起哈盆越嶺,我想加九寮溪溯行的林道路況之佳應該也不遑多讓。我想兩者最大的差異,應該是哈盆古道會以比較貼近南勢溪畔而勝出;相較之下,加九寮溪溯行其實大部分的路線都在遠離溪水的山腰上看不到加九寮溪主流。
不過三年前來加九寮溪那次是在冬天。三年後的酷暑,當我在腦海中搜索水邊的林道時,終於又讓我回憶起加九寮溪。加九寮溪早就是著名的滑水與溯溪勝地,最近天氣急劇升溫,這一條溪流中更是人滿為患。泡在清涼溪水中的人,可能會比溪中的魚蝦還多。在溪畔所烤的肉,可能也比泡在水中的肉要多(?)。呵呵,這讓我想到坪林金瓜寮溪玩水的盛況。巧的是,這兩處的溪水一在南勢溪,一在北勢溪,但都流啊流的,竟然匯流在一起,都進到直潭淨水場,然後最終進到台北市人的肚子裡了。
閒話休表,我今天有點像是來重溫舊夢的。不過天氣實在熱的嚇人,就算走在林徑中,還是汗流個不停。這條林道應該是當初為了造林沿著加九寮溪緩緩上坡,直到加九嶺山附近才需要越嶺,然後山嶺的另一邊就是熊空,真正走到熊空應該要五個小時。今天在沿路上遇到許多人都是原路折返的,頂多只走到加九嶺。這是因為交通工具都放在烏來這一端的關係。交通接駁的問題一向是長途越嶺路的最大挑戰,不然其實走個五個小時其實也不算什麼。

當然此路溯行最理想的折返點是在工寮,距離登山口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長度與時間都剛剛好,路況也都很單純,然後精華的過木橋也都有走過了。不過我印象中,過了工寮再往前走一、二十分鐘,所遇到的小溪,就是淺淺流過的那種,更適合悠閒遊憩。而我今天因故卻只走到工寮而已。或問我想不想走到熊空?當然想,不過不強求;旅行貴適意,也講求緣分。緣分未到強求不來。

說到這,就讓我想到三次的哈盆古道行。嚴格來說只有兩次,因為有一次在福山植物園被亦步亦趨地擋住了。第一次的哈盆行至露門溪沒走到哈盆遺址。第二次換邊從福山植物園端,但是園方不給進。然後第三次的哈盆行就從露門溪往前挺進到哈盆營地,而且依舊摸黑而回。但因為已經走了第二次沒有感想可寫遊記了,所以換用英文來寫胡謅一篇。然而聽說哈盆越嶺的精華路線是在哈盆遺址往福山植物端那一段。所以理論上我應該會很想去補完哈盆東邊的那未走完的一段。但事實是..也還好。只要想到路途遙遠,心大概就會冷了一些。或許是必須還要再有一些東西來加強可以成行的慾望..。

所以加九嶺越嶺也可以改從熊空端來越嶺啊,這樣也算是分段完成這段路線。至於若還是要問我想不想這樣做時,答案就會像是今天沿途一直會看到雄偉的向天湖山就在對面,但是我就是有點懶懶的,提不起興致把它列入待爬行程之中,就算是山頂有一顆野牛基石也一樣。

或許只是天氣太熱吧,在這個季節問冬烘先生要幹嘛時,我怎麼會有好答案?應該是說連想都懶的去想。只是等到終究悶在家裡受不了時,自然還是會找個地方出去走走而已。

說要閒話休表,還是寫了一大堆跟加九寮溪溯行沒什麼關係的事。不過綜觀以往台北行腳,每年這個時候,酷暑變懶症候群一發作,能擠得出遊記來就已經算不錯了。也許下次用火星文寫遊記是一個好主意。Orz..

新建的(?)加九寮觀光大橋

10分

枕木步道起始

木橋是本步道的特色

第一座木橋的支流

第一座木橋的支流

步道旁的飲水思源

看對岸的向天湖山

木橋與造林山徑

優美的林徑

(工寮附近支流的小瀑)

工寮附近的木橋

木橋下的SPA

本文日期:2006.7.2 | 台北行腳 | MPS(GPS)
加九寮越嶺登山路線圖
(加九寮越嶺(只到半途工寮)登山路線圖)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