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on
Posts
Comments
Email訂閱

This Post is under 澤山咸

更多有關 村上春樹雜文集 的事情

以作家出道三十多年來,由於各種目的,為各種場合所寫,卻未曾以單行本發表過的文章,彙集在這裡。從隨筆、為各種人的書所寫的序‧解說、回答疑問、各種致詞、到短篇小說,結構真的只能說「又多又雜」。也有相當多未發表過的東西。雖然也可以取個比較普通的書名,但和編輯聯絡時一直都以「雜文集」稱呼,所以說「乾脆就用這當書名不好嗎?」決定用「村上春樹 雜文集」當書名。因為是拉拉雜雜的東西,就保持雜多的樣子也好。
──村上春樹

本書是村上春樹自選文集,文章寫作時間在1979至2010年期間,包括未發表過的小說和未曾收錄的感言、演說稿、自序代序與評論等,分十部分(序文‧解說等、致詞‧感言等、 關於音樂、 關於「地下鐵事件」、翻譯‧被翻譯、關於人物、眼見的東西 心想的事情、問與答、短篇小說《夜之蜘蛛猴》餘稿、寫小說這回事)共69篇文章,另外加上〈前言──理不清的繁雜心境〉和〈解說對談 安西水丸x 和田誠〉。

對於村上春樹的愛好者來說,看了這本書會更加了解村上春樹這個人。包括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什麼啊,這樣胡思亂想的東西,也可以變成文章」,這樣或許我們也可以來寫寫看關於胡思亂想的文章好了。

還有另外一種是原來村上春樹之所以是村上春樹的原因,包括村上春樹讀了很多書、翻譯書、浸淫在音樂(特別是爵士樂),不善與人交際(因此創造出自己的世界,但這個內心的世界莫名奇妙地可以跟外面世界的讀者產生共鳴)。這一點讓想走村上春樹路線的人,清楚了解之所以不能夠變成第二個村上春樹的原因。


看這本書,不是在看雜文集所蒐錄的文章,而是透過文章中,村上春樹在回顧為文時當下的起心動念,觀察村上春樹身為一個小說家自始自終所堅持的那個什麼。而由讀者來判斷那個什麼的珍貴之處。

譬如村上春樹說,為了創造好的故事、小說家該做的事,極簡單說,不是準備結論,而是只細心地一直累積假設。…而讀者把假設的累積,暫且放進自己心中,依自己的順序重新排成個人容易瞭解的形式。

讀到這裡的感覺是,大部分人因為以複雜的方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逐漸忘記以最簡單的方法看這個世界日日發生的世界,故逐漸迷惘。而村上春樹以小說家的姿態,將那個假設的累積(以抓起正在睡覺的貓那樣),悄悄地提起來,移到名叫故事的小廣場中央,一隻一隻地堆積起來。(能多有效而正確地選出貓,能多自然而巧妙地把那些堆積起來,就成為小說家的力量)

而我們身為讀者,依自己的順序重新排成個人容易瞭解的形式。就意義來說,藉由村上的故事,重新拾回許多人生單純的假設。這些當然是由村上春樹所假設的。而他比我們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村上春樹活得要比我們單純又多聞(乍聽之下,似乎矛盾)。

至於作家,或者是一般人,如何在多變的現代世界生活。村上在一篇得獎感言中的標題是:無論枝葉如何激烈搖晃。看到村上春樹都這麼認為了,讀者的心是否安定了不少呢?

另外一篇算是很有名的得獎感言〈牆和蛋〉中有一句名言:如果這裡有堅固高大的牆,有撞牆即破的蛋,我經常會站在蛋的那一邊。

村上認為,不管牆有多對,蛋有多錯,我都會站在蛋這邊。村上的理由來自於每個人或多或少,就是一個蛋。擁有一個不可替代的靈魂和包著它脆弱外殼的蛋。而我們所面臨的那堵高牆(體制),並沒有靈魂。

書裡面還有關於〈地下鐵事件〉的社會狀態與人心探討,讀者會發現這跟北捷事件背後意義怎會如此近似?

關於翻譯與被翻譯。村上認為,尤其是小說,必要的可能是充滿個人性偏見的愛。充滿偏見的愛,才是我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最充滿偏見地熱愛的東西之一。

然後關於如何在難過的時候仍能素情自處:「去想無關緊要的事吧。去想風」(think of nothing things, think of wind)

 

留言區